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寒假促銷員社會實踐報告

大一寒假社會實踐報告

——實踐中成長

成為一名大學生後,我意識到大學生有別於中學生就在於他更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尤其在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實踐活動一直被視為高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世紀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它有助於當代大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同時實踐也是大學生學習知識,鍛鍊才幹的有效途徑,更是大學生服務社區,回報社會的一種良好形式。

所以在放假前,我已經找到了一個寒假打工的好機會,在超市做促銷員,而這份工作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在上個暑假,我嘗試過這份工作。當時的我完全沒有經驗可談,在很多方面有不懂和不足,也總結出了很多我社交方面的缺陷,所以這個假期,我希望自己能在實踐中是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好的鍛鍊和提升。

這次我選擇了自己曾經做過的康師傅天津頂園食品有限公司,做一名促銷員。該公司有著嚴謹有序的工作制度,再上崗前,我們所有促銷員都接受了崗位培訓,了解了公司制度,如工資制度、工作原則、獎懲制度、上下班請假制度,每一條都明確合理。接著公司負責人又向我們介紹了產品,包括各類產品的特點和促銷時較為實際的促銷技巧,並要求我們熟練記憶產品價格和特點。我也在公司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的影響下,認真完成工作要求。

經過了一天的簡單培訓,我正式簽訂了工作協定書,承諾認真負

責自己的工作。接下來通過促銷員會議,我領到了自己的任務,及負責的品項、工作形象服。經過簡單的休整,我做好了上崗的準備,1月26日,我開始了15天的促銷員工作。掛著實習生的牌子站在櫃檯旁,一臉幼稚、迷茫地站在那,不斷地提醒自己要大膽地接近顧客,拉攏顧客,可好長一段時間站在那一聲不吭的。一個大姐在顧客少的時候教我如何推銷產品。我也慢慢地放開膽去嘗試,其實這種交流比想像的容易多了。就好象上台前緊張兮兮,但在台上只顧著自己的表演而忘了緊張。害怕就是這樣被克服的。關鍵在於大膽地邁出第一步。在超市做促銷員不能坐著,也不能在超市隨便逛來盪去,得時刻注意服務顧客。雖然每天只有上午或下午班,但一段時間下來,還是腰酸腳痛。或許也正如孟子所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脛骨,餓其體夫,空乏其身。"

年節期間超市裡的顧客漸漸增多,同時促銷工作日益升溫,我的工作也漸漸緊張起來。每天我和我的搭檔要認真記錄每天的缺貨情況,贈品和試吃的數量,並每天提報銷量,定期與公司匯報店內情況,並與超市溝通,在收貨平台接收貨物,也是我很清楚的了解到了超市的很多辦事程式,辦事制度。公司每天也會有巡店的人來店裡了解情況。從早九點到晚八點,我倆輪休倒班,一天工作八個半小時,雖然很累,但是看著自己的工作使得產品銷售的很好,自己很欣慰。十五天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終於是結束了,在年節工作評比中我們小組獲得了銷量第一的成績,比去年同期銷售增長了20%,這個成績給了我

莫大的鼓勵,同時公司給予我們榮譽證書,及一定獎金,我的寒假實踐工作也圓滿結束了,同時我收穫了好多好多!

在學校,每天有作息時間表約束你。課程表會告訴你,今天該乾什麼,明天又有什麼事情要做。而在這裡,你可以無所事事地像木瓜呆在那兒,然後老闆不滿意你的表現扣你工資或者將你開除。積極的就是主動接近顧客,拉近與顧客的距離,然後耐心的推銷產品。這也實在鍛鍊了我們的膽量、語言交流能力和心理洞察能力。我們膽大了才能冷靜,冷靜了才能很好地通過顧客的言語與表情察覺顧客的想法,然後再作出適當的回應,不至於慌張得不知所措。我們必須主動努力才可能繼續幹下去。在學校,每一個學生都在為取得更高的成績而努力,雖然這也存在的競爭,可校園裡總少不了那份純真,那份真誠,一般不會招來嫉恨與報復。可是在社會中,優勝劣汰,你的成功就是別人的失敗,工作直接影響了他人的經濟利益。在社會中接觸各種各樣的顧客、同事、上司等等,關係複雜,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有經驗去處理。儘管存在競爭,我們還得不斷學習別人優秀的地方,這需要我們有經驗去調整自己的心態。而這些經驗需要日積夜累,而不是在畢業後讀本速成書便可成的。這些事情很多同學沉浸於學習與消遣還未來得及思考,便忽略了社會實踐的重要性。有個事實眾所周知,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在校理論學習有一定的差距。在這次實踐中,這一點我感受很深。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很多很多,幾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實際工作中,很可能是書本上的知識一點都用不上。或許

工作中運用到的只是很簡單的問題,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項任務。有時候我會想,實際操作這么簡單,但為什麼我們要學習那么深奧的知識呢?現在的教育真的存在很大的弊端,嚴重的脫離了社會實際套用嗎?其實不然,在學習這些吃力的知識的同時,我們的學習能力提高了,理解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也增強了。更在許多書本中教我們如何去做好自己,教我們樹立自己遠大的理想,這將更好的為我們社會實踐打基礎。作為大學生,我們的年齡也不小了,離走向社會工作也不遠了,我們應該懂得與社會上各方面的人交往,處理社會上發生的各方面的事情,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得重視社會實踐。畢竟畢業以後我們不能再帶著幼稚、茫然的眼神走進社會,就像我們當初走進大學一樣。我們要帶著實實在在的能力走進社會,為社會服務。 而現今一個事實卻被許多人誤讀了,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了。甚至某些人開始看不起大學生,認為讀大學沒什麼用了,一些沒讀書的人在社會上混得更好。現在的大學生已經不包分工了,也確實許多大學生找不到好工作。這正說明了現在社會對大學生素質、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了;當然也說明了某些大學生的確不過關。大學生不是全值錢,但社會上值錢的還是大學生。這就為什麼還是有許多人打工之後還想讀書,甚至有部分人也確實再次進入校園學習。我們在校園裡學習到的先進的科學知識能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也能為自己帶來更多的收益。而要成為值錢的大學生正要求了我們紮實掌握專業知識還有社會實踐能力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