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助教社會實踐總結

7號我們的隊員兵到永泰霞拔,進行為期4天的暑期“三下鄉”扶貧助教活動。

現將霞拔的活動作為獨立的部分總結如下:

我們和霞拔國小的工作人員在7號長談了很久,就活動的具體事宜,包括活動內容、活動形式、活動對象、活動注意事項等方面,虛心的聽取了學校工作人員的意見,結合學校的要求和本次活動的主旨和主題,制定了詳細的活動計畫。我們在霞拔國小的活動持續了4天,一為搞暑期“三下鄉”扶貧助教活動,二則為宣傳“八榮八恥”的精神。

活動主要涉及以下四個方面:

一、參觀學校的教學設施,設備。

二 、給低年級國小學生學習輔導

三、文明版報進校園 (1) “八榮八恥”道德規範.—— 

活動感受:“天下父母心”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在中國古代有“孟母三遷”的典故。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中國父母的普遍心理。其情之切,其意之濃,不是用我們蒼白的語言可以描述和表達的。中國父母、中國學生、中國教育,曾一度倍受爭議,而當中國家庭連起碼的供孩子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經濟力量都沒有的時候,應該抨擊的已經不應該僅僅是停留在教育本身的表面層次,而是更深層次的社會根源。我們不能給與這些孩子經濟物資上的幫助,至少現在不能,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是作為大學生,發揮我們在學識、學習經驗、生活閱歷以及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較高的優勢,為他們輔導功課,與孩子們談心、談學習、談人生、談理想,讓他們對未來充滿憧憬,樹立堅定不移的學習信念。

10日下午,我們的隊員到凌水社區把4名孩子接到學校,陪同孩子們一同前來的還有其家長,父母和爺爺奶奶。從其家長畢恭畢敬的態度中,瞥見他們對知識的尊敬和渴望。有人把中國的父母分為兩種,一種是白領父母:他們都擁有較高的學歷,躋身於中上層次的城市生活,所以被無選擇的要求他們的子女刻苦學習,考上重點高中、重點大學,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另一種是藍領父母:他們的文化水平比較低,在社會中處於被動的地位,從事這繁重的工活,收穫著微薄的工資,從而羨慕、嚮往更高層次的生活水平,因此他們把所有自己未能實現的願望都寄托在子女的身上,為了培養子女不惜一切代價。金領父母先不論,但中國孩子的重任可想而知,誰都不能逃脫。學習,不停的學習,使社會發展的趨勢,也是個人生存發展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