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救災工作總結範文4篇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一個專題會議,會議議程只有一個,就是對我廠在×××事故搶險過程中,為搶險救災後勤保障工作所做的有關工作進行回顧總結,並藉此機會對在工作中做出積極貢獻的相關部門和有關人員進行表彰獎勵。

3月28日,集團公司×××發生衝擊礦壓事故,導致頂板塌落,十一名礦工被困。事故發生後,集團公司×××事故搶險工作指揮部指示我廠為參與救援的工程技術人員及被困人員親屬提供必要的生活後勤服務。與×××相鄰的我廠分廠接受了這個艱巨的任務,在長達49天的工作中,參與後勤服務的人員每天保持著十五、六個小時的高強度工作,艱辛與疲勞可想而知,但大家不叫苦,不叫累,憑著對被困礦工的階級感情,憑著識大體、顧大局的優秀品格,憑著吃苦耐勞,勇挑重擔的堅韌毅力,克服了任務重、人員少、條件差等重重困難,團結協作,艱苦奮鬥,終於圓滿完成了上級交付的工作任務,為集團公司參與搶險救災的各部門領導、為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及相關技術人員、為被困人員親屬提供了良好的後勤支持,受到了集團公司領導及兄弟單位的普遍好評,為我廠贏得了良好的聲譽。

今天,回想起整個事件的全過程來,我們認為,我廠這個任務完成得確實相當艱苦,但也完成得相當精彩,總結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精神值得稱道。

一、密切配合,協同作戰,體現出的良好協作精神值得稱道

×××事故突發,我廠在沒有絲毫準備的情況下接受了後勤保障這個艱巨的任務,這對我廠黨政領導班子,特別是分廠領導班子都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如何讓參與搶險的領導和專家們吃好、休息好,以便更好地投入搶險第一線的戰鬥;如何讓被困人員親屬受到良好的照顧,使焦慮的心情得到些許的安慰,這是廠黨政乃至分廠領導班子重點考慮的問題。為此,我們抽調了三十多名工人及內退職工,成立了五個工作組:送飯組、一伙食組、採購組、住宿組、醫療服務組,組成專門的力量,迅速集結,分頭行動,以最快的速度投入了戰鬥。廠黨政主要領導親自過問,並排出值班表,每天現場檢查,現場督導,在精神和物質兩方面給予大力的支持和幫助。廠機關支部、廠工會也輪流派出黨員和由各基層工會主席組成的服務隊,到分廠幫助支援,做力所能及的各項輔助工作。各小組之間,既明確分工,又密切配合,分廠總支書記××坐陣×××,隨時接受搶險指揮部後勤保障組的工作任務,並迅速傳達到分廠,分廠廠長×××在分廠一邊指揮組織食品及物資採購,一邊安排協調各組工作。生活副廠長×××負責對清理單身樓,保證當晚搶險隊員能順利入住。醫療服務組24小時不離人,隨時待命,以備各種可能出現的不測。為了保證飯菜數量充足,味道可口,採購組每天不辭辛苦到鳳凰城、振華街等大的批發市場採購新鮮的蔬菜及肉食、禽蛋,精心烹調,保證了每天的一伙食花樣翻新,因此深受搶險人員的歡迎。(在這裡說一句題外的話,當時送飯的還有其他幾個單位,很多在塔山搶險的工作人員幾天之後就認識了我廠送飯的保溫桶,專門等著要吃化工廠送到飯菜,還有的人也是聽到了口口相傳,盛飯時先要問一句,是不是化工廠的飯菜?因為我廠的飯菜烹製得非常精心,比其他單位的確實要實惠得多,好吃得多。當然我們不能褒貶人家的飯菜,大家都很辛苦,都不容易。)

在這裡,我還要特別提到分廠並沒有參與搶險工作的其他幾位領導。廠副總工程師、分廠生產副廠長×××、機電副廠長×××,以及其他工段的領導,他們深知搶險義不容辭,在分廠主要領導全力以赴地投入搶險工作的時候,主動承擔起分廠生產的全部工作,合理安排,認真組織,保證了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分廠安全及生產任務的順利完成,從另一個側面給搶險救護工作提供了無聲的支持和援助。

在團結協作方面我廠還有另一個值得稱道的地方,就是在搶險工作中,我廠特別注意了和參與搶險任務的其他兄弟單位的協作,雖然我廠由於內退,維持正常生產的人員都非常緊張,遇到這樣的突發事件更是捉襟見肘,但我們並沒有在任何時候,向任何領導或單位喊困難,講條件,而是在盡力做好領導交付的工作任務的同時,想方設法在其他單位遇到困難的時候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解決工作當中遇到的難題,同心協力地做好了各項後勤保證工作,得到了上級領導和兄弟單位的充分肯定。

二、吃苦耐勞,艱苦奮鬥,體現出的特別能戰鬥的精神值得稱道

艱苦奮鬥的精神,既是我廠企業精神的基礎,也是幾代火工人所擁有的最質樸的一種傳統精神。在這次搶險行動中,我廠艱苦奮鬥的精神又一次在分廠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在剛剛接到搶險任務的時候,我們分廠食堂的現實情況是:只有兩名炊事人員,沒有煤氣,也沒有任何現代化的炊具。而從事故發生的那天開始,我們就要預備五百多人的食物。更出人意料的是,由於在搶險過程中又相繼發生多次塌方,加上破碎的浮煤和矸石充滿垮塌區,給救援工作帶來了相當的難度,使這個最初由專家預測最多一個星期即可結束的救援工作,由速戰速決的突擊戰打成了艱苦卓絕的持久戰,為了完成好後勤支援的工作,我們抽調了部分工人專門負責後勤服務,但人手遠遠不夠,已經內退的×××、×××等同志聞迅後主動趕來投入了緊張的戰鬥。每天,這些工作人員都要從凌晨四點半一直工作到深夜十點以後。沒有饅頭機,也沒有活面機,每天四百多斤的主食饅頭,全靠五六雙手揉出來;副食也是如此,每天一百多斤肉類,兩百多斤蔬菜,要洗、要切,也完全是手工操作。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因為不停地切菜、揉面,胳膊腫了;因為長時間站立,腿腫了;因為長時間浸在冰涼的水裡洗菜,手指的關節也腫了,很多人切傷了手、燙傷了肉,還有的人聲音嘶啞,滿嘴水泡。有的人實在支撐不住,就跪在案台上揉面、切菜,但是即使這樣,卻沒有一個叫苦叫累的聲音出現,也沒有一個講條件,要報酬的要求提出,大家都是有活就搶著乾。在這裡,我想特別提到一位老同志,×××。作為女同志,她是這支隊伍中年紀最大的,而且身體比較單薄,但她卻和年輕人一樣不知疲倦地工作著,每天清晨四點半,是她一個一個地打電話叫醒大家,食堂里的人員調度、飯菜搭配也主要靠她負責,年輕人勸她,“你在旁邊坐著指揮就行了,我們乾。”但她卻全然不顧別人的勸阻,依然充當著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的雙重職責。後來她的腳腫得無法穿鞋,就穿著雨鞋繼續奔忙。有一個細節讓我非常感嘆:為了調劑一伙食,食堂每天要準備二十多隻現殺雞,而這些雞通常是買來之後先放入冰櫃冷藏,需要時再拿出來清理內臟。怕年輕人處理不好,她總是親自動手一隻一隻的清理,手指關節因為內臟的冰冷和冷水的刺激全都腫了,疼痛難忍,但她貼上幾貼膏藥,依然樂呵呵地工作著。

