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乘務員社會實踐報告

篇一

說到春運,心裡有千言萬語要說,然而提起筆來,一言一語又不知到該從何說起,說到何處,又該以怎么樣的方式來表達。就這樣萬般滋味在心頭翻滾,一詞一句卻在筆尖停滯!的確,春運就是這樣,感受在每一個故事中積累,留下的感動,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真正的解。 今年是我第一次參加學校組織的春運社會實踐了,因為是第一次,所以學院也特別重視,對我們先後進行了幾次培訓。以前我對乘務員的認識僅僅局限於這個的名字而已,對乘務工作的認識也只局限於表面,除此之外,便一無所知了。通過幾次的乘務員培訓,我對乘務理論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也為這次的實踐打下了理論方面的基礎,但是並不意味著光靠理論就可以乾好乘務工作的,理論也是必須經過實踐來檢驗和鞏固的,更重要的是還要學習如何與旅客交流溝通。

xx年1月21日,那是我第一次出車,是由汕頭開往廣州東方向的t8361次列車。第一天上車開始跟車,所有的一切對於我來說,既充滿了新鮮感,也覺得很緊張。雖然學了很多理論知識,可是畢竟沒有實操過。我被分在4號車廂,是硬臥車,這對我們的要求比較高,特別是衛生方面,包括廁所衛生,開始有點鬱悶,後來才知道和硬座車的人比起來,我算是比較幸運了。

第一次面對那么多人,而且是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就覺得有種壓力,還好和我同一個車廂的是個師傅,他人很好,很隨和,這多少減輕了我的壓力,後來才知道,她原來是我老鄉呢。剛開始的時候,一些基本安全常識還不怎么清楚,乘務工作做得不夠標準,比如邊門忘記互檢了,人一多亂了手腳,到站前忘記鎖廁所等,師傅就總是提醒我,幸好沒有出現什麼大問題,否則後果不甚構想。不懂就要學,在這段時間裡我認真學習了關於乘務員作業的工作標準,再加上日常工作積累和師傅對我的悉心教導。後來我對乘務工作越來越得心應手了,同時也意識到了乘務工作的重要性。我們的乘務工作,不僅僅是檢票和整理衛生,更重要的是在旅途中為旅客提供舒適而又安全的服務,讓旅客能有一個稱心、舒心的旅途。

記得有一次,我那個車廂的門打不開,雖然有電,但是沒氣,只能是手動,第一我不怎么熟悉手動鎖的操作,第二我不夠力氣拉門,把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正急著,幸好師傅過來了,然後耐心的教我,後來我再也不怕遇到這樣的問題了。每次最讓我頭痛的是換票,一個車廂那么多人,要一個一個的換,這本來就很繁瑣,只要有耐心就可以做好了。但是頭痛的是有很多旅客都不配合,一些旅客就會問問為什麼之類的,在聽完我們的解釋以後都表示理解並配合我們的工作。可是就有那么些旅客不講道理的,無論你怎么和他解釋,他就是不配合,很無理取鬧的那種,脾氣還不錯的我都有幾次差點臨近發火的邊緣,最後我還是忍住了,因為那句話“旅客是我們的上帝”,我想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個人的素質和教養吧!這項工作真的很考驗人,它讓我的忍耐力又上了一個台階。

在工作的時候總是在想什麼時候可以結束這種生活,當1月22日下午15:15到達終點站汕頭火車站的時候,那個激動的心情呀,比得上中了大獎呢。結束了一天,想想以前的工作,其實是有很多美好的回憶的。是的,每次都是這樣子,經歷了辛酸之後,再回憶起來一切的東西都是甜美的。

當我清掃垃圾時,一些旅客主動站起來幫我打掃垃圾;當靠門邊吸菸的乘客看我拿著大包小包的要扔的垃圾經過時,主動幫我提垃圾下去站台;當我工作得很辛苦時,聽到旅客對我工作的肯定……我的心裡是暖暖的。長這么大了,第一次不能和家人一起過年,多少都有點失落感,但車隊給我們安排了年夜飯,有那么多的同學、老師陪我一起度過,讓我覺得很溫馨。除夕夜,······

雖然參加列車零時乘務員讓我失去了一個愉快的寒假,但是我卻在工作中得到了很多,讓我受益匪淺,這也許是我一輩子只有一次的體驗!

