“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實踐活動工作總結

為深入貫徹落實上級關於開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活動精神,學校按照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從實際出發,引導他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踐行道德規範,培養高尚品質,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的道德實踐活動。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一、健全組織,落實責任

1、健全組織機構。成立了以校長宋啟峰為組長,副校長許彥強、梁志忠為副組長,中層領導、年級主任為主要成員的領導小組,建立了學校校、年級、班三級管理網,統籌安排,層層落實,相互協調。同時,將活動向外延伸,構成了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協作網,使這項工作從組織系統上步調一致,信息暢通,有效保證了此項實踐活動的順利實施。

2、強化班主任、教職工隊伍建設。為給主題活動提供保障,使活動有效進行,我校按照活動部署,以思想品德、師德規範、職業道德、崗位要求為主,分層、分類培訓了班主任、科任老師及教輔行政人員,使其明確目標,強化責任,努力做到勝任自己的道德育人崗位,並將培訓內容列入到教職工年度考核當中。

3、加大對學生幹部的培養力度。實踐活動的過程也是各類學生幹部進一步強化能力的過程。我校通過每月培訓,樹立典範,放手讓學生會幹部自理策劃學生自主管理及各項活動,提高了他們的責任意識及工作能力。一批班級、學生會、共青團幹部和各類“文明之星”標兵、學生會志願者管理員等學生骨幹在道德實踐活動中快速成長起來。

二、積極宣傳,營造活動氛圍

1、營造德育育人環境。我校努力將校園環境做到淨化、綠化、美化,通過營造牆壁、走廊、教室等文化氛圍。做到讓每一塊牆壁、每一處場所都發揮育人功能,讓學生在耳聞目染、潛移默化中陶冶情操。

2、抓好宣傳陣地建設。學校騰出四樓(六口教室),建成未成年人活動中心;為了使“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深入人心,加大了宣傳力度,通過校園廣播站、校園網、宣傳欄、班級文化牆、黑板報等媒體,開設了“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專題專欄,廣泛刊播學生參加活動的收穫、體會,及時發現、總結、宣傳活動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表彰好人好事,推動活動不斷深入。

3、重視國旗下的講話。升旗儀式作為宣傳教育活動的主要形式,歷來是對全體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團隊精神、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平台。利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通過升旗儀式致辭,達到了讓學生從情感上認識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重要性這一目的。

4、抓實課堂道德教育主渠道。學校將課堂作為道德教育主渠道,要求各科教師充分挖掘教學內容中的德育內容並進行適時滲透,集體教研、推門聽課、教研處檢查教案都要看此項目標的預設和落實情況。特別是政治、語文、歷史、地理等學科採取重點查。同時利用學校開發的相關校本課程,利用班會課進行大力宣傳。

5、抓典型,樹新風。我校通過培育和評選“市縣級三好學生”、“市縣級優秀班幹部”“市縣級優秀團幹部”“校級文明之星”、“我身邊的小雷鋒”等形式,推動先進學生的文化建設和傳播,有效推動了道德建設的進程。我校每年受表彰人數要達到全校人數的1/5以上,政教處將這些校園之星在校園中廣為宣傳,上牆、表彰、開報告會等,給學生樹立了身邊可親、可信、可學的榜樣,激勵了他們時時處處去做一個有道德的合格學生的信心。

6、搭建學生自律平台,實現學生自我教育。我校一直十分重視德育研究,重視“班級自主管理”探索和實踐,從重檢查發展到重評比,已形成了我校“自主管理、全員育人”的網路式班級管理模式。“我能行”自主管理模式、“每周紀律、文明、衛生”流動紅旗評選、每期“文明班級”評選、“班級特色”建設使我校自我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師生在發揮自身特長的同時,培養了管理能力,增強了責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