還有我們的住宿組,工作得同樣令人滿意。當天接到任務的時候,已經是上午九點多鐘,而晚上就要有二十多名搶險人員入住(後來又增加到四十多人)。我廠沒有招待所,僅有的一座單身樓也由於從來沒有過對外接待任務,沒有

“在×××搶險救災後勤保障工作總結會上的講話”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請註明出處!

最基本的床鋪、寢具,上下水也不通。住宿組的同志在副廠長高潤生的帶領下投入了緊張的工作,他們騰出十二個房間,擦玻璃、洗地板、掃牆壁,之後又購買並布置床鋪、寢具,從早晨九點一直忙碌到晚上十點,保證了搶險人員順利入住。為了疏通上下水,他們土法上馬,在下水道中倒入硫酸進行疏通,幾個人的鞋和褲子都被濺起的硫酸燒壞了,但沒有人顧得上自己,仍然忘我地工作著。廠里得知這個情況後,也儘快撥付了資金,派出了工程隊,使上下水不通的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而在問題沒有解決之前,我們住宿組的同志們為了儘量給入住的客人提供方便,每天都是把冷水和熱水一盆一盆地端到客人的房間,把沏好的茶水一杯一杯捧到客人的手上,熱情、周到地服務著,盡最大可能讓每一個客人得到最好的休息。

優質服務,爭創一流的工作精神和任勞任怨,爭先恐後的工作姿態,讓集團公司的領導和兄弟單位,以及那些來自祖國各地的搶險隊員們為之感動。曾經在分廠單身樓住過的搶險人員在事後專門送來了感謝信,熱情洋溢地盛讚我廠的服務意識和工作精神。來自神華集團的搶險隊員們,在目睹了一幕幕感人的事跡後,也動情地說,“我們走南闖北見得多了,沒見過象你們這兒的人這么實誠的。”很簡單的幾句話,卻非常準確的反映出了我們分廠這支隊伍吃苦耐勞,團結向上的精神風貌。搶險指揮部的主要領導在事後到我們的分廠慰問時,看到我們的食堂是在設備如此簡陋,人員如此短缺的情況下,保質保量地按時完成了每天五百多人的飯菜供應任務時,幾乎難以置信,繼而又非常感動。我們說到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時候,常常把它概況為三點:平素工作能夠看出來,關鍵時候能夠站出來,危難時候能夠豁出來。急難險重並不會天天出現,但在出現困難和危險的關鍵時刻能夠站得出來,沖得上去,確實體現了我廠廣大黨員和職工民眾所具有的艱苦奮鬥,開拓創新,愛崗敬業,爭創一流的企業精神,值得讚揚,值得稱道,值得我們大家向他們學習和致敬。

三、識大體、顧大局,體現出的團隊精神精神值得稱道

識大體,顧大局,充分體現團隊精神精神的事跡在這次搶險任務中確實數不勝數。為了順利地完成任務,人手本來就十分緊張的分廠幾乎來了個“全民總動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的親屬幾乎全部自發地投入了工作

在×××搶險救災後勤保障工作總結會上的講話
2024年救災工作總結範文(2) | 返回目錄

3月28日,集團公司×××發生衝擊礦壓事故,導致頂板塌落,十一名礦工被困。事故發生後,集團公司×××事故搶險工作指揮部指示我廠為參與救援的工程技術人員及被困人員親屬提供必要的生活後勤服務。與×××相鄰的我廠分廠接受了這個艱巨的任務,在長達49天的工作中,參與後勤服務的人員每天保持著十五、六個小時的高強度工作,艱辛與疲勞可想而知,但大家不叫苦,不叫累,憑著對被困礦工的階級感情,憑著識大體、顧大局的優秀品格,憑著吃苦耐勞,勇挑重擔的堅韌毅力,克服了任務重、人員少、條件差等重重困難,團結協作,艱苦奮鬥,終於圓滿完成了上級交付的工作任務,為集團公司參與搶險救災的各部門領導、為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及相關技術人員、為被困人員親屬提供了良好的後勤支持,受到了集團公司領導及兄弟單位的普遍好評,為我廠贏得了良好的聲譽。

今天,回想起整個事件的全過程來,我們認為,我廠這個任務完成得確實相當艱苦,但也完成得相當精彩,總結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精神值得稱道。

