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燃氣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和社會公共安全,加強燃氣安全管理,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燃氣經營、使用及燃氣設施的安全管理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市市政公用事業局負責本市燃氣安全工作的統一管理和監督。縣(市、區)建設(公用事業)行政管理部門具體負責本轄區的燃氣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生產監督、質量技術監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公安消防、規劃、環境保護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做好燃氣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條 本市燃氣安全管理,應當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便用戶和規範服務的原則。

第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危害燃氣安全的行為有權制止和舉報。對發現安全隱患、防範燃氣事故發生以及在搶險救災中的有功人員,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給予獎勵。

第二章 設施管理

第六條 市、縣(市)燃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規劃管理部門參照國家有關設計規範標準劃定燃氣設施的安全保護範圍。

燃氣經營企業應當在劃定的安全保護範圍內設定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誌。敷設地下燃氣管道應當同時敷設由耐腐材料製作的安全警示帶。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移動、覆蓋、塗改、拆除和損毀燃氣設施的安全警示標誌和安全警示帶。

第七條 在燃氣設施安全保護範圍內,不得實施下列行為:

(一)建造建築物、構築物;

(二)堆放物品或者排放腐蝕性液體、氣體;

(三)擅自開挖溝渠、挖坑取土、打樁、頂進以及動用明火等作業;

(四)爆破作業;

(五)法律、法規、規章禁止的其他危害燃氣設施安全的行為。

第八條 在燃氣設施安全保護範圍內,確需敷設管道和從事打樁、挖掘、頂進作業的,建設單位應當會同施工單位制定燃氣設施保護方案,經與燃氣經營企業協調一致後,方可實施。燃氣經營企業應當指派專門的技術人員到現場提供安全保護指導。

建設單位與燃氣經營企業對前款規定的燃氣設施保護方案產生爭議的,由燃氣管理部門組織專家論證後解決。

第九條 總重十噸以上的車輛或者大型施工機械確需通過敷設有燃氣管道的城市非機動車道的,必須事先徵得燃氣經營企業同意,並在通行地段修建承重過橋或者採取其他安全保護措施,經燃氣經營企業驗收同意後方可通行。

第十條 因施工等人為原因造成燃氣管道及設施損毀的,責任人應當協助燃氣經營企業採取相應措施進行搶修,恢復原狀。搶修費用由責任人承擔。

第十一條 發生燃氣事故,燃氣經營企業應當立即組織搶險搶修,並依法向燃氣管理部門和安全生產監督、公安消防、環境保護、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報告。

搶險搶修時,可以依法拆除妨礙搶險搶修的其他設施和建(構)築物。對拆除的,除違法建設的外,事後應當及時修復、補償。

搶險搶修時,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必要的協助,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撓、妨礙搶險搶修作業。

搶修室內燃氣設施時,用戶應當無條件拆除違法遮擋包裹燃氣設施的裝飾裝修物。用戶不拆除的,搶修人員可以拆除。

第十二條 違法占壓燃氣管道的建(構)築物,當事人應當自行拆除;拒不拆除的,依法組織強制拆除。

第十三條 燃氣經營企業對所運營的燃氣設施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安全保護,在重點部位設定安全監控裝置,並逐步建立燃氣設施安全監控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