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賬外資產的成因、形式及稅務處理

淺談賬外資產的成因、形式及稅務處理

一個企業為了謀求生存和發展,就必須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他的再生產過程應當是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然而,在現實工作中我們發現,個別企業在規模不斷擴張、經濟效益不斷提升的同時,對外報表卻是長期虧損或微利。通過稽查,我們發現這些企業的實有資產與賬面資產嚴重不符,即形成所謂的賬外資產(包括現金、實物和債權等有形資產),正是這些賬外資產為企業偷稅提供了可能。下面就賬外資產的成因、形式及稅務處理談幾點看法。

一、賬外資產的成因

企業賬外資產的形成可以說是多種原因導致,比如說為了逃避註冊資本時的驗資費虛假注資隱瞞實收資本,以及收發貨物計量不準確等原因。但是,導致形成賬外資產的常見原因是為偷逃稅金所致。

一是虛列支出,虛列支出直接導致成本費用加大,應稅所得額減少,偷逃所得稅。同時如果是接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又可增大進項稅額,減少應納增值稅。

二是隱瞞應稅收入。企業利用無票收入部分進行收入不計賬或少計賬,以此達到偷逃增值稅和所得稅的目的。

三是接受現金捐贈不入賬,以期偷逃所得稅。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就必須維持並且擴大再生產,那么,由於虛列支出或隱瞞收入的資金則須又投入到再生產之中,很顯然,這些沒有來源的資金部分就會形成賬外資產。

二、賬外資產的表現形式

企業由於偷逃稅行為而行成的賬外資產最初為貨幣資金,當又投入到再生產時,就會存在於各個生產和流通環節,表現為不同的資金形態。1、賬外固定資產。多表現為新上的固定資產如設備、廠房、土地不在賬目上反映。2、存貨溢余。包括產成品、在產品、原材料等貨物,在實際盤點時實際數量大於賬面數量。3、虛假應付賬款。主要表現是企業賬面上的“應付賬款”大於實際對應客戶的“應付賬款”,而實際上已用賬外資金部分和全部償付,原因是企業按約定期限償付債務時,賬面資金沒有足夠的餘額用於支付。另一種情況最常見的是“其它應付款”,企業為防止出現虛假應付款而引起的風險,多採取虛擬人名或以股東及經營者的身份,做為應付款的對方,並根據賬外現金情況轉為企業賬內資金重新進入現金流轉。4、隱瞞賬戶。即將賬外的貨幣資金存放於未向稅務機關報告的銀行賬戶,或存放在個人儲蓄賬戶之中。5、盤虧。盤虧做為賬外資產存在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比如產成品出售後不計收入,一方面是產成品盤虧,而另一方面則是收入的隱瞞。

賬外資產的存在具有周期循環性。一般情況講當企業的賬外資產足夠多時,造成實際經營規模與賬目反映情況相距甚遠,此時,企業有可能採取再次注資等其它合法的形式將賬外資產轉為賬內資產,所以賬外資產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時限性,同時,企業如重複以往的偷稅行為,則會又出現新的賬外資產。但是,任何企業也不可能對賬外資產做到及時處置以轉入賬內資產,由此產生賬外資產的周期性。

三、賬外資產與應納稅費的關係

企業採取不同偷稅手段所形成的賬外資產,其賬外資產額與偷漏稅費之間的比例關係不同。企業採用虛列支出所形成的賬外資產,主要影響企業所得稅,按所得稅稅率33%計算,賬外資產額與偷逃稅金比為1:0.33。在採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運票發票、廢舊物資收購票、農副產品收購票等可抵扣增值稅銷項稅額時,同時影響流轉稅金,且影響增值稅的比例就是其抵扣稅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