一、密切配合,協同作戰,體現出的良好協作精神值得稱道

×××事故突發,我廠在沒有絲毫準備的情況下接受了後勤保障這個艱巨的任務,這對我廠黨政領導班子,特別是分廠領導班子都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如何讓參與搶險的領導和專家們吃好、休息好,以便更好地投入搶險第一線的戰鬥;如何讓被困人員親屬受到良好的照顧,使焦慮的心情得到些許的安慰,這是廠黨政乃至分廠領導班子重點考慮的問題。為此,我們抽調了三十多名工人及內退職工,成立了五個工作組:送飯組、一伙食組、採購組、住宿組、醫療服務組,組成專門的力量,迅速集結,分頭行動,以最快的速度投入了戰鬥。廠黨政主要領導親自過問,並排出值班表,每天現場檢查,現場督導,在精神和物質兩方面給予大力的支持和幫助。廠機關支部、廠工會也輪流派出黨員和由各基層工會主席組成的服務隊,到分廠幫助支援,做力所能及的各項輔助工作。各小組之間,既明確分工,又密切配合,分廠總支書記××坐陣×××,隨時接受搶險指揮部後勤保障組的工作任務,並迅速傳達到分廠,分廠廠長×××在分廠一邊指揮組織食品及物資採購,一邊安排協調各組工作。生活副廠長×××負責對清理單身樓,保證當晚搶險隊員能順利入住。醫療服務組24小時不離人,隨時待命,以備各種可能出現的不測。為了保證飯菜數量充足,味道可口,採購組每天不辭辛苦到鳳凰城、振華街等大的批發市場採購新鮮的蔬菜及肉食、禽蛋,精心烹調,保證了每天的一伙食花樣翻新,因此深受搶險人員的歡迎。(在這裡說一句題外的話,當時送飯的還有其他幾個單位,很多在塔山搶險的工作人員幾天之後就認識了我廠送飯的保溫桶,專門等著要吃化工廠送到飯菜,還有的人也是聽到了口口相傳,盛飯時先要問一句,是不是化工廠的飯菜?因為我廠的飯菜烹製得非常精心,比其他單位的確實要實惠得多,好吃得多。當然我們不能褒貶人家的飯菜,大家都很辛苦,都不容易。)

在這裡,我還要特別提到分廠並沒有參與搶險工作的其他幾位領導。廠副總工程師、分廠生產副廠長×××、機電副廠長×××,以及其他工段的領導,他們深知搶險義不容辭,在分廠主要領導全力以赴地投入搶險工作的時候,主動承擔起分廠生產的全部工作,合理安排,認真組織,保證了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分廠安全及生產任務的順利完成,從另一個側面給搶險救護工作提供了無聲的支持和援助。

在團結協作方面我廠還有另一個值得稱道的地方,就是在搶險工作中,我廠特別注意了和參與搶險任務的其他兄弟單位的協作,雖然我廠由於內退,維持正常生產的人員都非常緊張,遇到這樣的突發事件更是捉襟見肘,但我們並沒有在任何時候,向任何領導或單位喊困難,講條件,而是在盡力做好領導交付的工作任務的同時,想方設法在其他單位遇到困難的時候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解決工作當中遇到的難題,同心協力地做好了各項後勤保證工作,得到了上級領導和兄弟單位的充分肯定。

二、吃苦耐勞,艱苦奮鬥,體現出的特別能戰鬥的精神值得稱道

艱苦奮鬥的精神,既是我廠企業精神的基礎,也是幾代火工人所擁有的最質樸的一種傳統精神。在這次搶險行動中,我廠艱苦奮鬥的精神又一次在分廠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在剛剛接到搶險任務的時候,我們分廠食堂的現實情況是:只有兩名炊事人員,沒有煤氣,也沒有任何現代化的炊具。而從事故發生的那天開始,我們就要預備五百多人的食物。更出人意料的是,由於在搶險過程中又相繼發生多次塌方,加上破碎的浮煤和矸石充滿垮塌區,給救援工作帶來了相當的難度,使這個最初由專家預測最多一個星期即可結束的救援工作,由速戰速決的突擊戰打成了艱苦卓絕的持久戰,為了完成好後勤支援的工作,我們抽調了部分工人專門負責後勤服務,但人手遠遠不夠,已經內退的×××、×××等同志聞迅後主動趕來投入了緊張的戰鬥。每天,這些工作人員都要從凌晨四點半一直工作到深夜十點以後。沒有饅頭機,也沒有活面機,每天四百多斤的主食饅頭,全靠五六雙手揉出來;副食也是如此,每天一百多斤肉類,兩百多斤蔬菜,要洗、要切,也完全是手工操作。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因為不停地切菜、揉面,胳膊腫了;因為長時間站立,腿腫了;因為長時間浸在冰涼的水裡洗菜,手指的關節也腫了,很多人切傷了手、燙傷了肉,還有的人聲音嘶啞,滿嘴水泡。有的人實在支撐不住,就跪在案台上揉面、切菜,但是即使這樣,卻沒有一個叫苦叫累的聲音出現,也沒有一個講條件,要報酬的要求提出,大家都是有活就搶著乾。在這裡,我想特別提到一位老同志,×××。作為女同志,她是這支隊伍中年紀最大的,而且身體比較單薄,但她卻和年輕人一樣不知疲倦地工作著,每天清晨四點半,是她一個一個地打電話叫醒大家,食堂里的人員調度、飯菜搭配也主要靠她負責,年輕人勸她,“你在旁邊坐著指揮就行了,我們乾。”但她卻全然不顧別人的勸阻,依然充當著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的雙重職責。後來她的腳腫得無法穿鞋,就穿著雨鞋繼續奔忙。有一個細節讓我非常感嘆:為了調劑一伙食,食堂每天要準備二十多隻現殺雞,而這些雞通常是買來之後先放入冰櫃冷藏,需要時再拿出來清理內臟。怕年輕人處理不好,她總是親自動手一

只一隻的清理,手指關節因為內臟的冰冷和冷水的刺激全都腫了,疼痛難忍,但她貼上幾貼膏藥,依然樂呵呵地工作著。

還有我們的住宿組,工作得同樣令人滿意。當天接到任務的時候,已經是上午九點多鐘,而晚上就要有二十多名搶險人員入住(後來又增加到四十多人)。我廠沒有招待所,僅有的一座單身樓也由於從來沒有過對外接待任務,沒有最基本的床鋪、寢具,上下水也不通。住宿組的同志在副廠長高潤生的帶領下投入了緊張的工作,他們騰出十二個房間,擦玻璃、洗地板、掃牆壁,之後又購買並布置床鋪、寢具,從早晨九點一直忙碌到晚上十點,保證了搶險人員順利入住。為了疏通上下水,他們土法上馬,在下水道中倒入硫酸進行疏通,幾個人的鞋和褲子都被濺起的硫酸燒壞了,但沒有人顧得上自己,仍然忘我地工作著。廠里得知這個情況後,也儘快撥付了資金,派出了工程隊,使上下水不通的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而在問題沒有解決之前,我們住宿組的同志們為了儘量給入住的客人提供方便,每天都是把冷水和熱水一盆一盆地端到客人的房間,把沏好的茶水一杯一杯捧到客人的手上,熱情、周到地服務著,盡最大可能讓每一個客人得到最好的休息。

