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大建校25周年校慶儀式上的講話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老師們、同學們:

在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xx屆四中全會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小康建設進程的重要時期,我們迎來了xx電大建校25周年校慶,這是xx教育史上的又一件大事、喜事,必將對全市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加快人才培養步伐,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產生重要的作用。在此,我謹代表中共xx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向市電大25歲生日表示熱烈的祝賀!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我市電大教育工作的省電大的領導和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專程趕來前來參加慶典的省電大劉建邦書記、陳炳璋校長以及遠道而來兄弟學校的領導和同志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向奮戰在電大教育第一線的全體教職工和學員們、校友們和離退休老同志致以親切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看今朝杏林春意濃。創辦於1979年的xx電大走過了25年艱苦奮鬥、繁榮發展的辦學歷程,學校由小到大,取得了可喜成績。改革開放之初,我市高等層次教育是個空白,廣大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矛盾十分突出,電大教育作為貧困地區發展高等教育的一種多快好省的形式應運而生。建校初期,一無場地,二無資金,三無師資,電大一班人白手起家,艱苦創業,勤儉節約,嚴謹治學,真正使電大成為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搖籃。九十年代中期,電大抓住“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的大好機遇,創新辦學模式,拓寬辦學領域,擴大辦學規模,學校得到了較快發展。XX年,電大一班人,深入分析研究電大教育面臨的形勢,找準著力點,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在經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想方設法籌集資金600多萬元,修建綜合教學樓,完善網路系統,卓有成效地改善了辦學條件,電大步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經過25年的艱苦創業,電大形成了以分校為中心、縣區辦電大的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網路,辦學層次由建校初單一的大專教育發展到融本科、專科、中專、繼續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為一體的多層次、多形式辦學體系,辦學規模由最初的2個專業180多人發展到30多個專業5000多人,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教學質量逐步提高。25年來,電大始終堅持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的辦學思想,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最佳化專業結構,創新辦學模式,充分發揮優勢,為一大批學生和在職人員提高學歷層次,接受高、中等教育創造了學習機會,先後培養了10000多名專業人才。這些學員紮根基層,無私奉獻,大多數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業務骨幹,成為當地“留得住、用得上、幹得好”的適用人才,為全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回顧過去,成績顯著。展望未來,任重道遠。黨的xx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明確提出教育發展的目標是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化國民教育體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構建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市一次黨代會提出把xx建成甘肅東部經濟強市。實現這個目標,人才是關鍵,教育是基礎。電大是運用現代遠程教育技術,組織遠程教育教學的開放性大學,電大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學習型社會、創建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在我市高等教育相對比較薄弱、高層次人才比較緊缺的情況下,發展電大教育,為初、高中畢業生和城鄉新增勞動者、下崗失業人員、在職人員、農村勞動者及其他社會成員接受中、高等教育提供多形式、多層次的學習機會,對於加快人力資源開發步伐,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高素質勞動者,擴大就業,增加收入,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