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契約(金融2)

前年度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計算書和利潤分配方案,向董事會提出,接受審查。第十章合資期限、解散及清算第三十五條合資公司的期限為:自合資公司的營業執照簽發之日起××年。如任何一方提議延長,並得到董事會通過之後,可以在合資期滿×年之前,向對外經濟貿易部提出申請。第三十六條合資公司如發生下列事態之一,經對外經濟貿易部的批准後,可宣布解散:1.合資公司合資期限屆滿。2.合資公司發生重大虧損,失去了繼續經營的能力。3.合資公司的任何一方違反本契約或合資公司章程的規定,致使合資公司無法繼續經營。4.由於戰爭或其他不可抗力原因,合資公司蒙受重大損失,難以維持經營。5.公司不能達到經營目的,同時又無發展可能。第三十七條1.合資公司在合資期滿或按照上條規定中途解散時,董事會要將清算的程式、原則以及清算委員會的人選等向企業主管部門提出,接受審查和對清算的監督。2.清算委員會的人選,一般從合資公司的董事中選出。董事不能作為清算委員會委員或不適合擔任委員時,合資公司可以聘請在中國註冊的會計師或律師作為委員。清算費用以及清算委員會委員的報酬,從合資公司的財產中優先支付。3.清算委員會的任務是:就合資公司的財產、債權、債務等進行全面調查,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目錄,提出財產作價及計算根據之後,決定清算方法。清算方法經董事會決議後,由清算委員會實施。清算期間內,清算委員會可以代表合資公司起訴或應訴。第三十八條1.合資公司在合資期限終了或解散時,以其總資產對債務負擔責任。2.資產進行轉讓或處理時,外匯資產要取得等價外匯以清算外匯債務。3.不能轉讓或處理的資產剩餘時,×方要以合適的平價額。將剩餘資產全部接收,清算債務。4.償還債務之後的剩餘資產,超過註冊資本的增值部分,按照中國稅法的規定納稅後,根據合資各方的出資比例進行分配。5.分配給乙方的剩餘財產中的外匯部分,按照中國稅法的規定納稅後,可以向國外匯出。第三十九條合資公司清算工作結束後,清算委員會要向董事會提出清算報告,得到董事會批准後,向對外經濟貿易部報告,同時,到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註銷登記和繳銷營業執照的手續,並對外公告。第四十條因合資期限期滿,解散或其它理由而本契約終止時,合資的任何一方,不能在自己投資的任何公司繼續使用本合資公司的名稱。第四十一條合資公司解散後,各種檔案資料、帳簿的正本由甲1方保存,其副本由甲1方以外的合資各方全體分別保存。第十一章違約責任和爭議的解決第四十二條1.任何一方未按本契約第九條的規定,如數按期繳付出資額時,則從第十五天起算,每逾期一個月,違約方應向守約方繳付相當其出資額%的罰金。逾期三個月,則除繳付累計應出資額×%的罰金外,其他合資方有權按本契約第三十六條3款規定,終止本契約,並要求違約方賠償損失。2.因合資的任何一方違反本契約,使本契約不能履行時,應由違約方承擔經濟責任。第四十三條1.對本契約或合資公司的章程進行解釋或履行時,如發生糾紛,其糾紛的當事者要以不使合資公司的利益受損為前提,進行友好協商,謀求問題的解決。2.協商不能解決時,可以提請仲裁。仲裁要在被告的所在國進行。被告者如是甲方,則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對外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被告者如是乙方,則由××國××××仲裁協會進行仲裁。仲裁機構的裁決是最終決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仲裁費用由敗訴方承擔。3.在解決糾紛期間,除去糾紛的事項以外,合資各方要繼續遵守履行本契約及合資公司的章程所規定的其它事項。4.仲裁時使用語言為英語。第四十四條本契約的效力,解釋、履行和爭議的解決,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管轄。第十二章契約的文字、生效及其他第四十五條本契約用中文和×文書寫成,兩種文本具有同等效力。第四十六條1.本契約在簽字後,報對外經濟貿易部審批,自批准之日起生效。2.契約條款的修正、變更、補充,由合資各方協商,以書面形式一致同意後,報對外經濟貿易部審批,經批准後與本契約具有同等效力。3.本契約未規定的事項,根據《合資企業法》及有關法律,由合資各方協商決定。第四十七條向合資各方傳送檔案的地址,以本契約第一條所記載的各方的法定地址為準。第四十八條本契約於××××年×月×日,由合資各方的授權代表,在中國××簽字。中方簽名:外方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