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度現代教育技術工作總結

u ∙30座學生機房,包括一台教師機、30台學生機,採用智博精英888教學系統。

u ∙通過ISDN聯接國際網際網路,建有教育信息網站(提供快速國際網際網路出口,可實時上網瀏覽和建立遠程協作交流。

現代教育技術環境的建設是要使其在教學活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軟體是電教媒體得以套用的前提保證,沒有大量的教學軟體為基礎,再好的硬體也不能發揮其教學功能,所以我校在進行媒體環境建設時,首先考慮教學軟體的開發和社會所能提供的軟體與教材的配套,優先發展那些有大量優秀教學軟體支持的軟體教學媒體。本學年,在原有軟體的基礎上,又新添電教教材169盤,電腦軟體80餘盤。“軟硬兼施”為採用現代教育技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營造了良好的現代教育技術環境。

三、注重培訓  提高素質

實現教育現代化,教師隊伍的現代化是關鍵。教育技術的現代化歸根到底還是人的現代化,沒有教師隊伍的現代化,沒有一支高素質、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師資,再先進的設備也是一堆費鐵,採用現代教育技術也就無從談起。為此,我們制定了對教師的電教技能的培訓計畫。要求大家樹立高度的使命感、緊迫感,化大力氣,努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

首先,我們從分利用課餘時間、節假日,採用分階段、多渠道、多層次的培訓方法如:集體學、個人學、師徒共進等對教師開展多媒體計算機的基本理論、計算機的作業系統、教學軟體的使用方法的培訓,培訓人數達100%,通過培訓,全體教師基本上都能使用和操作各種現代教育設備,形成了全員參與現代教育技術,全員研究現代教育技術,學校各項教育教學

活動全面採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局面。僅本學年我們就製作課件34個,涉及7個學科,使用率為100%。目前,我校電教實驗研究保持學科覆蓋率100%,教材使用率100%,實驗教師電教課時率達60%以上,非實驗教師電教課時率達30%以上。

其次,我們開展網路信息技術,網上服務技能的培訓。利用校園網路與世界接軌,與信息賽跑,充分共享資源,使每位教師不出門就能接受現代教育思想、教學方法的培訓。

四、確定課題  開展教研

通過對教師的電教技能的培訓,使廣大教師認識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意義。為現代教育技術深入到各學科的教學中奠定了基礎。近幾年來,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呼聲越來越大,其實,作業無非是為鞏固課堂教學的內容而設計的。過去,老師在課堂上講得滔滔不絕,學生在下面聽得朦朦朧朧,這就不得不用很多課外作業彌補課堂教學效果的不足。這種傳統教學中的苦惱,在多媒體現代教育技術的輔助下,就能開始得到解決。因為教育心理學研究認為:人的學習欲望產生於某種特定的情境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產生最佳學習心態,生動活潑地主動學習。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形象、直觀、生動、聲色兼備、靜動結合等諸多優點。對時空跨度大或難於用語言表述清楚的知識點,通過圖形、聲音、動畫等模擬手段,對表象素材進行分割合併,鏇轉平移,閃爍對比等一系列操作加工變抽象為具體,化隱形為顯形,有聲有色的動畫螢幕模擬出現現實世界中不易觀察的現象,使學生獲得難以得到的直觀體會。從而拓寬教學時空難度,調動學生共同參與學習活動,強化感知效果,降低抽象思維坡度,減少機械重複,增加了課堂知識密度,展現給學生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從而克服了傳統教學中學生在單調的教學形式中感到疲憊的逆反心理,聲象圖文並現的多媒體技術,不斷地刺激著、吸引著學生,激發其內在的求知慾望和探索靈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現代教育技術給課堂教學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本學年,我校申報了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十五”期間課題研究項目並且以《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為主課題,繼續學習運用我校“自主——創新”教學模式並努力發展、創新。每位實驗教師圍繞主課題制定出自己的子課題,其中有《運用電教媒體,培養學生自主觀察語言創新》、《運用電教媒體,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運用電教媒體,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學習情境》等。實驗教師結合自己確定的實驗課題,精心設計每一節電教實驗課,為了使電教實驗課題扎紮實實地運用到教學中,我們於4、10月份組織了第五、六屆教學節活動,在此期間展示了優秀的電教課堂教學。這一活動是在同組共研一課,人人組內講好一節電教課題研究匯報課的基礎上開展的,各組教師團結協作,細研教材,並且在電教組的協助下,積極研製課件,將多媒體課件引入課堂。從活動中,我們共評出優秀教案設計14篇;優秀課堂教學14節。同時也湧現出了象牛俊華、王桂榮等一批勤學好問、勇於探索的青年教師,加入到自製課件的行列中來。以下教學片斷是我們教學成果的體現:

六年級語文《草原》一課,開課伊始,趙玉文老師就運用電腦課件出示中國地圖向學生簡介內蒙古大草原的位置,並請同學們同老舍爺爺一起走進草原,為學生創設一種良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使他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