優質服務,爭創一流的工作精神和任勞任怨,爭先恐後的工作姿態,讓集團公司的領導和兄弟單位,以及那些來自祖國各地的搶險隊員們為之感動。曾經在分廠單身樓住過的搶險人員在事後專門送來了感謝信,熱情洋溢地盛讚我廠的服務意識和工作精神。來自神華集團的搶險隊員們,在目睹了一幕幕感人的事跡後,也動情地說,“我們走南闖北見得多了,沒見過象你們這兒的人這么實誠的。”很簡單的幾句話,卻非常準確的反映出了我們分廠這支隊伍吃苦耐勞,團結向上的精神風貌。搶險指揮部的主要領導在事後到我們的分廠慰問時,看到我們的食堂是在設備如此簡陋,人員如此短缺的情況下,保質保量地按時完成了每天五百多人的飯菜供應任務時,幾乎難以置信,繼而又非常感動。我們說到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時候,常常把它概況為三點:平素工作能夠看出來,關鍵時候能夠站出來,危難時候能夠豁出來。急難險重並不會天天出現,但在出現困難和危險的關鍵時刻能夠站得出來,沖得上去,確實體現了我廠廣大黨員和職工民眾所具有的艱苦奮鬥,開拓創新,愛崗敬業,爭創一流的企業精神,值得讚揚,值得稱道,值得我們大家向他們學習和致敬。

三、識大體、顧大局,體現出的團隊精神精神值得稱道

識大體,顧大局,充分體現團隊精神精神的事跡在這次搶險任務中確實數不勝數。為了順利地完成任務,人手本來就十分緊張的分廠幾乎來了個“全民總動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的親屬幾乎全部自發地投入了工作。總支書記××的妻子已經內退卻成了這次搶險行動的主力干將,為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她幾乎不近人情地對已經身懷六甲的兒媳下了逐客令,讓人感動的是,懂事的兒媳不僅沒有怪怨婆婆,還挺著大肚子把婆婆換下來沒顧上洗的衣服洗乾淨後才悄悄地走了;×××廠長的妻子長期患有糖尿病,卻也不顧身體的不適跑來幫忙,最後被大家強令勸回;副廠長×××也將妻子從廠內抽調到單身樓負責打掃衛生;還有三段書記××的妻子,因為在家做得一手好菜被大家譽為“大廚師”,這次她充當著男同志都深知辛苦的灶前掌勺,一次端鍋時沒有留神,手被溫度很高的蒸汽燙起了好幾個大泡,她自己買了些燙傷藥塗上,一天都沒有休息,仍然什麼活都搶著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後勤組長×××夫婦,他們專程把母親接到分廠幫助照顧年幼的孩子,夫妻二人全力以赴地投入搶險工作。還有很多上班的工人,聽到食堂缺人手,就利用每天下班以後的時間跑過來幫忙,不計時間,不講報酬。分廠食堂從來沒有做過這么多人的飯,因此不僅沒有什麼現代化的炊事用具,甚至連鍋碗瓢盆這樣的基礎工具也沒有那么完備。工作組的同志們就二話不說,紛紛從自己家裡把炊事用具搬來,工作結束後很多私人的炊具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但既沒有誰有什麼怨言,也沒有誰要求賠償,把公家的事完全當成了自己的事。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另一件事是,當時食堂里每天都堆放著大量的肉類和禽蛋,單身樓還為客人們採購著各種新鮮的水果,特別是那些高檔水果,對於我們那些普通的工人家庭而言,幾乎是生活中的奢侈品,但我們的工作人員卻沒有一個人動過拿一個,嘗幾口的念頭,即便是在最苦最累的時候,也沒有人去朝這些“公家的東西”伸伸手。這一公一私,兩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卻充分體現出了我廠職工難能可貴的精神品質。大家的心裡有一本大帳:塔山的事情,是集團公司的事情,而集團公司的事情,就是我們化工廠自己的事情。這是一個集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我們要為這個集體貢獻我們應盡的力量。

一根筷子不禁折,一把筷子折不斷。人們都有一個深切的感受,那就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 通過這次搶險行動,我們欣喜地看到,在我們身邊,絕大多數幹部和職工、家屬都表現出了高尚的團隊精神精神和團隊意識,這是我們勝利的源泉與保證。可以說,搶險的戰鬥,為我廠譜寫的一曲團隊精神精神的讚歌,值得我們大力提倡和表彰。

同志們:搶險救護工作已經告一段落,我們圓滿地完成了上級交給我們的工作任務,為企業贏得了榮譽。但誰也不知道,未來還有什麼樣的艱難或坎坷在等待著我們,考驗著我們。我希望我們有更多的幹部和職工能夠從這個典型事例中得到教益和啟發,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在面臨挑戰的時候,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發揮集體的力量,樹立團結協作,服務大局的意識,用愛崗敬業,爭創一流的實際行動,動員和激勵廣大幹部民眾,艱苦奮鬥,真抓實幹,為工廠的建設發展多做貢獻。

謝謝大家。

縣度防汛抗旱救災工作總結
2024年救災工作總結範文(3) | 返回目錄

全縣的防汛抗旱救災工作在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關懷和支持下,緊緊圍繞“防汛保平安,救災促增收”的目標,扎紮實實做好氣象服務、防汛抗旱、地質災害防治、災民安置等搶險救災工作,認真完成了領導交辦的工作任務,確保了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確保了災區穩定,為全縣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了較好的外部環境。現將今年的防汛抗旱救災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災害基本情況

㈠氣象災害

1、乾旱災害。今年6--7月份,我縣降雨明顯偏少,氣溫偏高。6月18日到7月4日,全縣大部分地區近30天高溫無雨,總降雨量只有歷史同期平均值的7%,為10年來同期最少,致使全縣12個鄉鎮186個村、20.2萬人不同程度受旱,影響農業生產和工業企業正常運行。全縣農作物的受旱面積達27.93萬畝,其中重旱19.95萬畝,損失糧食產量9515噸,損失油料產量588噸,損失菸葉產量18460擔,損失柑桔產量15918噸,農業直接經濟損失達3000多萬元。同時,因乾旱缺水全縣有614萬千瓦水電裝機不能正常發電,比去年同期減少發電量40%以上,因缺電致全縣水泥廠、金屬矽廠等重點企業不能正常生產,造成經濟損失4300萬元以上。這次旱災損失較嚴重的是茅坪、泄灘、沙鎮溪、梅家河、周坪、楊林橋等6個鄉鎮。

