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小生營養日的國旗下講話稿(2篇)

老師、同學們:

昨天5月20日我們國家一年一度的中國小生營養日。說起營養呀,同學們可不重視了,下面老師跟大家談談這個問題。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小學生中挑食、厭食、偏食者日益增多,很多學生都養成了喜吃零食、不愛吃主食的習慣,導致學生中營養不良者日益增多。再加上學習、精神的壓力很大,這就容易患上貧血等疾病。同時部分學生和家長缺乏合理營養知識,學生片面地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加上運動量不足,我國青少年肥胖症發生率逐年升高,有的地方高達15,3%。中學時代是長知識、長身體、增強體質的最重要、最有利的時期。良好的營養、適當的鍛鍊和合理的作息是影響其身心發育的三個重要因素。為了青少年茁壯成長,應大力普及學生營養知識,為學生提供合理的飲食結構。學校應根據不同食物所含的營養素和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營養標準,合理調配膳食,做到葷素、粗細搭配,平衡健康。

青少年日常飲食應多樣化,以提供充足、全面、均衡的營養,保證身體發育所需。青春期飲食應注意:

1養成吃早餐的良好習慣特別要注意的是要吃好早餐。上午緊張的學習和活動,要求早餐必須含有充足的熱量。有些學生早晨匆匆忙忙湊合著吃一點就趕去上學,上了兩節課,肚子就空了。等到第三、四節課就出現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影響正常的學習。因此,早餐要特別予以重視,應占一天總熱量的1/3,可增加一些營養豐富的雞蛋、牛奶、花生、大豆等,有條件的還可供給一次課間加餐,以保證學生們能精力充沛地學習。青少年時期是智力投資和體質投資的黃金時代,只有不誤“天時”,才能生長發育完好、體質健壯、思維敏捷、健康成長。 

2飲食多樣化:合理營養對青少年健康成長及學習有著很重要的意義。按營養學要求,青少年一日的膳食應該有主食、副食,有葷、有素,儘量做到多樣化。合理的主食,是除米飯之外,還應吃麵粉製品,如麵條、饅頭、包子、餃子、餛飩等。根據營養學家建議,在主食中可摻食玉米、小米、蕎麥、高粱米、甘薯等雜糧。早餐除吃麵粉類點心外,還要堅持飲牛奶或豆漿。

3參加體力活動,加強體育鍛鍊

適量運動和合理營養結合可促進青少年生長發育、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人的耐久力、減少身體脂肪和改進心理狀態等。這種經濟、實用、有效、非藥物又無副作用的措施,對於提高青少年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起著重要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健康成長起來!

老師、同學們:

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係著每個家庭的幸福及祖國的未來。所以我們要講究科學膳食,合理汲取營養,健康成長!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自1990年起,中國學生營養促進會在每年的5月20日均組織開展學生營養宣傳活動。16年來,這項宣傳活動得到廣大師生、家長的歡迎和許多營養學專家的積極參與、支持,在有些地方已經形成了固定的“ 學生營養日”。為了使學生營養宣傳工作更加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促進學生營養宣傳工作的制度化,經研究決定,每年的5月20日為“中國學生營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