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賣鞋子寒假社會實踐報告

實踐人:南昌大學軟體學院會計電算化0906班 某某

實踐時間:XX寒假

實踐活動:在集市里賣鞋子

實踐目的:積累社會經驗。

寒假一轉眼就過去了,在這短短的一個多月里我體會到很多,感受也很深。通過這個寒假的社會實踐使我從內心體會到勞動的快樂和光榮。

一,萌生想法

這是我上大學以來的第二個寒假,跟往年一樣覺得不應該“日出三竿而起,日落西山而息”地無所作為。在大學的第一個寒假我跟同學三人每人三百塊的本錢去做了對聯的生意,在年前的半個月的十個集日裡我們每人淨賺八百。基於上次生意的成功,這個寒假就更“不安分了”.所以學校還在考試的時候我就跟爸爸商量寒假的時候批發鞋子回家裡賣,就先找了一個男生作為合夥夥伴。鞋子是精仿李寧的,在學校時經朋友介紹跟一個剛出大學校門的小老闆賣過這鞋,款式都是新款,價格不算貴,最主要的是質量還好,在學校賣的還不錯,還有回頭客。特別是在南昌大學科技學院舉辦的商品交流會上,一個小時不到把帶去的十雙鞋賣的只剩三雙還是因為沒有碼子呢!所以我就想在學校都這么好賣,帶回家裡只要嘴皮勤快點賣給那些打工回來的年輕人是應該不成問題的。這個時候我爸看我有這想法也有伴,本錢也就是每人兩三千塊錢就也沒多說什麼就答應了。

二 ,進貨

這么爽快就得到爸爸的支持,我當然刻不容緩的就聯繫好了以前的那個小老闆叫他幫忙進鞋子,然後就是選鞋子款式,碼數,談價格!

剛開始那老闆就是把庫存有的鞋子的圖片跟有的碼數,價格發郵件給我,讓我挑。我挑了一些我自己覺得好看的發給他看。他看後給我說了一些他的建議,他說我選的款式太多六十雙鞋子就有四十多個款,很多款都只有一雙,他說這樣顧客在買鞋的時候看到了自己喜歡的款式可卻沒有他能穿的碼子,那他總會覺得還是那雙沒有碼子的款式好看,而沒有心情去挑選其他的款式了!我仔細想想有道理就刪掉了些庫存碼數不全的款式。他還建議我那有三個款全白色的去掉一些,因為白色很容易髒,而現在的年輕人大多都懶得洗鞋子(然而因為我個人很喜歡那三款鞋子就沒變動它),另外他說籃球鞋少拿些(當時我選了十雙)籃球鞋進價高,賣不了高價錢,因為我覺得如果他看了喜歡貴一點他也會買,也就沒有少拿了。她還給我推薦了一款咖啡色的鞋子,說現在成熟的男性會很喜歡,我拿了四雙。碼數女款35到38,共24雙(在學校賣時36碼賣的偏多,所以我選的碼數里36碼的占多數),男款39-43共36雙。

三, 再次說服爸爸,得到經濟支持!

款式,碼數都挑好了,價錢也談妥了,這會我那同學突然說他和我合作不了了!

這會我爸爸就不同意了說我一個女孩子家家的那么幾大箱子的鞋子,逢3,6,9趕沙心圩(距離我家5里路程沒公交得走路大概要45分鐘),逢2,5,8,趕萬田集的(距離我家15里早上七點有一趟公交),他怕我一個人太辛苦了中途會受不了打退堂鼓,說什麼都不同意我一個人去做這個生意了。

我準備了那么久,那么信心滿滿的時候怎么可能說不做就不做了。我不甘心,我不停的勸說,可他的態度依然那么的堅決,不行。在這中間的幾天裡我滿懷精心準備大戰特戰的希望就這樣被破滅了,好幾次看到爸爸那么堅決的態度我差點放棄了,還好我的一個親愛的朋友一直在我身邊鼓勵支持我叫我:如果是自己想做的,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要放棄。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遊說我感覺到爸爸的態度緩和了些,我就乘機跟他說了我的想法,我已經做好了萬分的準備,好的壞的都想到了。第一種情況是賣的很好,每雙鞋子賺五十,那六十雙就可以賺三千了;第二種情況是賣的不怎么好,那我到年底降低點價格按每雙一百元賣,那我也能賺個千把塊啊;第三種情況是低價都銷售不出去,我有個同學的朋友在市里開了鞋店說可以幫我代銷。這個時候我父親還是不怎么同意,他覺得在我們家那裡這樣品牌的東西賣不通,要種田的伯伯拿出他們辛苦賺來的錢去買你一雙百多塊鞋子,那是簡直是要他們的命。更覺得我的準備都是想當然,根本沒有實際的了解調查。這時我已經無所謂理智只是鐵了心的要去做這次生意了,於是跟他保證我絕對會堅持到最後,還放下狠話說年前一定會把本錢還給他,如果還不了那么下學期的生活費我自理。我爸爸看我態度那么誠懇也就勉強答應給我五千塊本錢去弄六十雙鞋子和一些襪子。鞋子在我還在學校的時候就託運到家,只等我一回去就著手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