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雙帶雙創”活動增強基層黨建活力

2、抓項目建設,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是加快農村全面發展解決當前農村矛盾的根本途徑,也是增強農村“雙帶雙創的”活動的物質基礎。因此,鄉黨委積極支持和鼓勵各村因地制宜,探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路子。一是走資源開發路子。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資源優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如圳頭村培育產業結構調整“五個一”(1000噸的水果、1000的蓮子、1000擔的菸葉、1000畝的瓜菜、100萬袋的食用菌)目標、形成了楓林石小組“6731” (人均6畝果、7000袋的食用菌、3畝的瓜菜、每項年均收入1萬元)產業結構調整新格局,為村財增收、農民增收選準路子,做出榜樣,推動了村與村之間的平衡發展。二是走資本經營路子。通過盤活各種經營性集體資產,創辦不同領域的產業項目使村級資產有效運行,達到保值增值目的,如長吉村狠抓了機磚廠、毛竹生產基地、食用菌生產基地、果樹生產基地等基地建設,村財每年增收都在2萬元左右,為民眾辦實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強優質服務,建立完善的社會服務體系。我們主要通過深化“五送一牌一戶”等系列活動,在科技、信息、市場行銷等領域為民眾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把農民推向市場、送進市場。我們在2002年“三個代表”學教過程中創造性總結提煉了“五送一牌一戶”工作舉措,為幹部服務農村、農民、農業找到了一條長期有效地服務載體。在基礎上又進一步延伸,在黨員幹部中廣泛開展了包組聯戶“五個一”活動(即:蹲一個村小組、掛鈎一戶聯繫戶、管好一本民情帳、每月下組做一周調查、每月交一份工作落實單),使幹部在工作中受教育,民眾在服務中得到實惠。我們在工作落實上又推行“五字工作法”,即:深(深入一線、深入基層做工作)、聽(廣聽意見和建議,廣納賢言)、幫(幫協調、幫落實、幫發展、幫解決困難)、跟(跟蹤考核、督查落實)、評(工作情況由民眾評議)活動,紮實為民眾辦實事、辦好事,密切聯繫民眾,進一步完善了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我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特別是在“6·16”特大洪災中,幹部深入到受災一線,慰問災民,幫助受災民眾解決所急、所盼的問題,引導民眾開展生產自救、重建家園工作,受到了民眾的讚賞。

三、把握著力點,健全工作機制,提高“雙帶雙創”整體水平

一套好的工作機制是確保“雙帶雙創”工作目標實現的前提和保障。在工作中,我們立足實際,勇於探索,著重建立了以下工作機制:

1、領導機制。鄉黨委把“雙帶雙創”活動作為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來抓,對“雙帶雙創”活動進行專題部署,做到每一季度檢查一次,半年召開一次經驗交流會,總結“雙帶雙創”工作經驗。建立黨政領導“七個一”措施:即每位鄉領導掛一個村、抓一項重點工作、幫扶一戶計生“三結合”戶、培育一個精品典型、引進一個項目或一筆資金、聯繫一所學校、帶好一支隊。讓班子成員走入田間地頭,走進廣大民眾之中,聆聽村民的心聲,從一而下,形成了一個井然有序的黨建網路。

2、責任機制。鄉黨委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黨建工作責任目標制,把“雙帶雙創”活動列為責任目標考評的重點項目,與村黨支部、農村黨員層層簽訂“雙帶雙創”活動責任書,把開展“雙帶雙創”活動的實際成效作為檢驗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一個重要標準和黨員目標管理的重要內容,納入評先評優的範疇,增強了他們“帶創”責任感,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促一級的“帶創”活動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