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山市第二十一中學五十周年校慶大會上的賀詞

尊敬的白山市人大田慧臣副主任、市政府孫煥華副市長、市政協王學志副主席:

尊敬的二十一中校長丁秀琴女士: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值此群賢畢至、嘉賓如雲、精英薈萃共賀白山市第二十一中學五十周年華誕之際,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曾經在二十一中工作過的老同志,向尊敬的全校教職員工、向親愛的同學們和歷屆畢業生校友們致以熱烈而誠摯地祝賀!同時也以個人名義,向曾經奮戰在二十一中教育工作第一線——我的師長和同仁們致以真誠而友好地問候和祝福!對丁秀琴校長親自邀請我參加校慶盛典並給予我致詞的禮遇表達由衷地謝意!

二十一中學是白山市乃至我省基礎教育戰線上的一所教育文化底蘊厚重的中學大校。半個世紀來,學校親歷並見證了新中國社會主義學校教育發生、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教育的全過程。建校以來,她孜孜以求辦學真諦,不懈地探索育人規律,以包容的大氣和開放的胸襟,革陳規與時俱進,揚國學薪火相傳,成為魅力四射、聲名遠播並深受廣大民眾歡迎的全市乃至全省名校。幾十年的實踐證明:二十一中堪稱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面旗幟,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排頭兵和教育科研工作的楷模。

憶往昔,名校培育兩萬多名莘莘學子,如今已桃李滿園、群星薈萃;半個世紀回眸,教育實踐也砥礪教育名家,人才迭出、爭香鬥豔。曾記否?德高望重的馬德林、指揮若定的高德政等老一輩師長身體力行、從嚴治校彰顯教育家風範;淡定從容的陳淑蘭、德藝雙馨的畢士英、銳意進取的高潔等中年教育行家勇於探索、大膽實踐、屢建奇功;以治校嚴謹著稱的朱穆成和以果敢創新聞名的王繼臣等卓越校長為代表歷屆領導班子,慘澹經營、書寫輝煌;再到於開義、楊澗榮、丁秀琴等青年教學骨幹、教育精英繼往開來、開拓進取,實現從傳統教育到改革創新的歷史轉變。他們自強不息、耕耘不輟、代代傳承、熠熠生輝,幾代教育名家及其豐功偉績將永遠鐫刻在白山市第二十一中學發展史冊上。

沐浴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拂煦春風,在恢復高考制度,推翻兩個“基本估計”大背景下——這樣一個不可多得的歷史拐點,我來到二十一中學,從1979年3月初到1984年3月底,整整工作五年。當時學校確定的指導思想是以“教學為中心”。並斷然決定:上午,授課、聽課、評課、備課,開展教研活動,一般情況下關閉學校大門不對外;下午,才可以開展各種活動,包括領導班子會議。可以說,此時的二十一中有一種濃烈的氛圍,仿佛就是一個電磁學上講的“場”,在無形地吸引著黨政工青,包括後勤、工廠在內的全校教職員工心繫教學、關注教改。五年中,我共聽課1500節,特別是聽過數十節陳淑蘭老師托著病體的課,依稀是深深烙在我腦海中的印記,今天仍十分清晰,在她舉手投足之間讓我感到教育大家的風範,她的一招一式蘊含著一種內在的修煉、紮實的功底而產生的自信和灑脫,令人難忘。也不能忘記的,馬德林老校長顫抖的手攥著一沓手寫講稿,站在語文組作學術報告的動人情景,那時我第一次從教育學體系中聽到“感知”一詞,在我腦海中立刻架起一座從認識論到心理學的橋樑。更不能忘記的,與徐檄文求教學術論文寫作之方,與張德良切磋教學管理之道,與鄭敏探究學校育人之法。在教育改革實踐中,我們在一步一步地摸索教學教育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