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網路的國旗下講話

先講個故事:一個叫冬冬的杭州少年離家出走,家人、親威朋友、派出所民警以及新聞媒體到處找他,終於在離家出走14天后被找到。找到之後他用簡單的幾個詞形容他這14個日夜:上網、吃飯、上網、睡覺、再上網、吃飯……這十四個日夜,三百多個小時,他只玩一個叫“傳奇”的遊戲。14天裡泡過兩家網咖,離家時從家裡帶出的1000元錢只剩下300元。他說,那是一個自由的世界,網咖的椅子睡得很舒服,身邊是和他一樣的同伴。他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永不回家”。也許他沒想到,在他快樂的遊戲時,他的父母、老師、所有的親戚以及其它認識不認識的人們都在到處得找他,因找不到他而日夜難眠。象這樣的故事,我們經常能從報紙、電視上看到,一個個沉迷於網路的少年離家不歸。

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網路已成為現代人必備的學習生活工具之一,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好處。我們很多同學都成了小網民,沈老師了解到,四年級的同學中有qq號的超過了三分之二。很多同學都有上網經驗:玩遊戲、看電影、網上交流、蒐集資料,甚至有同學還開了部落格,寫網上日記,等等。

網路給我們帶來樂趣和方便,但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對我們同學的發展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上面的故事就是一個例子。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青少年的網上安全問題,今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的主題是“保障兒童網上安全”,我國政府為避免青少年受網際網路不良信息的影響和毒害,由國家出資購買“綠壩-花季護航” 上網管理軟體,供社會免費下載使用。

同學們上網時,應該學會鑑別是非,學會保護自己。這裡,沈老師提出三方面的建議。

第一,不沉迷於網路。大多數同學都喜歡玩電腦遊戲。在家長允許的前提下,休息時間適當玩一玩是可以的,但有些控制力差的同學往往會玩得入迷,甚至象剛才故事中的冬冬那樣離家出走。長時間上網和玩遊戲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據專家介紹,長時間坐在計算機前的青少年中,30%患有缺鐵性貧血,近視、脊椎及身體其它部位的疾患也明顯偏高。長時間上網還會影響學習成績,有些同學一上網就精神振奮,上課時還在想著網路和遊戲,“人在學校心在網上”,無心學習。有的同學在家中深更半夜偷偷起來與網友聊天和遊戲,徹夜不眠,以致白天上課無精打采、昏昏欲睡,學習成績直線下降。怎樣避免自己沉迷於網路呢?我們應該堅決不進網咖,在家上網一定要得到家長同意,並且每天控制不超過一小時,不玩大型的網路遊戲。

第二,遵守網路道德。很多人都在網路上碰到過罵人、說髒話等等不道德的現象。網路是個虛擬的空間,有些人會想,既然不是真的東西,那么我就不道德了又怎么樣,沒人知道我是誰,所以在網路上的不道德行為屢見不鮮。網路道德主要是靠自我約束的,遵守網路規範是我們每個人的道德責任。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在網路聊天和交流中做到文明用語,不罵人;上網做到不偷他人密碼帳號、不破壞他人系統,不發表和傳播不良信息等。

第三,注重網路安全。網路安全涉及到很多方面,對我們國小生來說,主要注意這幾個方面:一是保護好自己的密碼等信息不被盜走,方法有很多,請同學們上網搜尋。二是不隨意透露自己的真實信息,不輕信網上的中獎通知等欺詐信息,避免網路欺騙。沒有經過父母同意,不要把自己及家人的真實信息,如姓名、住址、學校、電話號碼和相片等,在網上告訴其他人。未經父母同意,不和任何網上認識的人見面。三是不發表、傳播違法犯罪的言論和信息。在聊天時,如果發現有人發表不正確的言論,應立即離開,自己也不要在網上散布沒有根據的言論,更不能傳播或轉貼他人的不良信息甚至觸犯法律的內容,網上網下都做守法的小公民。其實網上發表的任何信息都是可以追查來源的,如果觸犯了法律,警察很快就能找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