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層幹部會議上的講話(學會做人)

同志們:

今天,把大家召集起來,開個全局幹部會。剛才,幾位領導就有關工作進行了安排布置,我就不再多講。這裡,我要著重談談關於“做人”的問題。有人可能就不理解了,在座的人年輕的快30歲,年紀大的40--50歲,誰還不知道如何做人?有沒有講的必要性?我說,非常有必要,因為做人是每個人的根本,是每個人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也是一個博大精深、常思常新的人生哲學。結合實際情況,我準備談下面三個方面的認識。

一、要做事,先做人

一個人從誕生到死亡,終其一生所解決的問題不過兩類:一是做人,二是生存,所以人們常說:“世上惟有做人苦,萬事無如吃飯難”。形象地總結了人生必須面對的兩大難事、苦事。每個人的一生,要想在社會上有所作為,乾出一番事業,就必須學會做人。人一生的成敗得失,實際上就是自己做人上成敗得失的結果。下面,我就從學會做人的重要性談起。

(一)學會做人,是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

孔子在《大學》一書中總結了人一生實現遠大理想抱負的模式,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為人生的第一大學問。“修身”是什麼?“修身”就是我們所講的“做人”。孔老夫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只有先學會了做人,然後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進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個國家,達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如果一個人沒有學會做人,連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沒有資格去作官、去治理國家,否則,將會給他人、給社會造成損害。所以說,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怎樣做人,不管他學富五車,有億萬財富,他的人生最終都是失敗的人生。比如希特勒,一個直接挑起二次世界大戰的人,能力超群,權力至上,在他的帶領下,德軍法西斯的鐵蹄踏遍整個歐洲、非洲。在當時的歐洲,除了憑藉英吉利海峽的英國和前蘇聯沒有被完全占領外,所有的國家都劃歸到了“第三帝國”的版圖之中。但是,他沒有學會做人,他把個人的幸福建立在其他人的痛苦之上,他給自己制定的理想目標,是以其他國家和人民的生命和痛苦為代價的。這就必然會遭到全世界大多數人民的反對,最終逃不脫失敗的命運。最近人們慶祝二戰勝利60周年,希特勒仍然被作為歷史罪人,用來警醒後世,珍惜和平;成克傑,官至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家有財富數千萬,地位很高,但他也沒有學會如何做人,用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大肆謀取私利,損害人民的利益,最後也淪為人民的罪人、歷史的罪人。正如古人所說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過來講,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則永遠被懷念、被學習。2000年,西方人在評選20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排在了首位,因為他的思想和魅力鼓舞和影響了一代人又一代人。所以,古人說:“才智,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師也”。

(二)學做人,是每個人一生的大任務。它不是一時一事之功,而是每個人一生中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都要面對的課題和考驗。從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看,人從本質上講是社會的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孤立存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期,都會有不同的內容和色彩。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果不能在各種思潮和利益誘惑面前保持清醒地頭腦,也會迷失方向,失去做人的根基而走上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