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業聯合會申報經濟服務工作獎工作總結

2011年,平谷區工商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促進非公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為主線,本著盡心竭力為非公企業做好經濟服務為宗旨,做到有主管領導、有專職工作人員、有計畫內、有工作制度,並積極參與、支持市工商聯統一安排的專項工作,有較高的工作質量,使我區經濟服務工作取得實效,成績突出。

一、明確職責,有計畫,有分工、有合作。

2011年年初,我區為加強對企業經濟服務工作的開展,對經濟科工作人員全部進行重新調整,並確定一名領導專職負責經濟科的工作。經濟科重新調整後,根據市聯處室職責劃分,結合我區實際,重新確定了經濟科工作職責,制定了2011年工作計畫,對科室人員及各項工作進行了職責劃分。任務明晰後,要求既要各司其職,又要團結協作,從而確保了經濟科經濟服務工作的卓有成效。

二、深入企業調研,了解企業困難,明確經濟服務工作的重點。

2011年的全球性經濟危機,給我區企業發展造成了很大影響,這也給我們開展經濟服務工作帶來了機遇。我們先後走訪了70多家企業,向全體會員企業下發調研問卷,深入了解了經濟危機對我區企業的影響。形成調研報告後,上報了區委、區政府,引起了區領導的高度重視。區委書記秦剛親自到企業調研,區長邱水平、副區長李寶峰、政協副主席景國忠分別親自召開企業家代表座談會,了解情況,提出解決困難的措施。通過調研,我們掌握了企業第一手材料,為我們開展好經濟服務工作創造了條件。

三、切實為企業解決好實際問題。

面對企業各種各樣、多方面的需求,我們總是不遺餘力地予以解決。如部分小企業提出與大企業接觸難、合作難,我們就帶領小企業到大企業去,不僅做好牽線搭橋,還力爭他們合作。有一家企業因環保問題沒通過驗收,新購置設備又需上百萬元。經過我們牽線搭橋,另一同行企業主動提供技術,使該企業只用5萬元就解決了問題。一外地會員因與本地企業競爭,被本地企業僱人砸了店鋪,找到我們後,我們積極與當地派出所聯繫,派出所及時出警,抓獲了犯罪嫌疑人,並讓本地企業賠償了全部損失。此等案例,不勝枚舉。

此外,我們還指導基層商會開展經濟服務。如服務商會有會員80餘家,基本上是面對大眾的消費性企業。他們每2個月就開一次會員大會。我會領導不僅每次都參加,而且要求他們每次開會前都要進行自我介紹。會員之間不僅相互認識、了解,而且加強了合作。會員有的就一定用會員的,而會員使用也都給予了很高的優惠。目前服務商會是我區最團結、最有凝聚力、發展最好的一個商會組織。

四、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外省市經貿項目推介會。

一是組織所屬計算機商會、服務商會、華晨金鼎汽車銷售公司等民營企業家代表赴津參加第四屆民營經濟發展論壇暨第三屆中國企業國際融資洽談會。二是為辦好2011年環渤海民營經濟論壇暨經貿項目洽談會,張家口市於4月份在北京首先舉辦了“張家口市經貿項目推介會”,我們共組織了10餘家企業參會。三是組織10家企業,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昆明經貿項目”推介會。四是組織計算機商會、服務商會、華晨金鼎汽車銷售公司、北京龍興糧油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等民營企業家代表赴張家口、沽源、懷來等地區招商考察。使企業家充分掌握了張家口、懷來、沽源等地區的總體規劃、戰略策劃、產業規劃等詳細內容,為企業家準確掌握市場,尋找商機打下了堅實基礎。

五、成立法律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全面法律服務,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為規避風險,切實解決企業在法律方面的問題,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組織成立了區工商聯法律服務中心,聘用時雨律師事務所,為工商聯會員企業無償提供日常法律諮詢及經濟維權等法律服務工作。法律服務中心為我區非公企業更好地發展,搭建一了個維權服務平台。2011年共有20餘家企業通過法律服務中心進行法律諮詢和維權。

六、做好《北京工業名優產品畫冊》及《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大典》的推薦、上報工作。

一是按照北京市發展品牌工業的總體要求,北京市工業促進局會同北京工業經濟聯合會擬編制《北京工業名優產品畫冊》經我們推薦,華東樂器、旺旺集團、天利海香精香料、千喜鶴、金鷹羊絨等五家企業已選中。二是為了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獻禮,展示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弘揚民營企業頑強拼搏、不畏艱難、勇於創新的奮鬥精神,樹立民營企業家的先進典型,國家7部委將聯合組織開展出版《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大典》工作。我們已向他們推薦了8家企業。

七、創刊《經濟信息》報更好地為企業做好經濟服務。

為加大非公企業的宣傳力度,更好地向社會推薦企業產品,搭建企業橋樑,2011年9月,區工商聯經過緊張地籌備,《經濟信息》報面向全市市聯執委企業發行。現已發行兩期,印刷8000餘份,2011年預計發行6期,達24000餘份。

八、以宣傳工作帶動經濟服務工作

一是做好了《平谷非公經濟》專刊的撰稿和編輯發行工作。專刊主要面向全區非公企業發行,同時報送區委、區政府領導、市聯領導及各處室,不僅做到了每月一期,而且主要是報導企業經濟信息的內容,從而、提升了企業的影響力,受到了企業的大力支持和擁護。二是為加大非公企業的自身宣傳,分別舉辦宣傳報導員座談會和培訓班。通過新聞寫作、人物寫作等知識的培訓,提高了他們的寫作水平和素質。三是為加強與通訊報導員的溝通,與他們能及時、深入、廣泛的聯繫,打破他們收不到《平谷非公經濟》專刊的局面,經濟科建立了qq群。qq群建立後,我們一方面能及時收到企業報送的經濟信息,另一方面也把《平谷非公經濟》專刊出版後及時發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