2、暴風雨災害。7月上旬,全縣多次出現強降雨,先後發生了“6.30”、“7.10”、“7.15”等暴風雨災害,特別是7月8日至10日的持續強降雨最為嚴重,這次暴風雨導致全縣農作物受災15.37萬畝,絕收面積1.73萬畝,沖毀耕地1815畝,因災倒塌民房37戶、78間,其中倒光28戶、62間,同時造成九畹溪旅遊公司、板橋河水庫施工現場的部分臨時設施被洪水衝垮,兩河口鎮太平河流域顏家台段、郭家壩鎮文化村、西坡村的部分河堤被沖毀。全縣公路出現大小坍塌512處,完全中斷交通的6處,其中水田壩鄉對外交通全部中斷。這次突發性暴雨還誘發了局部地區的地質災害,楊林橋鎮和尚岩出現岩崩險情,兩河口鎮譚家河朱家坡發生滑坡險情。據統計,因暴風雨災害,全縣12個鄉鎮的14.4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近3000萬元,其中水田壩、兩河口、楊林橋受災最為嚴重。

㈡地質災害

今年1—9月,鄉鎮上報各類地質災害(含險情)10處,總規模達600萬方,涉及屈原、水田壩、兩河口、郭家壩、周坪、楊林橋等6個鄉鎮、10個村、330戶、1362人、851間房屋,緊急轉移134戶、402人,縣政府決定實施搬遷安置105戶、316人。

上述地質災害中,按鄉鎮劃分,屈原鎮1處,水田壩鄉1處,兩河口鎮2處,郭家壩鎮3處,周坪鄉2處,楊林橋鎮1處。

按時段劃分,其中1—4月份發生2處,5月份發生1處,6月份發生2處,7月份發生3處,8月份發生2處。

按類別劃分,滑坡險情8起,涉及8個村的219戶、1016人、584間房屋;危岩體2處,涉及2個村的111戶、346人、267間房屋。

今年發生的較為嚴重的地質災害險情有:郭家壩鎮王家灣、蓮花沱滑坡險情,楊林橋鎮和尚岩岩崩險情。王家灣滑坡體位於郭家壩鎮擂鼓台村,滑坡體前緣高程140米,後緣高程370米,分布面積約31.9萬平方米,總體積約223萬方,共危及75戶、529人、230間房屋(含王家灣國小師生298人),省政府副秘書長王國耀、省教育廳廳長路鋼等領導到現場指導救災,決定對受威脅最嚴重的22戶、62人和王家灣國小實施搬遷重建。蓮花沱滑坡體位於郭家壩鎮楚王井村,滑坡體前緣高程位於135米以下,後緣高程560米,縱長約1200米,橫寬250-460米,滑坡體總方量約1200萬立方米,該滑坡體曾於7月和3月發生大範圍變形,今年8月25日,滑坡體後緣局部地段出現新的變形。險情發生後,縣救災辦組織縣國土資源局、移民局、房管局到現場踏勘,並請省市地質專家到現場對滑坡體進行科學論證,目前已將受嚴重威脅的14戶、32人全部實行緊急撤離,加大對滑坡體的專業監測。和尚岩岩崩位於楊林橋鎮趙家山村,屬省地勘院調查的全鎮15處重大隱患點之一,該危岩體10月曾出現險情,當時已將危害嚴重的一孤岩人工剝除,在一定時期內比較穩定。自今年7月9日以來,受長期乾旱和持續強降雨影響,危岩體變形加劇,該危岩體後緣形成長約60米,寬5--53厘米的裂縫,裂縫將危岩體所在的山脊切割成三面臨空的鷹嘴岩狀,危岩體與母岩有脫離跡象,共危及97戶、298人、225間房屋和兩家企業,險情發生後,省市縣領導和地質專家到現場踏勘,決定將險區內的76戶、231人先期實施搬遷安置。

二、主要工作措施

㈠建立健全了領導機構,領導責任制落實

全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指揮長,各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防汛抗旱救災指揮部,調整充實了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領導小組、防汛抗旱指揮部、抗震救災指揮部、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等領導機構。縣救災辦、防汛辦、防雹辦“三辦”值班合併,統一辦公,負責主汛期間全縣災情的統一指揮、綜合協調、檢查督辦等。從5月1日起,縣救災辦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辦公室內部分工明確,責任到位,專人負責值班、專班負責現場救災,同時,加強了信息傳遞工作,與縣委辦、縣政府辦保持聯繫,加強了服務協調工作和檢查督辦工作,確保了各項救災措施的落實。

縣人武部、公安局、氣象局、移民局、民政局、水務局、交通局、農業局、國土資源局、衛生局等相關單位分別成立了防汛抗旱救災領導小組,實行主要領導負總責。縣人武部、公安局、衛生局還分別成立了防汛救災應急分隊。

各鄉鎮都成立了以黨政一把手、單位主要負責人為領導的防汛抗旱救災機構,落實了行政首長負責制,明確了崗位職責,並以檔案的形式上報給縣救災辦。水庫、電站、旅遊風景區以及各廠礦企業也分別組建了防汛救災機構,落實了責任人,明確了責任,制定了防汛預案。

在縣防汛抗旱救災指揮部的領導下,縣救災辦具體負責,把全縣各級、各單位的防汛救災領導機構組成人員名單及聯繫電話、全縣群測群防重點險區險段責任人及聯繫電話、省市縣33處重點災害點防災預案、中小型水庫渡汛方案匯總,並編印成工作手冊,便於查閱,方便工作,確保信息暢通。

㈡規範和完善了救災預案,基礎工作紮實

一是對每處地質災害、自然災害都建立了災害基本情況登記卡,填寫了災情的基本情況、救災措施等,通過一張登記卡就可以反映災害的基本情況。

二是每處地質災害都有國土部門的應急調查報告和具體的處置意見,並督促有關鄉鎮和單位把救災處置意見落到實處。

三是所發生的災害險情都有統計表,涉及的總方量、人口、房屋、災民緊急轉移、搬遷安置人數都如實填報,便於匯總掌握全縣的基本情況。

四是按國土部門統一規範的模式和要求,對全縣33處省市縣地質災害點重新編制了科學的防災救災預案,做到了基本情況清楚,撤離路線明確,救災方案可行,操作性大大提高。

㈢加強了防汛抗旱工作,做到防汛和抗旱統籌兼顧

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從早著手,提前準備,早部署早落實,並做到防汛和抗旱統籌兼顧,堅持兩手抓:

