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務員綜合素質,構建學習型高效政府——以科學的發展觀看待年輕公務員自身發展

二、有效利用培訓機制和在職學習是公務員知識更新的兩大支柱

(一)公務員培訓機制應堅持理論聯繫實際

據統計從2001年到2003年,××共有近9萬人次的公務員參加了初任、任職和英語等各類培訓,參訓率由2001年的30%上升到2003年的80%。我於10月份參加了2004年××市第七期公務員初任培訓,總體感覺“理論聯繫實際,學用一致,按需施教,講求實效,改革創新”的原則在培訓過程中基本得到體現。同時培訓機制給年輕公務員們提供了難得的共同交流和互相學習的機會,和老師的溝通可以得到較為專業的指導和長輩的行政工作經驗。當然,培訓機制僅僅是一種形式,最後落實在工作中的套用和個人能力的提高才是最終目的,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各類培訓,無疑在提高政治素質熟悉業務知識的同時也不斷提高個人的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保持思維的活躍和求知的欲望。

(二)處理工作和在職學習的矛盾,構建理想的學習——工作平衡模式

2004年8月份,××市人事局發出了《關於鼓勵公務員在職參加本科(學士)以上學歷(學位)學習的通知》,鼓勵公務員在職攻讀本科以上學歷和學士以上學位,在職學習的公務員不僅可以享有每年最長12天的學習假,而且可獲得最高金額為一半學費的經濟資助,資助金額上限為3萬元。從政策的層面看,公務員在職讀書是一種必然趨勢,也是更新知識、建立法制管理型政府的重要途徑,使行政管理真正納入科學運作的軌道。我認為在職讀書必須要處理好幾方面的關係:1、時間的合理安排。每周的5個工作日需要還要專注於本職工作,而周末兩個休息日上課,這對於個人的體力和意志都是一個考驗,因此制定嚴格的時間計畫使所有事情按部就班完成是必要的,而且還必須根據工作的需要不斷修正。2、明確學習的目的,立足本職建立職業的長期規劃。當前公務員職業較為局限在本機關係統的交流,無論人員或資源與外界其他行業互通都很個人有限,長期局限於機關工作也導致部分公務員知識結構僵化。公務員培訓拓寬了不同機關人員的交流範圍,而在職學習則把這個交流層面拓寬到社會各個行業。對各行業信息的掌握不僅能夠拓寬個人的視野範圍,而且有利於個人建立職業的長期規劃,在職學習提高了個人的社會競爭力,真正成為職業化的“社會人”。3、學習和工作的有機結合。學習的目的最終要落實在平時的工作當中,即使兩者內容未必一致,但方法論卻是可以融會貫通的,學習—工作—再學習—再工作”的回歸式學習將會成為理想的學習模式。 企業提倡的高效務實的文化氛圍在機關同樣提倡,企業的許多決策、執行的理論工具在機關也同樣適用。譬如××系統的“強監管,抓源頭”的思路和企業管理的“前饋控制”理論是一致的,而“分類整治,明確重點”的工作方法與管理學的“把握層次區別與關鍵控制點”的動態變化的權變管理模式也是一致的。年輕的公務員大部分都處於基層單位,在落實任務的同時運用各種管理論進行分析,在積累業務知識和經驗的同時可以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培養個人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同時實現工作落實和思維創新的有機結合。

三、構建學習型高效政府是公務員自身發展的最終目的

人事部日前發表的一份調研報告表明,自一九九八年以來,從二十一個中央部委中流失的主要都是擁有碩士、博士學位的公務員和三十五歲以下的年輕公務員,這種現象被稱為“逆淘汰”現象。機關運作低效,個人發展緩慢使高學歷的年輕公務員心理失衡是他們流失的主要原因。公務員畢竟是個體,自身的發展必須依靠整體的大環境,所以構建學習型政府不僅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更是公務員自身發展的目的和保障。學習型政府的學習理念並非僅指接受學習和社會的培訓過程,而是突出學習過程是政府組織自身對複雜適應系統反映變化的調整過程。這種學習應當圍繞服務於政府職能發揮的需要,滲透於政府組織主體的各項活動之中,這樣公務員自身積累的專業化和多樣化的知識就有了發揮的餘地。就目前的××系統而言,如何打造以法治和公共管理理論指導的服務和監管並重的新型長效監督機制就是一個構建學習型組織的過程。同時,各處室、各分局也可以根據業務的需求建立並不斷完善多層次的學習型組織。譬如質監標準化處和外經貿局技術貿易處共同建立的wto/tbt預警體系就充分體現了質監系統標準化監督工作創新管理服務模式,而這個系統的建立就是不同部門之間協作構建學習型組織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類似經濟學上的“集聚效應”,外部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內部獲得規模效應、協調效應、教育效應和文化效應。各分局工作主要集中轄區內各項工作的執行和落實,通過案例分析會和業務處理方案討論可以構建各科室人員參與和分享的學習氛圍,××在不久前的食品摸查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建立全局集體參與,群力群策的氛圍,使領導決策和各項工作落實有機結合,增強決策的科學性、可操作性和落實的有效性。此外,構建學習型組織有利於形成團結協作,公正務實的工作氛圍,這對於年輕公務員發揮個人特長,不斷提升綜合素質是不無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