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大、政協“中秋節”座談會上的講話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

金秋九月,丹桂飄香,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之際。今天,我們有幸請到了縣人大、縣政協的各位領導蒞臨璧城街道,就璧城的經濟社會發展進行座談,這充分表明了縣人大、縣政協對璧城工作的重視、關心和支持。在此,我首先代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向在座的各位領導同志們致以節日的祝福,恭祝大家節日愉快、闔家幸福、萬事如意。

璧城街道是今年元月由原璧城鎮、蒲元鎮、獅子鎮的9個村撤併建而成,街道幅員面積116.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4798畝,轄19個村240個合作社,9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13.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85萬人。街道機關設有綜合科、社保科、經發科、農村工作科、計生辦、招商辦、財政所、村建站、文體站、城管站等10個科、辦、站(所),機關現有幹部職工238人。街道黨工委下轄黨總支1個,黨支部86個(含6個社區黨委),黨員總數3482名。

撤併建半年多來,我們在縣委、縣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團結和帶領全街道13萬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全面貫徹“xxxx”重要思想,牢牢把握髮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富民強街為已任,取得了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下面,我就璧城街道撤併建半年多來的工作情況向各位領導作個簡要的匯報。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努力支持和推進人大、政協工作

1、人大工作。一是成立機構。街道黨工委在抓班子建設和制度建設中十分重視人大工作。組建了人大辦公室,專門在機關抽調了5名文化較高,作風過硬,素質較好的同志為成員,並將人大工作納入了黨工委的議事日程,加強了對人大工作的指導;二是進一步完善人大工作的各項制度,建立了《代表聯繫選民制度》、《來信來訪接待制度》和《人大工委會議制度》,並制定了~年人大工委的工作計畫;三是認真組織代表履行職責。今年以來,人大工委組織代表們先後聽取了辦事處今年工作計畫的匯報,禽流感的防治情況的匯報,專題聽取征地拆遷補償情況和土地整治儲備情況,審議了~年辦事處半年工作的執行情況和財政收支情況;積極參與了縣人大開展的對公安法制建設工作的評議和縣民政局工作評議,評議了王安社局長的履職情況,參與了轄區各學校教育工作的評議工作;還積極組織全體代表認真學習《憲法修正案》,組織代表到廣安鄧小平同志故居、潼南楊尚昆、楊闇公故居學習考察,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四是加大了宣傳力度,充分利用板報、橫幅等民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營造出~氛圍,紀念人大制度建立五十周年;五是半年來人大辦公室共處理上訪信件六件次,接待來訪一件。人大工委組織人員深入調查了解,做到了來信來訪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2、政協工作。一是加強了領導,落實了經費。璧城政協小組由黨工委副書記兼任。並在經費上給小組活動提供保障,提高了對政協工作的補助待遇,並保證外出考察等方面經費落實,確保了政協工作的正確開展;二是積極貫徹落實縣委第二次政協工作會議精神。我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通過組織機關全體幹部職工、政協委員認真學習、領會會議的重要精神。並要求黨政領導要做好表率,把學習和貫徹該會議精神,與學習“xxxx”重要思想、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與學習新修改的《憲法》和《政協章程》結合起來,與貫徹落實縣委、縣府和街道各項工作部署、推進政協工作、服務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結合起來,通過學習進一步強化支持政協工作的意識,推進璧城街道政協工作再上新台階。此外,在日常工作中,黨工委、辦事處還經常對機關和所屬單位加強教育、動員和組織璧城轄區內各單位積極支持政協的各項工作中,並自覺接受人民政協的監督,從而保證了政協工作在璧城地區的較好開展;三是注重協調配合,積極支持縣政協履行職能,認真做好提案的辦理落實和提案撰寫工作。凡是涉及到我街道發展的好的建議和提案,我們都一一落實到責任領導和責任人員,並要求限時認真辦理,做到了提案辦理件件有落實,提議人件件都滿意。此外,璧城政協小組還超額完成了縣政協下達的撰寫提案和社情~建議的任務,上交了提案9件,已有4件被採用,採用率達45%;完成社情~建議10件,有5件被採用,採用率達50%;四是積極配合縣政協搞好調查和視察工作,凡是縣政協在璧城開展的調查、視察活動,我們都大力支持並積極參與,認真制定接待方案,並為政協調查、視察、提供優質的服務,從而保證了政協視察、調研活動的順利開展;五是加強學習引導,注重政協委員作用的發揮。街道注重了加強政協委員的學習和引導,為提高委員素質創造條件,在機關政治學習時我們都邀請政協委員參加,凡是小組組織的外出學習活動,我們給予大力支持。同時,還注重了引導政協委員充分發揮其模範帶頭作用。如政協委員何中倫任泰山村果協秘書長,他經常義務為虎峰村、高石村的種植戶嫁接優質梨,為果樹修枝整形,提高水果產量,增加了農民收入。同時還將自己掌握的科學技術毫無保留的傳授給當地的農戶,提高了農戶的種植技能,受到了民眾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