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講話毛澤東3篇

古人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短短十四個字,卻揭示了學習的整個意義。學習其實並不是一件複雜的事,拋開繁瑣的一切,它只是努力和堅持的結晶。

有人把學習比作是攀登高峰,這需要你的意志,只要你頑強地堅持下去,不畏懼路途上的困難,不被一切的坎坷打倒,那么,你就可以攀上最高的山峰。

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代偉人毛澤東,他慈愛的面容更是深深地印在每個人的腦海中。而毛澤東從小就是個愛學習的孩子,他不僅僅是愛學習,更是努力學習,盡力弄清每一個知識的內涵,對知識的渴望如同沙漠中行走的人對一滴甘露的渴求。毛澤東在少年時期為了培養自己的專心度,專門在人聲鼎沸的貿易市場裡讀書,而在這種常人說話都很費力的環境裡,毛澤東仍孜孜不倦地讀得入迷,而正是他這種品質成就了他未來的偉績。成年後,他依舊沒有放棄學習,辦公桌上,茶几上,椅子上,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書。在政務繁忙的日子裡,他就擠時間來學習,吃飯吃快一點,睡覺睡晚一點,出差時也大包大包地提著書,連游泳前活動關節的幾分鐘內,毛澤東都要讀幾句名言佳句警句。毛澤東讀書已經不是簡單的讀了,他是用品的方法來對待每一本書,有的書讀上一遍還不夠還要再讀一遍,好的句子要用筆勾下來,做上批註,時刻都回味著。毛澤東這種刻苦求知的精神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人。從古至今,這樣勤奮學習的例子還有很多,車胤的瑩囊孫康的映雪及秦漢時期的懸樑刺股,這一個個真實的故事都給了我們莫大的啟發。

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他們都能奮發圖強,而同學們,我們現在擁有這樣優越的條件,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努力學習,創造出一片成績呢。前不久,我們剛經歷了汶川大地震,在這次全中國人民的磨難中,又有許多的孩子失去了家園,失去了親人,失去了學校,而今,他們中的一部分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所以,同學們,我們是幸福的一代,沒有戰爭的陰霾,沒有災難的痛苦折磨,沒有荒年的混亂饑渴,在這樣的條件中,我們應該刻苦努力,上進求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知識是春風,吹綠大地;知識是明燈,照亮黑暗;知識是階梯,讓你更上一層樓。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所以,請抓緊時間,珍惜手中的一分一秒努力學習,用知識豐富人生,用知識創造未來。

國旗下講話毛澤東(2):

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誕生在湖南韶山沖的一個富裕農民家庭。父親一心想著成為當地首富,但他除了農民的一點精明外,既無宏大的發財計畫,更無半點政治理想。他做夢都沒想到,兒子毛澤東日後會成為新中國的締造者。

毛澤東念了兩年書,他認為學會了識字和算數記帳就夠了,再念下去既浪費米錢,更浪費勞力。因此他就把毛澤東從私塾中領回來,白天跟著他下地幹活,晚上給他算數記帳。酷愛讀書的毛澤東不甘心這些,可是迫於父親的威嚴,他只好抓住幹活的空閒看書。

15歲的毛澤東想去東山國小念書,等到自己東奔西跑湊足了學費時,父親難過地對他說,他走了,家裡要僱工,可家裡沒錢雇不起。於是毛澤東借來了雇一年長工的錢,默默地交給了父親。第二天,毛澤東沒跟父親告別便踏上他的求學之路。從此,他也開始了為中國廣大勞苦大眾尋求解放和謀取權利的鬥爭。不久,中國人民在毛澤東的領導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革命鬥爭,繼而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統治,解放了全中國並領導人民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