一是進一步明確了全縣所有水庫、堰塘、電站的防汛崗位職責,並以檔案形式下發。

二是自5月中旬以來,組織技術人員分別到各鄉鎮對全縣的水庫、堰塘和電站進行了經常性安全防汛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全全渡汛。

三是編制了水庫、堰塘和電站的防汛調度方案,山洪災害防治規劃,進一步完善了防汛抗旱預案和重點水利設施反恐怖預案。

四是始終按照“防大汛、抗大災,防大旱、救大災”的基本要求,防汛和抗旱工作兩手抓,兩不誤,編制了秭歸縣抗旱預案,強化水資源的統一管理,該留的堅決留,該棄的堅決棄,科學管理,節水抗旱。

㈣加強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保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一是進一步完善了全縣863處地質災害點的預警監測網路,明確了群測群防責任,向災區民眾發放了防災避災工作明白卡。

二是5月20日至6月5日,全縣組織4個工作專班,對全縣12個鄉鎮群測群防點、專業監測點、縣級以上重點地質災害監測點和二期庫區地質災害防治項目,以及近期出現明顯變形的地質災害點進行了拉網式檢查,重點檢查了災害點的穩定狀況、防災預案、監測人員和監測實施情況,確保監測措施到位,確保人民民眾生命安全。

三是6月24日,全縣召開地質災害防治和防汛救災工作督辦會,各鄉鎮負責群測群防的工作人員和分管防汛救災工作的領導參加,會議傳達了中央、省、市有關防汛搶險工作的重要精神,就地質災害防治基礎知識、防汛抗旱工作等基本知識進行了集中的培訓和指導。副縣長鄭之彪代表縣政府與各鄉鎮政府簽訂了全縣重點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責任狀,並對今後的地質災害防治、防汛抗旱救災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四是由縣救災辦和縣國土資源局負責,根據鄉鎮合村並組後的實際情況,對全縣群測群防地質災害點進行核實,整理了地質災害監測管理及基礎資料,進一步規範了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作。

五是高度關注每處地質災害險情,做到有險必查,現場踏勘,並提出切實可行的防治建議,編印地質調查報告。對王家灣、蓮花沱、和尚岩等重點災害點派專人指導現場監測,確保了準確監測、及時預警。

㈤加強了氣象服務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災害損失

一是強化氣象信息預報服務工作。按照“主動、及時、優質、周到”的要求,發布汛期天氣預報和中長期氣象趨勢預報。今年汛期,共發布常規中長期天氣預報1000多份,汛期預報200多份,製作發布專題氣象信息31期,重要天氣報告26期。同時,加強了專業專項氣象服務,為泗溪、九畹溪旅遊公司提供氣象安全保障服務。

二是認真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工作。今年汛期以來,縣氣象局把人工影響天氣作為防災救災、服務全縣國民經濟建設的頭等大事來抓,工作早安排,人員早培訓,高炮早檢修,設施早到位,並落實了人影工作的安全責任制。同時,抓住有利時機,科學組織防雹增雨作業,降低災害損失,特別是“7.7”增雨作業,有效緩解了全縣持續近一個月的旱情。從4月9日第一次作業到8月13日最後一次作業,全縣共開展人影天氣作業75站次,發射炮彈3326發、火箭彈7枚。

三是加強空管協調,確保全全作業。為了爭取空管部門對我縣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支持,縣救災辦、縣氣象局先後多次與空管部門協調關係,贏得了他們的理解,為人影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㈥各部門密切配合

每次災情發生後,縣委、縣政府領導都是親臨現場,靠前指揮,救災辦積極協調,加強督辦,縣人武部、公安局、民政局、國土資源局、交通局、水務局、移民局、農業局、衛生局、菸草公司、電力公司等相關單位認真履行職責,積極投身於搶險救災工作之中,幫助災民生產自救,抗災保豐收。

“7.10”暴風雨災害發生後,民政、農業、交通、水務等部門組成四個專班迅速趕到兩河口、郭家壩、歸州等受災嚴重的鄉鎮,核實災情,指導搶險救災工作。各鄉鎮也組建了由鄉鎮領導帶隊的救災工作專班深入各村檢查災情,動員組織廣大人民民眾抗災自救。

楊林橋鎮和尚岩發生岩崩險情後,縣公安局、武警中隊、移民局、民政局、國土資源局、交通局、林業局、氣象局等單位都派人到現場參與和服務於救災工作,確保了災民在規定時間內緊急轉移,確保了災區的社會穩定。

三、主要體會

㈠領導重視是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的前提。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全縣的防汛抗旱救災工作,親自部署,靠前指揮,縣委、縣政府領導經常深入農村、庫區重點險區險段,查看災情,慰問災民。同時,專題研究災民搬遷安置工作,確保災民正常生產生活。

㈡責任落實是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的關鍵。在今年的防汛抗旱救災工作中,縣、鄉及縣直各單位、重點水庫、電站都簽訂了防汛抗災工作責任制,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各級各部門都把防汛救災工作納入了主要的議事日程,使防汛救災工作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㈢檢查督辦是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保證。縣救災辦對每處地質災害的處理結果定期進行跟蹤督辦,縣水務局定期對重點水庫、電站的安全渡汛工作進行檢查督辦,縣民政局對全縣災民搬遷安置進行檢查通報等。通過檢查督辦,確保了各項救災措施落到實處,確保了災民的根本利益。

㈣部門配合是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的基礎。在今年的防汛抗旱救災工作中,各級各部門密切配合,服從大局,積極參與抗災救災工作,這是保證救災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基礎。

四、存在主要問題

㈠災民搬遷安置難度大。今年因地質災害需搬遷安置災民126戶、383人,其中已經安置的82戶、252人,未安置的44戶、131人,特別是楊林橋鎮和尚岩岩崩險區和郭家壩鎮王家灣國小搬遷重建工作任務重,難度大。楊林橋鎮和尚岩險區的97戶、298人一期安置對象76戶、231人中,已安置的僅42戶、126人,新房在建的12戶、43人,安置沒有啟動的還有22戶、62人。郭家壩鎮王家灣國小重建工作僅完成場平,地面建築剛剛啟動,預計到明年初才能建成使用。

㈡專業人才嚴重缺乏。我縣是地質災害重度分布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十分繁重,但全縣地質專業人才嚴重缺乏,一遇多災並發,專業人員不能及時趕到災區,客觀上影響了搶險救災工作。

