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國旗下講話——珍愛生命,從我做起

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珍愛生命,從我做起》。

三月,是春風和煦、萬木吐綠、百花盛開、欣欣向榮的美好季節,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人們把許多節日或者紀念日都放在了三月,我們走進三月,也就走進了三月的每一個有意義的節日。3月5日:“向雷鋒同志學習”紀念日,3月8日: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12日:中國植樹節,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3月21日:世界睡眠日,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3日:世界氣象日。今天我講的是大家可能還不太熟悉的一個紀念日:那就是全國中國小安全宣傳教育日。這個教育日,是由國家有關部門發出的,確定每年三月最後一個周的星期一作為全國中國小生“安全教育日”。其目的是為推動中國小安全教育工作,降低少年兒童傷亡事故的發生率,保證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全國中國小安全宣傳教育日從96年起,已經開展了14年,“安全教育日”每年確定一個主題,今年3月29日是第十五個“全國中國小安全教育日”,主題是“加強疏散演練確保學生平安”。

相信很多人都還清楚地記得,2011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的那一刻,四川省安縣桑棗中學全校2300多名學生僅僅用了1分36秒,就全部撤離到了安全地帶。能夠在危難時刻創造奇蹟,得益於這所學校從XX年開始每學期都進行疏散演練。

平安是福。平時對生命安全多一份關注,關鍵時刻換來的將是生命的奇蹟。黑格爾曾說過“人間最高貴的事就是成為人。”西方思想家倡導的“敬畏生命”的人道主義思想,應當成為我們對待生命的座右銘。“敬畏生命”,包括珍愛自己的生命,也包括對他人以及其他生命的尊重。但是現在個別學生個人安全意識淡薄,還沒有真正樹立起生命高於一切和對生命安全的自我保護意識。近年來,學生的傷害事故已成為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因為它突發性強、影響力大、涉及面廣,嚴重影響學生身心健康及學校的教學秩序,影響社會穩定。據統計,我國每年大約有1.6萬名中國小生非正常死亡,中國小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說每天將有一個班的學生在“消失”。根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全國性大型調查發現,安全事故已成為我國中國小生的第一死因。

“生命不保,何談教育?”校園安全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生命只有一次,而且相當脆弱。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應當視自己的生命為最寶貴的東西,都應當時時關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對同學們的安全,希望記住以下幾點:

1、我們全體同學都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識,若發現學校哪個地方有安全隱患要及時向學校匯報,防患於未然。

2、最近天氣變暖,各種傳染病也逐漸多起來,全體同學每天到校後要及時開門窗通風,班主任要加強晨檢,發現學生有發燒等症狀要及時通知家長到醫院治療。

3、要注意食品安全。春天到來,氣溫漸高,食物中毒事件開始增多,同學們不要買過期的、變質的、不衛生的食品,儘量不要在街頭小攤上買東西吃。吃飯喝水都要講衛生,要加強身體鍛鍊,預防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