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寒假社會實踐報告總結

大一的暑假我又有相當一部分時間是在書店度過, 從今年的寒假開始我由業餘看店逐漸 轉變為兼職售書,儘管不領報酬,這段經歷也應該算是一份社會實踐吧.大學階段往往會布 置很多無聊的拘於形式的類似作業, 能夠作為這種作業上交的都是無聊的拼湊甚至抄襲, 而 真正的社會實踐及工作實習則不需要以這種作業作為終結. 在書店售書其實並沒有遇到很多 波瀾不驚的故事,每天的體驗也只是平平淡淡,可是說,在書店打工的過程只是一種感覺, 很 難用具體的語言來表現出來.但是我在書店裡所想,所思,所感,所悟確都是真真切切的. 本次事件報告, 我就著重的寫一下我對當今社會讀書風氣的一點思考. 在此我只能談一些相 關感受,當然那只是一家規模和名氣很小的書店,不可代表全局。

1. 生活水平提高,教育投資加大

當今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對於獨生子女,父母自然捨得花錢,在教育投資上絕對是不敢 有著絲毫的怠慢, "唯有讀書高" 對於考試成績以及文化學習文憑學歷的敬畏思想在每一個 , 中國人的骨子裡根深蒂固, 於是只要老師推薦了, 再加上不僅僅是孩子們更是家長們之間的 相互攀比思想, 幾乎每一個孩子都在瞬間配備了大量的教輔資料, 儘管那多數都成為最終的 擺設. 我也不明白那么低年級的孩子能否做得了那么多的練習題. 題海戰術只是相對於高中 生尤其是聯考生而言的, 現在卻要開始在國小低年級的學生們之間普及, 或許是當今國小生 考試內容實在豐富, 從而要求他們廣泛涉獵各類教輔資料吧. 其實小孩子沒有必要在學習上 投入那么多,即使要投入也應該適當選擇一些其它形式的投入,比如說對於特長的投入.我 們小的時候從來沒有買過任何一本教輔書, 我的第一本教輔書應該是在中考那年開始的. 我 認為即使是那些孩子買了書, 能夠真正認真去研究充分利用其價值然後有所收穫的又有幾人 呢?多數的恐怕成為擺設了吧. 小孩子對於所謂的題型了解多少呢, 他們有那種概念嗎?其 間更多的應該是跟風和攀比, 唯恐落後於他人吧. 其實國小考試對於熟練程度的要求真得不 高,況且國小時候的學習成績跟高中相比實在沒有多大關聯.

2. 教輔行業暴利,教育帶動相關產業

當今時代書的定價越來越高, 甚至很多高得離譜, 當然據說其中很多大學教材類定價還 不足夠高, 這個暫且不論. 與之相關的是教輔類, 教輔類書籍利潤高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現狀, 教育本身已經走向產業化, 而教育更加帶動了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 這個帶動涵蓋社會的 經濟甚至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不僅是房地產業餐飲業,近幾年來在教輔市場上更是凸顯,教 輔書標價虛高,即使是打過折,利潤仍是驚人的,一本小小的書冊,印刷粗糙,錯誤百出, 而且根本不是正規單位出版,或許成本價只有不到一塊錢,後面的標價卻要 20 元,出廠價 一折,然後層層批發,到了書店零售商那裡頂多打到三折,然後七折或者八折出售,其利潤 可見一斑,不僅僅是利潤高,銷量更是大,在聯考地位如此崇高的現代社會,對於中學生來 說, 恐怕沒有什麼商品能夠比得上學習類的書籍更加暢銷吧, 君不見各色的考前押寶真題令 無數學子趨之若鶩. 那次我偶然經過一家中等規模的以教輔書為主營對象的書店,一天之內三個不同的時 段,竟然發現書店裡竟然一直保持著人流不斷,兩個收銀台明顯應對不及,結賬的隊伍排得 老長, 而且那些前來買書的包括學生和家長往往是人手一摞而不是單純的人手一本. 難怪高 中的時候, 那些食品店雜貨店的老闆們總是感慨他們賺錢再多也比不上那些開書店的, 難怪在競爭同行眾多的前提下, 那對夫婦還是要花一萬元租下那么小的空間開書店. 高中教育高 考制度要養活多大一個群體, 那些教輔書中又有多大的含金量呢?又有多少不是相互抄襲東 拼西湊的呢?同樣的內容卻有著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出版社, 又有誰能夠證明那是不是真得屬 於那家出版社的作品呢?書店跟學校老師勾結, 強制學生們購買所謂的某某教輔書, 然後書 店和學校雙方獲利, 受到損失的只有無辜的學生們. 對於老師的這種行為, 學生敢怒不敢言, 只好任由宰割,事先說得很好,要如何如何利用這本書,一旦交上錢將書拿到手,卻發現完 全被老師們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