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交通局行風評議總結

今年以來,我局按照市局和縣行風辦的統一部署和要求,不斷加強隊伍建設,強化服務功能,著力提高服務質量和依法行政水平,為縣域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營造了優良的交通環境。

一、以民主評議行風活動為載體,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努力改善交通運輸環境。面對財政拮据這一縣情實際,我們交通人不等不靠,積極走出去,跑省、進市,協調各種關係,竭力爭取項目和資金。繼客運站、克通公路建設項目成功實施後,今年又向上爭取資金5000多萬元,其中總投資3170萬元的商品糧基地改建項目於今年8月30日破土動工,計畫明年9月份竣工;總投資760萬元的南北大街改建項目已於9 月份全面竣工; 總投資232萬元的愛國至雙龍14 公里通村工程及3公里碾北公路玉崗支線網化工程建設項目已於9月底全面竣工;名山客運站及xxx南站建設項目已於今年8月底全面竣工投入使用。這些項目的成功實施,極大地改善了我縣的交通運輸環境,對於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方便人民民眾生產生活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以民主評議行風活動為載體,強化服務意識,  努力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服務。一是靈活服務方式,拓展服務項目。收費所和地征所的外業稽查人員堅持主動登門服務,積極深入車主和農民家中,宣傳收費政策,做通車主和農戶思想工作,使他們都能夠做到積極主動交費,特別是收費所征稽人員,積極主動為殘疾車主上門征費,贏得了社會的普遍稱讚。二是減費讓利,扶持外來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收費所、運管站外業稽查人員,對飛鶴乳業、東興農機等外來企業車輛一律放行,發現手續費用不全的外來企業辦事車輛一律免檢免罰,為我縣招商引資創造了寬鬆的交通環境。地征所積極回響國家減輕農民負擔有關政策,對進城購買農機具、車輛維修和送秋菜的農用四輪車開闢綠色通道,免徵全部養路費。三是簡化辦事手續,提高辦事效率。運管站進一步強化聯合辦公一條龍服務,營運證年檢,從技術評定、查費到審證,由原來的幾個科室變為一條龍辦公,由原來2-3天辦完手續縮短為只需1-2個小時,極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

三、以民主評議行風活動為載體,端正執法行為,努力提高行政執法水平。按照省廳提出的“打造新作風、建設新交通、樹立新形象“的要求,緊密聯繫執法人員思想工作實際,紮實有效地抓了執法人員的政治思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規教育。積極組織行政執法人員學習交通法律法規,深入貫徹“六項制度”及交通行政執法“十不準”等規章制度,以此規範執法行為,使行政執法人員克服和解決了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衙門作風,做到了著裝上崗、持證上崗、掛牌服務、文明執法、提高了辦事效率和工作效率。稽查收費扣車,做到了能不扣的車堅決不扣,能不罰的車堅決不罰,深受養車戶的擁護和讚譽。特別是在費源減少、收費額度大幅度下降的情況下,我們的行政執法人員認真實施“綠色”通道,堅持不到202國道和文明樣板路上進行稽查征費,做到了車到xxx一路綠燈。

總之,一年來,交通局在今年的行風評議活動中,雖然作了一些工作,但是與縣委、縣政府的要求及人民民眾的期盼還存在一定距離,我們決心在今後的工作中,發揚成績,克服缺點,繼續把民主評議行風活動不斷引向深入,努力塑造交通行業新風,為縣域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