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會計務實習總結

(二)公私存款難分辨

實行儲蓄實名制以前,中國實行的是記名儲蓄制度,其記名既可以是真名,也可以是假名或代號、代碼等。這就為一些人的非法收入提供了“隱蔽所”,同時,記名儲蓄制度也為一些單位和個人利用職權截留國家收入、私設小金庫、公款私存大開方便之門,大量的“遊資”及利息,被一些人私分侵占,造成國家財產的大量流失。此外,一些高收入者採取“化整為零”、“移花接木”等手段逃避國家稅收的徵收。因此,記名儲蓄制帶來的“公款私存”等現象,一直是困擾金融監管的一大頑疾。但自1999年11月1日國家對個人存款開徵利息稅後,在公款私存現象大為減少的同時,卻出現了與此背道而馳的私款公存現象。

從理論上講,實行儲蓄實名制,將有助於消除“公款私存”或“私款公存”等不法現象,防止腐敗等犯罪行為的發生;同時,對於高收入者的逃稅行為也能進行有效的監督。然而,問題在於實行儲蓄實名制後,此類現象不僅沒有減少,相反卻有日益增多的趨勢,尤其是“私款公存”現象更是十分猖獗。據沿海某市金融網點反饋的情況表明,一些擁有相當多金融資產的存款大戶,將大額存款劃轉到自己公司的賬戶上;一些不具備這些條件的儲戶則採取借單位、或者親友開辦的公司賬戶存個人的錢。金融界人士分析後以為,之所以出現上述現象,一方面是儲戶為了稅利和套利,另一方面是避免一些所謂不必要的“麻煩”,“安全係數”較大。

其實,公款私存也好,私款公存也罷,究其根源還在於是通過這些不正當手段套取利息,規避稅收以及法律的監管。不容忽視的是,此類現象的存在,嚴重背離了國家開徵利息稅和施行儲蓄實名制的初衷,導致國家稅收和銀行利息的流失,也使實行個人儲蓄實名制在遏制腐敗方面的作用大大削弱了。

(三)有效證件難辨別

按照個人儲蓄實名制的要求,凡居住在國內的中國公民,在金融機構開立個人存款賬戶或在原賬戶上辦理第一筆存款時,提供的實名證件包括居民身份證、戶口簿、軍人身份證;台港澳同胞為往來內地通行證;外國人為護照等。而學生證、駕駛證等證件暫未列入“有效證件”。這就造成一些特殊的對象難以“實名”。譬如,在國內一些大中城市均有相當數量的未達到領取身份證年齡的學生,他們手中的生活費、零用錢就因此難以存入銀行,因為他們的戶口簿尚留在原籍,手中學生證之類的證件又算不上有效證件。此外,目前假文憑、假身份證等各種假冒證件不僅品種繁多,門類齊全,而且其制假技術簡直到以假亂真的地步。而問題的嚴重性在於,儲蓄網點一線的人員普遍沒有接受過證件真假的鑑定培訓,對儲戶提供的實名制規定的身份證、戶口簿、護照等各類有效證件,是難以通過肉眼來辨別真偽的。

儲蓄實名制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用真實姓名存取款;二是,全國範圍內銀行電腦聯網,可以匯總個人的所有存款。然而,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能夠實行的僅僅是第一層意義上的實名制,即存款採用實名。從現行的各家銀行的電腦網路來看,大多屬於自家銀行系統的內部網路。這種網路是局部的、區域的,而非公用性的網路。由此,造成了銀行與銀行之間,銀行與戶籍管理機關之間,銀行與稅收徵收機構之間互不聯網,各自為政。這一結構性缺陷使得銀行無法通過網路資源,按照實名制的要求對儲戶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及其在銀行存款的其他個人情況資料進行核實。

