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營造“四個環境” 構建和諧警民關係

努力營造“四個環境” 構建和諧警民關係

公安機關在打擊敵人、保護人民、懲治犯罪、服務民眾的過程中與人民民眾的聯繫十分廣泛,尤其是基層民警的工作就在民眾中間,警民關係直接影響著黨群關係。為此,各級公安機關要努力營造“四個環境”,為打造平安梅州,推動和諧社會建設,構建和諧警民關係作出新的貢獻。

一、營造公正文明的執法環境

良好的治安環境,首先是穩定。以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目標去審視現階段公安工作,會使我們產生許多更深更新的認識。公安工作的價值取向應當定位於消解社會對立、緩解社會的矛盾衝突,尤其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不使其發展為對抗性的矛盾。從公安職能來看,維護穩定的工作內容既有對敵鬥爭,也有處置人民內部矛盾。我們要充分發揮公安機關的職能作用,積極開展嚴打整治攻勢,以解決梅州社會治安的熱點、難點問題為重點,全力維護梅州的社會政治穩定,保穩定樹形象,以穩定促和諧。

二、營造優質的服務環境

在構建和諧警民關係中,各級公安機關乃至全體民警要進一步規範行為,心繫民眾,進一步完善便民利民措施,想方設法尋求各種途徑,多為民眾解難題辦實事。各級公安機關要在認真貫徹落實原有市公安局制定的公開服務承諾的基礎上,近期內結合各自部門的業務實際,開通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綠色通道,開通便民利民、方便快捷的快車通道,開通賓至如歸優質服務的便民通道。通過開設上述“三條通道”,讓民眾感受到“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實在效果。要以貫徹新《信訪條例》為契機,努力做好“大接訪”工作。近期應精心組織開展集中處理民眾信訪問題活動,堅持每月1日、15日局長接訪日制度,面對民眾,敞開大門,確保民眾上訪、信訪渠道暢通。切實改變信訪工作作風,變民眾上訪為民警下訪,掌握信訪工作的主動權,加大督查督辦力度,要在“事要解決”上下功夫。通過卓有成效的信訪工作,真正為民眾排憂解難,構建和諧警民關係。

三、營造和諧的人文環境

黨的十六大提出的以德治國同依法治國相結合的基本方略是建設和諧社會的主要途徑。公安機關據此要積極實施人文警務,倡導道德治安。要改變以往存在於一些人身上的“冷、硬、橫”作風,嚴禁刑訊逼供,要更多地將人文精神注入警務活動和警務行為之中,更多地發揮道德的力量去開展治安工作,率先實現公安工作與社會的和諧。近期我們要以深入開展“千警連千戶”活動為載體,不斷完善和充實活動內容。要紮實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整改工作,從民眾滿意的地方做起,從民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制定整改措施,確保整改成效。

四、營造濃厚的溝通和宣傳環境

人民民眾是公安工作最直接、最客觀、最公正的評判者,對公安民警執法形象、服務態度十分關注,在服務形式上是否更加親民、愛民,在管理方式上是否更加規範、便民,仍然是人民民眾關注的焦點。因此,我們要注重溝通和宣傳的作用。通過溝通,使公安機關廣大民警和民眾能夠互相了解,消除隔閡,建立積極有效的互動關係。同時,要充分發揮公安宣傳的積極作用,藉助外力宣傳自我,弘揚新時期的警察精神,不僅使民眾了解公安,調動民眾的力量,使社會和民眾產生對公安公正的評價,更好地支持公安工作的開展,也使警民之間增進了解,互相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