㈢救災資金不足。由於近幾年移民與非庫區災民執行的救災政策有差異,災民安置資金補助標準實際上大大高於全省民政補助標準,往年是通過項目資金補充,現在無法用此辦法籌集資金,僅財政和民政籌集救災資金,實際操作中救災資金顯得相對缺乏,客觀地影響了災民搬遷安置進度。

抗震救災工作總結: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豐碑
2024年救災工作總結範文(4) | 返回目錄

抗震救災總結: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豐碑

一個多月前,汶川8.0大地震震動整箇中國:山崩地裂,江河痙攣,物毀人亡。一個多月來,中國抗震救災震撼世界:全民奮戰,眾志成城,自強不息。

汶川作證:氣壯山河的抗震救災實踐,砥礪了五千年不屈不撓的炎黃子孫的錚錚鐵骨,熔鑄了中華民族驚天動地的抗震救災精神,鍛造了偉大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不朽豐碑!

黨中央、國務院近日召開的省區市和中央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會議強調,要大力弘揚抗震救災的偉大精神。弘揚抗震救災精神,對於深入貫徹黨的xx大精神,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抗震救災精神的豐富內涵――以人為本、生命至上,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科學理性、開放透明的抗震救災精神,是中華民族文明進步的偉大標識

中華文明史也可以說是一部與天災人禍的抗爭史。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遭遇過多次大的自然災害。從1966年的邢台抗震救災到1976年唐山抗震救災,從1987年大興安嶺撲救森林大火到1998年三江抗洪搶險,從XX年抗擊“非典”到今年初迎戰冰雪,一次次自然災難的嚴峻考驗,一場場人間真情的集中傾注,凝結了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奠定了我們今天戰勝特大地震災害的意志力基石。

圍繞汶川特大地震展開的這場氣壯山河的救災實踐,噴吐出無比熾熱的人間大愛,迸發出世所罕見的民族真情,映照出舉世矚目的中國力量,詮釋出新時期中華民族抗震救災精神的豐富內涵。

以人為本,生命至上。“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當災難突然降臨,黨中央、國務院果斷決策,緊急號令,主題只有一個:“第一位是救人”,“救人是重中之重”,“一線希望,百倍努力”!鏇即,國之重器,雲集災區;國之精銳,拯救斯民。截至6月13日,各路救援大軍累計解救和轉移1403671人,各級政府投入抗震救災資金537.61億元,接收國內外各界捐贈款物455.78億元,調運救災帳篷105.15萬頂,調運過渡安置房24.51萬套。以人為本,是抗震救災精神的“核心”。抗震救災的一切力量,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行動。從拯救生命到傷員醫治、民眾安置、災區重建,黨和政府一系列有效措施,始終彰顯著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核心主題,凸顯我們黨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鮮明的實踐特色。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就是力量。這是中國人民戰勝各種災難的堅強信念。危難面前,各部門密切協調配合,各省份對口支援,社會各界自發動員,各項愛心捐助活動有序進行……全國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一起,顯(來源  範文大全)示出空前的團結,再現了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動人場景。一句“我們都是汶川人”,正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生動寫照。山崩地裂,撼不動黨和人民的團結一心;橋斷路毀,擋不住全國人民的同舟共濟……“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舉全國之力,支援抗震救災,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性閃爍出耀眼的光芒。

不畏艱險,百折不撓。長期形成的奮不顧身、一往無前,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敵人所屈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在抗震救災中再次得到了集中弘揚。當災難發生時,黨員幹部舍小家為大家,組織民眾自救互救;人民教師為了學生的安危,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白衣戰士冒著餘震的危險,救死扶傷;災區民眾強忍失去親人和家園的悲痛,積極投身抗震救災。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更是捨生忘死、衝鋒在前,不怕疲勞、連續作戰,成為抗震救災的突擊隊和主力軍。中華兒女展現的英勇奮戰、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精神,總在最關鍵時刻

、最需要的地方閃耀。

科學理性,開放透明。運用現代手段,統籌協調、臨危不亂,顯示出良好的法治與科學精神。在救災中,啟動了一級救災應急機制,國家力量按預案投送,一切行動按《防震減災法》和《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條例》等進行。抗震救災充分運用了科技手段和現代化設備,為贏得救人時間、提高救災效率發揮了重要作用。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國際救援人員參與救災的行動在抗震前線展開,一批批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物資、一批批國際愛心捐款源源不斷送抵災區。同時,黨和政府開誠布公,信息公開透明,確立了國民之間互相信任、理解與尊重。震情實時更新的“全國直播”,隨著電波和網路迅速傳播,撫平了公眾的不安,凝聚起堅定沉著的力量,向世界展示了一個開放自信的中國。

在這場鬥爭中,中華民族又經受住了一場嚴峻的考驗。抗震救災的偉大精神,是中華民族文明進步的偉大標識,是一本博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教科書,也是黨和國家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

抗震救災精神的深邃實質――在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融合中實現新時期團隊精神、社會主義與愛國主義的高度統一,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精神的內在魅力

抗震救災精神多方面內涵聚攏起來,其深邃的實質在於鮮明的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兩種科學精神的完美結合,彰顯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精神的內在魅力。

抗震救災精神――凸顯了民族精神的延伸與升華。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為大多數成員認同與接受的思想品格、價值取向及道德規範,是一個民族的心理特徵、文化傳統、思想情感等的綜合反映。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深植根於祖國優秀文化傳統中,成為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和強大的精神動力,積澱為中華民族之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岩精神,是革命戰爭時期中華民族精神的突出反映;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是和平建設時期中華民族精神的嶄新表現。這次抗震救災,大大強化和提升了我們民族的精神品格。面對突如其來的巨大災難,中華民族所具有的自強不息精神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現和最精彩的闡釋。憑著這種精神,多難興邦才能成為現實。

五千年綿延不斷的文化,五千年滄海桑田的歷史,始終堅守著、積存著、傳承著一種百折不撓、奮發進取的民族精神,始終體現著、印證著、弘揚著一種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始終貫穿著一根壓不彎的民族脊樑。這種氣概、精神與能力,越在大災大難面前,越能得到充分的彰顯與升華。愈挫愈勇,愈摧愈堅,不斷從民族精神中汲取力量,又不斷賦予民族精神新的內涵。這次抗震救災鬥爭充分體現了這一點。世人由此看到了中華民族精神的重振和煥發、延伸和升華。