三、儲蓄實名制利弊分析

(一)應當重視的幾個問題

首先,儲蓄實名制的實施,將增加銀行的支付壓力,可能引發銀行系統的支付危機。儲蓄匿名制對居民儲蓄存款的保密性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在法律法規尚不完善的情況下,保密性又確保了儲蓄存款的安全性,保障了儲戶的合法權益。在目前銀行資產結構不甚合理的情況下實施儲蓄實名制,有可能會造成居民對儲蓄存款的安全感下降,即使減少的只是那些灰色收入存款,由於這部分存款所占比重較大,也會增加銀行的提現壓力。因而,儲蓄實名制的施行亟待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要嚴厲打擊偽造證件的犯罪行為。否則,假證件一旦大行其道,實名制必然就會流於形式。同時,還應在流通領域大力推行票據化,譬如在個人購房、買車等大額支出時,規定不得以大額現金支付,必須要以支票或電子貨幣支付,不然的話,大量來路不明的款項仍將會在陽光照不到的角落藏匿或流通。

其次,如果光是儲蓄實行實名制,而股市、債市不實行實名制,那么,資金的一大部分也許會流向股市和債市,特別是股市。儲蓄實名制的實施,可能引發人民幣的匯率風險和資本外逃。考慮到實施儲蓄實名制擠壓的主要是那些灰色收入所構成的儲蓄存款,這部分存款不僅數額巨大,而且持有者相對集中,這使得他們完全有可能利用自身的“動能”,在經常項目下進行逃匯,引發資本外逃,從而導致外匯流失,進一步加大對人民幣的壓力。這樣,股市債市也有必要推行保證金存款實名制,使個人資產這碗“水”徹底變清。

第三,儲蓄實名制的一個作用是規範稅制,並使得分配公平。有人曾算過,韓國如果真正實行繼承和贈與稅法,則財富最多只能傳二代或三代。如果我們也希望通過儲蓄實名制,來擴大個人所得稅的徵收,以及保證未來遺產稅的徵收,那么,推進累進稅率就勢在必行。這樣,儲蓄實名制才能堵塞稅收漏洞,實現更公平地收稅。

第四,儲蓄實名制的實施,將現行的儲蓄匿名制轉為儲蓄實名制牽涉到幾乎每個家庭的切身利益。由於人們對具體政策會有各種各樣的理解,各級政府部門在執行政策的過程中也難免會有偏差或扭曲變形,甚至社會上可能出現流言或謠言,因此這些都可能在儲戶中造成普遍的恐慌和緊張心理,從而會加劇前述的銀行支付風險和人民幣匯率風險。

(二)實名制利好證券市場

從證券市場的角度來講,儘管存款實名制與其在表面上關係並不密切,但實際上還是有著內在聯繫的。這首先表現在,股票買賣從一開始就是以實名制形式來進行的,而存款長期未搞實名制,這兩者的差異在某種程度上構成了失衡,一部分有隱瞞實名主觀要求的資金,會繼續選擇存款而迴避股市,客觀上影響了資金的合理流動。而現在兩方面都實行實名制,資金流動的一個人為阻礙也就不復存了。其次,現在很多地方都在搞銀證聯網以及存單的抵押貸款等,由於銀行與證券公司之間對投資者的具名要求不一,很難建立全方位的協同關係,有些手續即便能辦,難度也比較大,而在實名制的條件下,這些事情相應也就容易得多。第三,存款實名制在本質上是倡導公民在法律上明確資金的歸屬,從而在理念上更強調一種重視個人金融的觀點,而這又是和證券市場的內在要求相吻合的。現鈔本身不具名,但在個人金融高度發達的市場上,它的生存空間被壓縮了,要被電子貨幣等取代,這種發展趨勢在廣義上就是體現了個人金融的觀點。證券市場是個人金融的一個重要用武之地,當人們在理念上一步步向個人金融靠攏時,必然會產生對證券市場的全新認識。從西方已開發國家的經驗來看,由於存款實名制,推動、並且促進了個人金融的成熟,並對證券市場的發展間接地產生了拉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