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晚婚假怎能“一刀切”

12月2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畫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草案中明確,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修正案將於XX年1月1日起施行。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草案中刪除了對晚婚晚育夫妻、獨生子女父母進行獎勵的規定。也就是說,明年1月1日起,晚婚晚育夫妻將不再有晚婚假、晚育假。法律修改後,自願只生一個孩子的父母也不再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的相關獎勵。(12月21日新民網)

國家放開二孩政策,本是一件喜憂參半的事情,適齡的夫婦迫於經濟壓力不敢生,有經濟實力的夫婦又大多已經超齡,就在大家還在討論是否生二孩時,又傳來明年元旦開始取消晚婚晚育獎勵的政策了,給大家來了一個措手不及。不得不說,這一政策實在是太突然了。

80後是首當其衝的一代人。小時候,國家提倡“只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注定了成長道路上的孤寂。

國小時,學費從最初的幾十元一直飆到幾百元;國中時,建校費、補課費,各種名目的費用壓得父母喘不過氣;好不容易上高中了,國小國中義務教育了,不收學雜費了,而高中依然費用高昂;大學了,又擴招了,一抓一大把的大學生,不再是天之驕子,而是混跡於人群中的默默無聞;工作了,物價飛漲,買不起房,結不起婚;如今,壓力倍增,要延遲退休,要改革養老保險,要取消晚婚晚育獎勵……

不是年輕一代挑剔,不是年輕一代不能吃苦,而是實在趕不上改革的步伐,對未來不能有一個清晰的計畫。其實,歸根到底,是對假期匱乏的不滿,是對政策的迷茫……不否認,國家出台政策站的高度與廣度,但是,面對的是鮮活的社會群體。這些政策究竟徵求了多少民意?究竟聽取了多少調查?究竟進行了多少論證?

延遲退休,漸進式實施;養老保險,統一納入社保;放開二孩,緩解老齡化與養老壓力。可是,別讓“夕陽紅”變成“老來窮”,別讓“合家歡”變成“合家囧”。

社會壓力越大,大家越渴望改變。於是,希望政策能給大家帶來一絲曙光。可是,一系列的政策總讓人無法喜笑顏開,而是讓人不知所措。

以前,國家鼓勵晚婚晚育,晚婚者可以享受10天到23天不等的假期。明年起,將取消這一獎勵。一石激起千層浪,雖說結婚並不僅是為了婚假。

可是,婚假卻是人一生最美好的回憶,小夫妻可以在這段時間裡好好休息放鬆,不管是遊山玩水還是走家串戶,都不失為新婚夫婦溝通協調的好方式。如今,一個政策就大亂了所有的計畫,這可真是,計畫趕不上變化!

國家法定節假日是11天,在全世界都是比較少的。假日辦每年東挪西挪,總不過是換湯不換藥。為今之計,不是調假休,而是實實在在的給大家多放幾天假,讓浮躁的心情能夠得到偶爾的寧靜。

“變者,天下之公理也。”但是,改革並不是對過去的否定。希望國家政策的制定能多聽取民意,能多點科學論證,真正出台一些切合實際的惠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