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安全控制制度

在以往有關建設工程的法律、法規及契約中,並沒有明確規定監理單位在安全施工方面的職責與責任,但在今年2月1日開始實施的國務院第393號令《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一次對監理單位在施工監理中的安全控制職責作出了規定, 並以法規的形式提了出來,是對以往法規、規範及契約關於監理單位職責規定的進一步延伸。根據該條例的要求對本公司各項目監理部的現場安全控制方法初步要求如下:

一、條例對監理單位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 

按照該條例,監理單位的安全控制責任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第14條): 

(1)保證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或專項施工方案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標準要求; 

(2)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及時採取適當措施要求施工單位整改;

(3)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時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 

(4)按照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標準進行監理。 

條例第26條規定了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及專項施工方案的內容,包括:基坑支護與降水工程、土方開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裝工程、腳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及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其它危險性較大的工程。 

條例第57條規定了監理單位在違背上述職責時應承擔的責任,包括:責令限期改正、責令停業整頓、罰款、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資質證書、承擔賠償責任及追究監理人員個人的刑事責任等。條例第14條還明確規定,監理單位對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承擔監理責任。 

二、新法規環境下監理單位的安全控制

(一)關於安全技術措施及專項施工方案的審核控制 

條例要求監理單位審核安全技術措施及專項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要求;這包括如下問題: 

(1)審核的內容控制: 

條例明確規定為安全技術措施或專項施工方案對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符合性。據此,就安全控制而言,監理人員僅需審核有關的強制性標準在該安全措施或專項方案中是否得到了體現,而不必就安全措施的經濟性、完整性等進行全面審核。

(2)監理單位內部的審核程式控制 

條例第14條明確規定,安全技術方案的審核人是“監理單位”。為審核施工方案,監理公司需建立專門的審核機構,負責公司所有監理現場施工方案的審核工作。對一些相對簡單的安全技術措施及專項施工方案則可委託給現場監理機構審核。

(3)涉及施工單位時的審核程式控制 

條例第26條要求,安全施工技術措施及專項施工方案應經施工單位(指建築施工企業,不是項目經理部)技術負責人簽字,《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範》(gb/t50306——xx)第4.3.16條也規定,應由項目經理簽字並報企業主管領導人審批;總監理工程師,應當督促施工單位認真編寫施工方案,總監理工程師應在施工單位完成內部審批,並附有明確審批意見的條件下才接受施工單位報送的施工方案。

(二)安全隱患的整改控制 

條例規定:在實施監理過程中,監理單位發現存在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要求施工單位整改;情況嚴重的,應當要求施工單位暫時停止施工,並及時報告建設單位。

在具體操作時,安全檢查可分為如下幾個層次: 

(1)資料性審核 

這種方式適用於a)各種人員施工隊的資質審核;b)各種重要施工機械安裝及整體提升腳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設設施的合格性審核(通常施工單位應出具檢測部門的合格性檢測證明);c)監理單位認為重要的施工安全制度及安全技術交底;d)施工單位安全管理機構。 

(2)驗收性檢查 

驗收性檢查主要套用於a)各種施工質量驗收規範明文規定需要驗收的事項,如模板工程、土方開挖工程等一些既涉及施工質量又涉及施工安全的項目;b)某些分項工程開工前的開工條件驗收等。

驗收性檢查後書寫書面驗收意見或召開驗收總結會議,對於發現的安全隱患必須要求施工單位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