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副書記在薯業協會成立儀式上的講話

同志們:

經過十幾年的風風雨雨,紅薯產業的生產規模、技術、產品質量等都取得了長足發展。今天,薯業協會順勢而生,正式成立了。首先,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向薯業協會的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薯業協會的成立,標誌著我縣薯業發展開始走向成熟,形成集中優勢,也標誌著薯業產業化經營將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下面,我就薯業協會的發展提三點希望。

一、薯業協會的成立是應運而生,非常適時

農村專業協會是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一種有效組織形式,它是以農民為成員,圍繞一個產業或產品組織起來的,在技術、資金、採購、銷售、加工、儲運等環節開展互助合作的經濟技術組織,是農民自我服務、自我發展、自我保護的一種行之有效的組織形式。這是在家庭承包經營責任制基礎上的組織創新和制度創新,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可以說,我縣薯業協會的成立是薯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應運而生,具體講:

首先,薯業協會的成立是薯業做強做大的需要。從我縣薯業發展的歷程看,可以說是起步較早,發展不快,有規模,無組織,有市場,無品牌,產品檔次低,效益差。究其原因,關鍵是單家獨戶面對市場,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而農民過份依賴政府,比如打擊摻雜使假要找政府,規範質量標準、治理污染等,農村的一切難題都要找政府,這樣政府就成了市場的主體,這與市場經濟的要求是相悖的。長此下去,必然會步黑塑膠、膠合板等產業衰退的後塵。而解決這些問題,必須以市場的手段,通過協會的運作,引導和組織農民進入市場,讓農民成為市場主體,通過協會的有效管理,來規範加工、購銷、市場、技術等各環節的運作,也只有靠組織起來的農民,才能更好地實行品牌化、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形成集團形勢,以此提高產業的經營檔次。

其次,薯業協會的成立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需要。當前農村工作有“兩難”,一是結構調整難,二是農民增收難,農民收入增幅連年趨緩。“兩難”問題的本質是適應不了市場經濟,千萬家的紅薯種植戶要面對市場,每個加工戶直接與市場對接,難度很大,有的在購銷中被壓級壓價,有的因惡性競爭,影響整個群體的信譽,影響市場銷售等等,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民收入的增加。因此,增加農民收入客觀上需要有薯業協會這一載體和中介,通過完善協會內部運作機制,使廣大會員形成利益共同體,一方面,在市場流通中由協會發揮龍頭作用,較好地解決小生產與大產業、大市場的有機結合問題,實行統一產品質量、穩定的市場供應,降低交易成本和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入,另一方面,通過協會把農民組織起來,按技術規程統一安排生產,可減少市場風險,增加農民收入。

再次,薯業協會的成立是解決產業發展中難點問題的需要。當前,薯業發展中已經出現了種植戶不知道種哪個品種好,在購銷中加工戶被坑矇騙及其它惡性競爭等問題,隨著產業的做強做大,在將來國際農產品貿易糾紛中,很可能還要出現契約違約、品牌被假冒、被損害和傾銷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只靠單家獨戶是很難辦到的,只有通過協會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提供必需的良種、技術、儲運、加工、銷售以及市場信息等全方位的服務;只有通過協會,以協會的身份提出損害和反傾銷調查,解決市場糾紛中的一些難點問題;只有通過協會來辦農村基層組織難以統一起來的事,經濟部門難以包起來的事,農民單家獨戶難以做起來的事。因此,薯業協會的成立將成為薯業發展的助推器和產業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