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X縣就業再就業工作總結

今年,我縣的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下,在省、市勞動保障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切實加強領導,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和要求,認真落實再就業工作目標責任制,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健全市場導向的就業機制,開闢多種就業形式促進就業和再就業。想方設法完善就業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就業服務水平。在各級政府及財政、國稅、地稅、工商等相關職能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完成了省、市下達的就業和再就業的各項任務。XX年全縣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6%,現全縣就業局勢穩定,促進了我縣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一、領導重視,目標責任制明確

根據省政府《關於建立再就業工作目標責任制的通知》及有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我縣結合實際,認真研究,全面部署抓落實。

(一)根據工作需要,調整縣再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由主管縣長任組長,成員由縣府辦、勞動保障局、財政局等19個有關部門組成。

(二)召開再就業工作會議,對再就業工作進行全面的動員和部署。

(三)健全機構和設立勞動保障工作平台。成立了縣公益性職業介紹管理服務中心,現有x名工作人員,均由財政撥款;成立了縣就業服務管理中心(自收自支);每個鎮都設立了勞動保障事務所,經費由財政撥給。

(四)建立健全領導協調議事機構。設立了縣再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小額擔保貸款協調小組、縣級勞動關係三方協調會議制度等機構,這些機構對關係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的重要決策和具體問題經常進行研究,為推動我縣就業再就業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

(五)制訂出台有關檔案,明確各鎮、各部門的工作職責。我縣先後制訂出台了《關於切實做好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的意見》(x委發[XX]28號)、《關於建立再就業工作目標責任制的通知》(x府[XX]63號)、《印發xx縣再就業工作目標責任制考評辦法的通知》(x府辦[XX]63號)、《xx縣關於推進城鄉統籌就業進一步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就業方案》、《xx縣農民工跨地區就業服務管理辦法》等相關檔案,進一步把城鄉統籌就業和再就業工作作為巨觀調控的優先目標,明確各鎮和縣直有關部門的工作職責,形成了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各部門密切配合的齊抓共管的就業和再就業工作機制。

二、全面落實再就業扶持政策

在再就業工作中,我縣根據上級有關會議和檔案精神,相應制訂出台再就業 各項優惠政策和措施,並抓好落實,有效地促進了就業 和再就業。

(一)制訂出台各項優惠政策。先後制訂出台了《xx縣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管理辦法》、《xx縣再就業社會保險補貼辦法》、《xx縣再就業崗位補貼辦法》、《轉發關於幫扶大齡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的通知》、《xx縣下崗失業人員從事微利項目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資金管理實施細則》、《“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辦法》等操作性強的政策檔案。

(二)大張旗鼓地開展政策宣傳。為全面啟動再就業工程,使再就業各項優惠政策人人皆知,人人積極回響、支持和參與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工作,我縣各級各有關部門廣泛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政策宣傳活動,先後在xx鬧市區舉辦了3 期大型的政策宣傳諮詢活動,接受諮詢人數 1000 多人;縣廣播電視部門跟蹤報導再就業政策和新聞 28條。

(三)認真落實各項優惠政策。一是對就業 服務企業、安置下崗失業人員的企業給予稅收、貸款等方面的優惠。到去年底止,全縣已辦起建材包裝、餐飲商貿、家政服務、種養等各類型的就業服務企業16家,安置城鎮下崗失業人員826人。鼓勵下崗失業人員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鼓勵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兩年來共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3筆25萬元,社會保險補貼68人共58萬元,崗位補貼224人共36.54萬元。二是發放《再就業優惠證》,有58名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申領了《再就業優惠證》。三是給予稅費優惠。兩年來,工商部門減免下崗失業人員管理費0.144萬元;國稅部門免徵稅收1.2萬元;地稅部門減免稅收270.51萬;衛生部門減免證照體檢費4000多元;廣播電視部門對城區域範圍內領取“綠卡”的53戶有線電視用戶實行半價收費,減免金額6360元;縣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全體幹部職工開展“一對一”幫扶下崗職工活動,積極為45戶下崗職工提供政策諮詢、就業信息、就業培訓等方面的實實在在幫助。建立了“4050”人員資料庫和“零就業家庭”台帳,想方設法為就業困難群體就業提供援助,使下崗失業人員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

三、穩定和開發就業崗位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就業和再就業問題,近年來,我縣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千方百計穩定就業形勢,開發就業崗位。通過培訓提升,落實就業崗位。

(一)深化改革穩定崗位。深化改革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從短期來看,企業改革必然會給職工就業的穩定帶來一定的影響,但從長遠來看,企業改革對保證企業生存發展、穩定就業將產生積極的意義。為儘量減輕企業改革造成的振盪,近年來, 我縣按照改而有序、關而不亂、破而再生的改革思路,對全縣19 間國有工業企業全面實施了以產權制度為核心的企業改革,其中破產7間、產權轉讓 3間、拍賣 3間、租賃5間、承包經營 1間。在深化國企改革過程中,我縣積極探索轉制形式,把穩定就業崗位放在突出位置。如對實施破產的企業,我們普遍採取邊破產、邊租賃的辦法,既使大多數職工保住了就業崗位,維護了社會穩定,又確保了企業改革的順利進行,得到了上級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二)發展經濟開發崗位。擴大就業的根本出路在於發展經濟。作為山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招商引資是發展經濟最有效和最直接的途徑。近年來,特別是去年以來,我縣積極最佳化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吸引外來投資,促進民間投資,開發新的就業崗位,認真解決勞動力出路問題。去年以來全縣新引進和洽談的項目有124個,投資總額 26.5 億元。這些項目的建成投產,為解決就業出路,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