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國旗下講話稿3篇

《做當代新型的國小生 》

聽父母說,以前一份大學文憑就是一張"護身符",憑著它,就有一份工作,憑著它,養家餬口是沒有問題的。可是現在不同了,甭說是大學本科生,就是碩士生、博士生也不稀罕了。現在,沒有知識,沒有真本領,是難於立足的。面對這么激烈的人才競爭,作為國小生,我們理所當然地會感到壓力。我們應該怎樣去承受這種壓力呢?我們應該怎樣去適應時代的發展呢?

首先,我們應該刻苦學習,全面發展。現在我們學生種還有一些人沒有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把大好的時光花費在大電腦遊戲上,把學習當作苦差事,由此而荒廢了學業。我們現在正處在學習的好時光,我們各門功課是學習的基礎,如果我們不努力打好基礎,那將來怎么辦呢?我們不但要學好各門功課,還要多學習課外知識,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同時我們要努力使自己全面發展。新時代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做有道德、有遠大理想和抱負的國小生。

其次,我們應該敢於創新,時代需要的不是滿腦子"之乎者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的書呆子,也不是機械照搬,依葫蘆畫瓢的頭腦簡單的人,而是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江爺爺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沒有創新,就沒有今天的科學技術,人類就不會進步。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伽利略當年如果不去探索有關自由落體的規律,那么現在的人們豈不是還被束縛在亞里士多德的那個錯誤觀點裡么?假如聯繫到現代航天技術,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論斷,今天的人造衛星、宇宙飛船、太空梭還能上得了天而又安全降落嗎?沒有打破常規的思維,不敢去探索新的領域,那是不可能有新成果誕生的。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國小生,應該具有創新的精神,在學習上多思敢疑,善於發現,大膽假設,勇於開拓。我們必須努力張揚自己個性中的創造元素,積極去尋找突破口,通過自身的努力,發揮自身優勢,從而創造出佳績。

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告訴我們,假如我們不能通過努力去拼搏,去開創出自己的天地,那么,我們只能被社會所淘汰,成為社會中的匆匆過客。我們既要有較寬的知識面,又要敢於出頭、冒尖,有一定的創新能力。這就是時代對我們國小生的要求!

做一個有修養的勝利人

各位老師、同學,早上好!

今天我要說的主題是:做一個有修養的勝利人。

修養,是文化、智慧、善良和知識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美德,是崇高人生的一種內在的力量。講究情操修養,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好傳統。我國古代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說法。 要想成為有修養的人,必須具備三個品質:淵博的知識、思考的習慣和高尚的情操。知識不多就是愚昧,不習慣于思考就是粗魯或蠢笨,沒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同學們,我們正處在人生最美好最燦爛的少年時代,這也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險灘,在我們人生的花季里你思考過修養這個問題嗎?你是願意做淺薄無知、卑俗可憎、粗魯蠢笨的人呢,還是做一個知識淵博、舉止文雅、謙和熱情的人呢?相信所有的同學選擇的都是後者,這就是有修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