抗震救災精神――表征著時代精神的凝結與精華。時代精神是一個社會在最新的創造性實踐中激發出來的,引領時代進步潮流、為社會成員普遍認同與接受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規範和行為方式,是一個社會最新精神風貌與社會時尚的綜合體現。改革創新是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也是時代精神的核心。圍繞改革創新這個核心,時代精神有著全面的多維表現,其特徵是與時俱進,其本質是以人為本,其要求是確立開放意識與世界理念、自主意識與民主覺悟、競爭意識與效率追求、法制意識與和諧取向,等等。憑藉這種時代精神,中國人民創造了改革開放30年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不僅奠定了抗震救災的物質基礎,而且有效提升了公民意識、國民素質、人文精神,鑄造了全新的民族道德。抗震救災體現的人文關懷,既體現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又反映了尊重生命價值、尊重人格尊嚴的普世價值,張揚了人性與博愛的力量。抗震救災催(來源 範文大全)生的志願者精神,不僅給受災的人民民眾帶來了莫大希望,而且有助於提升公民的道德意識和道德水準,促進社會更加和諧文明。在嚴酷災害中人民民眾所表現出的團結互助、勇於承擔的公民精神,不僅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且是現代國家生存發展的道德基礎。抗震救災還彰顯了中華民族開放包容、交流合作的時代風範,顯示了一個正在復興的國家的博大胸懷與高度自信。

抗震救災精神――在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融合中實現了新時期團隊精神、社會主義與愛國主義的高度統一。民族精神是思想基礎,著重於對歷史的科學傳承;時代精神是思想導引,著重於對未來的努力開拓。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有機融合,共同構成當代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與精神動力的核心內容,成

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精神的具體彰顯。以此為前提,實現了中華大地上團隊精神、社會主義與愛國主義的高度統一。在當代中國,我們的共同理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所舉的旗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旗;我們所走的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團隊精神、社會主義、愛國主義三位一體,在執政的共產黨領導下有機結合,使民族精神核心的愛國主義有了更加堅實的團隊精神和科學社會主義的現實根基。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大力弘揚,展示出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寬廣的世界眼光和敏銳的時代意識,表征著中華民族正以全新姿態走向全球化,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適應人類文明大趨勢的根本希望所在。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與行相統一的過程。抗震救災行動所展現的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空洞的口號,它承載著全國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的深情厚誼,承載著中華兒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大理想,凝聚著排山倒海、一往無前的巨大力量。作為偉大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有機融合的抗震救災精神,深刻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物資集結調運、空中投送中,從天安門廣場和在祖國大地上空迴蕩的“加油,四川!”“加油,中國!”的吶喊中,我們可以深切感受愛祖國與愛人民的高度統一、革命英雄主義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高度統一,感受到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人民軍隊好、人民民眾好、偉大祖國好的時代主鏇律。

抗震救災精神的時代價值――抗震救災精神具有凝聚力、創造力、文化力,是應對挑戰、迎接考驗,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精神動力

恩格斯曾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這種補償,從即時性看,在於國人當前的奮力抗爭,儘量減少災難的物質損失;從長遠性看,在於科學提升抗爭的精神價值,將戰勝劫難的智慧與勇氣,融入文明演進的歷史長河。

救災實踐所鍛造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相統一的抗震救災精神,宛如一座不朽的豐碑,彌久愈堅,將永遠載入中華民族的史冊,成為我們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支柱。在新的歷史階段,我們要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前進道路並不平坦,不僅會有急流險灘、風暴雷霆,還會有各種阻力、干擾,充滿著曲折與艱辛、風險與挑戰。因此,從現實性上說,抗震救災精神是我們自強不息、應對挑戰、迎接考驗,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精神動力!

抗震救災精神是凝聚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切民族都有自己的凝聚力,失去凝聚力的民族必然會走向沒落與衰亡。當國家、民族處於多事之秋,災難常常會異乎尋常地激起人們奮發圖強的氣概,產生巨大的凝聚力,戰勝困難,奪取勝利,促進國家更加強盛。汶川抗震救災的實踐,再一次證明了這一點。在地震災害面前,黨心順、軍心振、民心齊、力量聚,海內外各種社會力量有效整合,大家自覺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得到了空前的高漲。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必須大力發揚抗震精神所展示的民族凝聚力,堅定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人心,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努力完成各種急難險重任務,為搞好災區重建工作,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而努力奮鬥。

抗震救災精神是創造力。巨大的凝聚力在實踐中必然生髮出無窮的創造力。創新是民族前進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汶川大地震喚起了人們對32年前唐山大地震的痛苦記憶。經其後30年的改革開放,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抗震救災創新了中國社會的信息傳播方式、應急管理方式和災難救助方式等。可以說,這次救災過程中呈現的新理念、新實踐、新突破,正是對30年改革開放的一次特殊檢閱。信息的公開透明、公民精神的成長壯大,深深刻下了30年民主法治建設、社會文明進步的烙印。抗震救災精神的弘揚,創造力的發揮,將更加堅定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搞好改革開放的決心和信心。

抗震救災精神是文化力。“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黨的xx大報告提出的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毫無疑問,災難之中,以人為本治國理念的深植,國家政治文明的演進,民族內在精神的重塑,公民責任意識的增強,必然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精神,升華為一種文化力量,激發出一種制度動力,成為推(來源

範文大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精神積澱,成為中華民族的強大“軟實力”。努力弘揚抗震救災精神,將會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自覺增強全國人民的憂患意識、大局意識、使命意識,時刻想到有困難要克服,有大山要攀登,有對手要競爭,有宏圖大略要實現,始終保持自強不息、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抗震救災已經取得重大階段性勝利,今後的任務更艱巨、更繁重。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抗震救災的偉大精神,使之轉化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重建家園的堅定意志,轉化為辦好奧運、建設祖國的實際行動,轉化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強大力量,在以xx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信心百倍地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

相關推薦:
2017市供銷社防洪搶險救災工作總結範文
2024年救災工作總結範文
鄉鎮抗洪救災工作總結範文
民政局救災救濟個人工作總結
鎮抗洪救災工作總結
某市抗冰救災工作總結
街道辦事處抗旱救災工作總結
2024年市供銷社防洪搶險救災工作總結
縣衛生防疫中心抗震救災工作總結
縣抗災救災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