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音樂課堂總結

課堂教學是課堂改革的核心環節,是實施課程的基本途徑。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是音樂課創新教學的關鍵。長期以來,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音樂教學習慣於以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為主要方式。這種師授生學的教學模式牢牢地禁菸著學生的思維,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一個"標準答案",而不允許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與見解。顯然這種死記硬背、陳舊落後的教學方式已不符合現代教育的要求,更是與素質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馳。為此,教師只有在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上實行深刻的變革,才能改變那種把音樂教育僅僅當作傳授音樂知識與技能的狹隘觀念,真正把音樂教學作為自主學習,交流和探索音樂藝術的過程,作為體驗美感、情感的過程,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獲得充分發揮。

一、轉變傳統教學方法,創設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

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真正地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體,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探索、標新立異,允許學生挑戰權威,同時也允許學生出錯,使學生具有濃厚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改變了以往教師站在講台上講、彈奏,學生坐在下面聽的方式,從而樹立起良好的學習自信心。例如:我在講《時代國粹-京劇》這一課時,我讓學生在前面創編京劇亮相動作時,我在座位上欣賞指導,改變了長尊幼卑的傳統思想,構建了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我在講《青春舞曲》這一課,根據歌曲的內容與同學們共同編舞蹈,一起跳,一起唱,一起為歌曲伴奏,營造了一種和諧、寬鬆的課堂氛圍,近而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二、由重傳授基礎知識轉變注重體驗與感受,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音樂應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將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過程中,注重體驗與感受,引導學生喜愛音樂、享受音樂,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蘊涵的音樂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用自己對音樂的感悟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改變以往音樂課堂重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重視識譜、教歌的教學模式。我用自己的的歌聲、琴聲、語言、動作將音樂美傳遞給學生,用生動活潑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藝術的氛圍中獲得審美的愉悅,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例如:我在講《月光下的鳳尾竹》一課時,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為學生表演了傣族舞蹈。加深了學生對歌曲的認識及對傣族歌曲和舞蹈、的喜愛之情。

我們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與發展的促進者,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提高的協作者,組織學生進行積極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引導者。通過音樂體驗與感受、鑑賞、表現、創造音樂以及相關文化的學習,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求知態度,引導學生髮現、探究、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豐富審美情感,發展審美想像,深化審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三、轉變傳統教學手段,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我在教學中注意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種適合的環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從而使學生更能加深對教學內容的領悟與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我在講《月光下的鳳尾竹》時,我先後播放了新疆歌曲《掀起你的蓋頭來》、蒙古歌曲《蒙古人》、朝鮮歌曲《阿里郎》及傣族歌曲《金孔雀輕輕的跳》,讓學生分別說出歌曲是那個民族的,以加深學生對歌曲的風格特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