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立倉儲保管契約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契約法》的有關規定,特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倉儲保管契約(以下簡稱契約)是存貨方和保管方為加速貨物流通、妥善保管貨物、提高經濟效

益而明確相互權利、義務關係的協定。

第三條 本細則適用於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依法從事倉儲保管業務的法人同委託儲存貨物的法人之

間簽訂的倉儲保管契約。

第二章 倉儲保管契約的訂立

第四條 訂立契約,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符合國家政策和計畫的要求;必須貫徹平等互利、協商一

致、等價有償的原則。

第五條 根據存貨方的委託儲存計畫和保管方的倉儲能量,雙方依法就契約的主要條款協商一致,由雙方

的法定代表或授權的經辦人簽字、單位蓋公章或契約專用章,契約即成立。如法定代表授權本單位經辦人員代

理簽訂契約,應事先出具本單位的委託證明。

法人之間代訂契約時,必須事先取得委託單位的委託證明,並根據授權範圍以委託單位的名義簽訂,才對

委託單位直接產生權利和義務。

第六條 契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協商同意的有關修改契約的文書、電報、圖表和購銷契約副本也

是契約的組成部分。當事人一方在接到修改契約的文書、電報後十五日內或契約規定期限內未提出異議,即視

為同意。

第七條 契約應具備以下主要條款:

1.貨物的品名或品類;

2.貨物的數量、質量、包裝;

3.貨物驗收的內容、標準、方法、時間;

4.貨物保管條件和保管要求;

5.貨物進出庫手續、時間、地點、運輸方式;

6.貨物損耗標準和損耗的處理;

7.計費項目、標準和結算方式、銀行、帳號、時間;

8.責任劃分和違約處理;

9.契約的有效期限;

10.變更和解除契約的期限。

第八條 與倉儲保管有關的貨物檢驗、包裝、保險、運輸等事項,必須在契約中明確規定或另訂契約。

第三章 貨物入庫

第九條 入庫計畫的執行:

保管方不能全部或部分按契約議定的品名(品類)、時間、數量接貨,應承擔違約責任;

存貨方不能全部或部分按契約議定的品名(品類)、時間、數量入庫(含超議定儲存量儲存),應承擔違

約責任。

第十條 貨物入庫交接:

由存貨方或運輸部門、供貨單位送貨到庫的,或由保管方負責到供貨單位、車站、港口等處提運的貨物,

必須按照本細則第十一條或國家有關規定當面交接清楚,分清責任,契約另有規定者除外;交接中發現問題,

供貨方在同一城鎮的,保管方可以拒收;外埠或本埠港、站、機場、郵局到貨,保管方應予接貨,妥善暫存,

並在有效驗收期內通知存貨方和供貨方處理;運輸等有關方面應提供證明。暫存期間所發生的一切損失和費用

由責任方負責。

第四章 貨物驗收

第十一條 保管方的正常驗收項目為:貨物的品名、規格、數量、外包裝狀況,以及無須開箱拆捆直觀可

見可辨的質量情況。

包裝內的貨物品名、規格、數量,以外包裝或貨物上的標記為準;外包裝或貨物上無標記的,以供貨方提

供的驗收資料為準。

散裝貨物按國家有關規定或契約規定驗收。

第十二條 保管方未按契約或本細則規定的項目、方法和期限驗收或驗收不準確,由此造成的實際經濟損

失,由保管方負責。契約議定按比例抽驗的貨物,保管方僅對抽驗的那一部分貨物的驗收準確性以及由此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