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東華理工大學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

東華理工大學南昌校區關於組織開展XX年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

各系團總支: 

寒假將至,為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發揮社會實踐活動引導人、教育人、塑造人、激勵人的作用,緊密結合xx對全國青年學生髮出的“要把深入實踐作為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的講話精神,引導青年學生同人民民眾緊密結合,在服務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實現全面發展。結合我院實際,南昌校區團委決定,在XX年寒假期間鼓勵廣大學生(07、08、09級)在寒假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具體安排如下:

一、活動主題

以“感受發展 服務社會 

共建和諧”為主題,以“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為目標,引導青年學生同社會緊密結合,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參與共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勤於學習,勇於實踐,磨練意志,增長才幹,努力實現全面發展。

二、實踐內容

1、社會調查。廣大青年學生返鄉進行社會實踐和社會觀察,既要看到改革開放以來家鄉發生的巨大變化,也要深入了解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客觀認識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影響,善於用歷史的、發展的、比較的眼光看待和分析問題;既要清醒地看到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與挑戰,也要充分地認識到其中蘊含的重大機遇和有利條件,深入了解當前國家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出台的相關政策,進一步堅定應對挑戰、戰勝困難的信心。結合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深入社區、企業、鄉鎮開展全面細緻的調查研究,了解並分析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下,當代大學生應如何正確看待自身,開拓進取,以積極的態度迎接社會的歷練。

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整理髮布

2、志願服務活動。通過當地政府或共青團組織為所在村鎮、社區提供各種志願服務活動,深入到敬老院、福利院、孤兒院等地方,廣泛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在基層中鍛鍊自我,回饋社會。大力弘揚無私奉獻和關愛互助的精神,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貢獻。 

3、就業實踐。面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強大就業壓力,廣大同學應儘早投入就業實踐階段,以增強自身的就業競爭力。根據各專業特點開展就業實踐活動,深入基層或者企事業單位了解專業的前沿動態,了解社會對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了解所學專業的就業前景、發展趨勢等,為將來的就業打下堅實基礎。主動參加專業技能實踐,通過專業考察和實踐來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廣大學生開展畢業生就業調研活動,並結合調研情況、自身實際和專業進行職業生涯設計,通過就業實踐活動,增加大學生職業體驗,提高就業創業能力。

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整理髮布

4、中國傳統文化、民俗民風調研活動。結合我國優良文化傳統教育,主動進行各地、各民族的民風習慣、節日風俗等調研,形成調研報告,接受文化薰陶、弘揚傳統美德,傳承優秀文化。

5、體會親情實踐活動。以“感恩伴我成長,孝心回饋父母”為主題的體會親情實踐活動,合理安排寒假生活,為父母及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開展家庭親情教育、禮儀教育活動,為父母減一分辛勞,送一分親情,做有責任的家庭成員。

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整理髮布

三、實踐原則 

1、“安全第一”原則:在確保全全的前提下開展寒假社會實踐活動,重視加強安全意識教育,提高安全防範意識,落實各項安全措施,保障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

2、實踐地就近就便原則:提倡實踐活動就近就便開展,服務本鄉本土。 

3、服務就業,服務科研的原則:將實踐活動的著眼點和落腳點統一到提升同學們的就業競爭力和促進科研活動的開展上來,努力通過實踐活動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了解就業形勢和社會就業需求,通過社會實踐為科研活動的開展做好相關調研工作。

四、活動形式及成果形式

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整理髮布

1、實踐活動主要以個人的形式進行(另建議居住集中的同學以小組的形式開展活動,分散的同學也應因地制宜地進行活動)實踐活動也可以與勤工儉學相結合等等。以個人或小分隊活動為主要形式,按照就近、就地、就便之原則,號召廣大學生回到學校、家鄉開展社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