篇二

目的:體驗生活

形式:深入春運期間的乘務員工作,接觸了解社會

時間: 20xx年2月2日—20xx年2月22日

地點:廣州-邵陽 廣州—宜昌 兩列列車上

組織者:華南農業大學勤工助學中心

參與者:廣泰臨時第五組

報告人:陳海燕

報告內容:

2月2日凌晨五點多,天空還沉浸在一片墨色之中,這個城市的大部分人都睡下了,廣州火車站站台上卻熱鬧如常,隨著站台的鈴聲響起,準備上車的人群,預示著廣泰臨五組31名組員這個寒假的乘務員工作拉開帷幕。

本著看雪的初衷,體驗生活的名義,乘務員工作如期如願開始了。從一開始到最後結束,身上一直有種沉甸甸的壓力,總覺得回家是件很神聖的任務,而把回家的人送回家,這個任務更富有使命感。對待每一位的乘客,我始終小心翼翼的照看著,儘量微笑,儘管我其實不太喜歡微笑,也開始嘗試著笑起來。就在這一次次的微笑中,免不了還是出現了些許的火光擦亮。開始我總會想,我是來做志願者的,我可以微笑,可以儘量為您服務,可我不必要忍受您的無理取鬧,所以,按捺不住該有的理智,不免音量提高了些許據理力爭,所以,有了那兩次算是“我不對”的爭吵,無論如何,乘客是上帝,這是服務行業的信條。

第一次是一名乘客放著自己的座位不坐爬上硬臥的二層睡覺,我本抱著商量的念想和他交涉是否能把座位讓給過道上站著的乘客,在我心裡,既然站票和有座位的票一樣價錢,就不該有地位上的重要和稍弱之分,所以,我一視同仁,儘量使雙方利益權衡。既然這名乘客有了更加舒適的臥鋪可以享受,把座位讓給他們,別讓資源浪費了,何樂而不為呢,對他至少在我看來沒啥損失,然而,就是在者損失上出現了分歧,他覺得我霸占了他該有的權利,他要保留著他的位置。於是,我好聲好氣讓他下來自己坐,過道上那位乘客上去睡,他又覺得自己吃虧了。所以,他開罵了。坦白說,我還真的沉不住氣了,我就高聲“要挾”他二選一,否則叫乘警。

最後的結果是,他被迫妥協,過道上的乘客連聲道謝後坐下來。整個過程,沒人出來為我說過一句話,包括過道上的那名乘客。

這次過後,我想了很多,也逐漸開始調整自己的心態,但始終堅信這在原則上是正確的,本來也覺得,或許方法錯了,可是面對這樣的情況,似乎我又沒有選擇,為人處事,畢竟還是人生一大課題。問心無愧最重要。

另一次爭吵又是一起原則與變通妥協的事件。最後一趟車一個心血來潮,不想坐視不管,堅持不讓乘客按照票據上面的車廂號上車。結果,我又“錯”了。又是個原則性問題,可是有人總覺得我不會變通。所以,不太愉快的成功不讓那位2號車廂的女士上我們16號車廂,後果是,挫敗感困擾了接下來的整趟車。

這次的實踐最讓我收益的,我最想好好留念的,依舊還是那個永恆的主題,為人處事。

車廂確實是濃縮的社會,或許我遇上的算是典型,不能當做廣泛,但至少,這人生百態,所謂的無所謂的,看得慣的看不慣的,琢磨過後,不同的做法形成了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