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衛生健康管理制度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制度,僅供參考!

1、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執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各項規定,定期對全校學生進行健康教育,按上級要求做好每年的學生體檢工作。

2、通過體檢、收集學生的健康資料,對患病的學生督促復檢確診,矯治及轉診治療。對體弱學生進行登記落實衛生保健措施。

3、每年把體檢情況整理歸納,統計分析及時上報有關教育行政、衛生部門和學校領導,並將存檔。

4、做好學生“九病”及傳染病、腸道病、肝病、結核病、寄生蟲病等慢性病的預防工作。

教室衛生制度:

1、教室布置要美觀大方,保持桌椅無塗污痕跡,地面清潔,門窗明亮乾淨,牆壁無塗污痕跡。

2、教室包乾區要保持清潔,每天二掃,做好課室門前三包,值周衛生包乾區花圃內,溝渠雜物、枯樹葉、紙屑要清掃乾淨,每周星期五第八節為全校大掃除時間。

3、講台常抹門窗、光管、風扇,經常打掃走廊及天花板衛生。

4、教壇下要整齊清潔,無雜物。天花板無蜘蛛網,風扇和光管無塵埃。

5、上課、自習不吃零食,課室保持安靜、禁止起鬨,喧譁、追逐,遵守教學秩序。

6、人人講衛生,個個有保潔不得隨地吐痰、丟紙屑、雜物,遵守各項衛生制度。

7、每天下午放學後,值日生要及時擦乾淨黑板,全班同學都離開課室時,要關好門窗、電源,才能離開課室。

環境衛生制度;

1、公共場地按班級劃分,分片包乾打掃。

2、堅持做好每天一小掃,每周一中掃,每月一大掃,見髒隨地掃,節日突擊掃。

3、各班必須保持環境清潔,每天上午下午由校保潔隊檢查教室地面,並及時公布保潔情況。

4、每天放學各班清潔打掃後,校衛生室值日員進行記分(共六項,每項滿分為10分)。

5、把“清潔衛生好”列入學校“四項競賽”之一,並列為每學期期終評先進班級和三好生條件之一。

傳染病管理制度:

1、定期進行傳染病知識的宣傳。

2、建立傳染病登記冊,按發病日期、班別、年齡、病名、處理意見等項進行登記。

3、對確診的傳染病者,及時上報當地衛生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並書寫報告,每學年統計。

4、每年按上級要求,普及肝炎、肺結核病,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隔離,及時轉診,及時做好防治措施。

個人衛生制度:

一、個人要養成“四勤五不”的良好衛生習慣。

四勤:(1)勤剪指甲;(2)勤洗澡勤換衣;(3)勤理髮、洗頭;(4)勤洗手。

五不:(1)不亂丟果殼紙屑;(2)不隨地吐痰;(3)不亂塗牆壁;(4)不亂倒髒物污水;(5)不喝生水。

廁所衛生制度:

一、學校公共廁所(盥洗室)必須切實加強管理,落實專人負責清潔衛生和設施維護工作。

二、公共廁所(盥洗室)應每天打掃二次,保持地面、便槽、洗水池內無垃圾雜物。逢衛生大掃除,安排班級學生打掃,重點清除牆面、門窗灰塵、污垢。

三、公共廁所(盥洗室)應確保正常供水,在頻繁使用時段,水沖式廁所要保持間歇沖水,防止糞便堆積、外溢。

四、每周兩次以上對公共廁所(盥洗室)進行消毒除臭處理。蒼蠅、蚊蟲孳生季節積極採取滅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