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鄉縣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及發展方向初探

(四)林業發展模式趨於多樣化。在林業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對民營林業、契約林業、訂單林業、紙漿林、林牧型速生豐產林等先進的發展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並取得了顯著成效。卜集鄉宋廟等村採取林牧結合的辦法,進行速生林、牧草套種,發展林牧型速生豐產林1300畝,帶動了畜牧業的發展,增加了畝產出效益,並決定在5年內建成萬畝林牧型速生豐產林基地。興隆鄉與太陽紙業簽訂契約集中發展紙漿林,取得了顯著成效。肖雲鎮大力發展民營林業,制定優惠政策,引進外資,在唐王村對外承包700畝農田發展速生豐產林,走出了一條以民營經濟發展林業的新路子。

(五)林業基礎設施得到加強和鞏固。鄉鎮林業站建設通過了“合格縣”驗收,為我縣林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順利進行打下了基礎。林木管護隊伍不斷壯大,護林防火、病蟲防治設施初步配套,建立了林業公安、林政管理、木材檢查、森林植物檢疫、野生動植物保護等林業執法隊伍,在鞏固全縣林業產業的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縣鄉林業科技推廣服務機構基本健全,造林綠化成果得到了較好的保護。

雖然我縣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取得較大成績。但隨著經濟運行方式的轉變和市場需求的變化,仍存在林業產業結構不相適應、不盡合理的現象,主要表現為四點:一是林分結構單一,林種結構不合理。我縣綠化品種大都是單一的楊樹,沒有形成多元化發展,經濟林規模較小,苗木、花卉基地建設進展緩慢,形不成規模,不能滿足經濟建設需要。二是林業二、三產業發展滯後。林業產業化經營尚處於起步階段,缺少林果產品加工的龍頭企業,產業鏈條短,中介組織和服務組織不完善。林產品加工轉化率低,生產工藝和設備落後,未能真正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經濟優勢。三是品種結構不合理。在果品生產上表現為“三多三少”,即低檔果品多,高檔精品果品少;一般品種多,名特優新品種少;季節性果品多,適宜加工、耐貯藏果品少。林果產品品質檔次較低、質量較差、名牌較少,難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四是對林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特別是個別領導幹部的認識問題,有的只看到林業的直接效益,而忽視林業所持有的比直接效益大數倍乃至數十倍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有的只顧眼前的利益,忽視長遠利益,搞掠奪式經營;有的盲目樂觀,自我陶醉,看不到發展林業的緊迫性,下不了加快發展林業的決心,缺少抓林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製約著我縣的林業產業化進程,影響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對此,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加快林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

二、林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和方向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促進我縣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的健康發展。我們要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確調整目標,找準主攻方向和重點,今後我縣的林業產業結構調整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依託,以加快林業產業化進程和實現農民增收為目的,以最佳化區域布局和林業產業、產品、品質結構為重點,以發展名特優稀林產品和特色優勢產業為切入點,以改革的思路、市場的手段和創新的精神,大力發展民營林業、市場林業,加快林業產業化進程,最佳化林業結構,實施重點工程帶動戰略,全面提高林業經濟、社會、生態三大效益,逐步實現農田林網化、河道林帶化、村莊園林化、城鎮綠化美化,推動林業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