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周國旗下講話稿2篇

1.一心向學的習慣:科學家巴斯德說:“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一心向學的頭腦便是有準備的頭腦。同樣是水壺,普通人燒出的是開水,而瓦特卻燒出了蒸汽機;同樣是手被草葉子拉破了,普通人只會想到埋怨草的無情和自己的粗心,而魯班卻想到了發明鋸;同樣是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果農見了只感到心疼,而牛頓卻由此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造成這種差別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因為瓦特、魯班、牛頓平時一心向學,所以,這些自然界的微弱刺激便激起了他們靈感的火花。

2.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是我們必須養成的起碼的學習習慣。同學們一定都聽說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吧。與這個故事的寓意相同的還有中國古代“一手畫圓,一手畫方”的說法。這些故事都是要告訴我們學習時不可一心二用。一般人不可能同時高質量地做好兩項或兩項以上的事情,如果硬要同時做,必然使每件事的質量都有所降低。所以,一心二用不利於提高學習效率,學習就應該專心致志。

3.定時定量的學習習慣:什麼是定時定量的學習習慣呢?就是要求我們必須嚴格執行學習計畫。這一學習習慣,是實現目標、克敵制勝的法寶。一般說來,目標比較容易確定,計畫也比較容易制定,難的是定時定量地完成學習計畫。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知易行難”。但是只要你能根據奮鬥目標制定出科學的計畫,並且定時定量地完成計畫,就一定能無往而不勝。

4.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有利於提高學習質量,有利於培養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於增強人的發現、發明和創造能力。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科學家愛因斯坦,在整個科學生涯中,正是憑這種“善於思考”的精神,才提出了劃時代的“光量子”概念,創立了相對論。

5.講究學習衛生的習慣:養成講究學習衛生習慣,重點應克服以下幾種不良習慣:(1)克服有勞無逸的習慣。學習時應該注意勞逸結合,及時消除大腦和眼肌的疲勞,提高總體學習效率。(2)克服躺著看書的習慣。躺著看書、看電視,容易引起眼睛疲勞,嚴重時就會造成視力損傷,而且還可能因為條件反射,引起習慣性失眠。

六、還要養成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好習慣。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要收穫得好,必須耕耘得好。放學回家後不要只顧玩耍和看電視,應儘快做完作業,空出的時間應該用來預習和複習。把在課堂上學的反覆複習幾遍,要把知識牢記在腦里,而不是隨便看幾眼,馬虎了事。而且複習並不是在測驗、考試前才做的,而是要天天做的。每天都有不同的知識,每天就應該把新知識掌握。不僅要複習,還要在複習後預習一下明天要學的東西,這樣事先知道了底,學習時就不用那么吃力了,而是輕輕鬆鬆的。做完作業可以多看一下課外書,周末可以看一些時事、科學教育性的節目,可以增長見識,豐富閱歷。

同學們,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長期努力,堅持不懈。俗話說:“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你渴望成為有志者嗎?請你儘早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吧

記得有一首歌中唱道:“陽光總在風雨後,請相信有彩虹。”知識是日積月累下來的,只要我們認真聽課、刻苦學習、認真複習,知識就會給予我們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