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班主任交流會發言稿

孩子們剛剛離開家門走進一個全新的環境中,都渴望得到老師父母一樣的關注和愛,所以一個滿含愛意的眼神,一個親昵的動作都會讓他們感受到擁有愛的幸福與滿足。而我也在和孩子們的相處中也由衷的感到當一年級的老師真好!

對於擔任一年級老師來講,我覺得對學生一定要有耐心、細心、專心。不能有太苛刻的要求,畢竟只是一年級的學生,當然也不能太放鬆,因為這個時候正適合糾正、教育小孩子的時期。從朋友口中得知了很多事情,自己得出一年級班主任的工作經驗具體可以分以下幾點。

一、首先,作為班主任一定要贏得家長的信任與配合。

我的做法:第一次家長會時,我在黑板上寫下了班級qq群賬號,任課老師的聯繫方式。這樣,讓家長第一印象覺得老師和他們站在同一條教育線上。考慮到家長對孩子剛上學的情況很是擔心,第一節課上,我拍了許多照片傳在群里,家長們的激動與感激難以言表。從中,家長也慢慢的接受了班主任。開學第一周更是建立良好關係的最佳期。因為家長的擔心,家長的期待在剛開學的一段日子裡最為強烈。於是,我除了上班期間的零星聊天及答疑,每晚8:00左右還與家長進行整點群聊。既讓家長了解學校,了解孩子,更增進了學校與家長的關係。有了這種良好的關係,還怕接下來六年他們不配合學校嘛。

二、聊聊學生。

1、低要求。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口頭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差,對他們進行教育最恰當的就是循序漸進,所設定的目標要求起點要低。如剛入學時,學生還不懂得怎么做作業,為了克服學生對做作業的畏懼情緒,那就需要布置較少的作業;在課堂上留下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抄作業;在向學生講完作業要求後,可以做一個範例並只提兩個小要求:做作業時一不講話,二不玩,只要做到了,就是認真做作業的好孩子。這樣要求低了學生很容易就獲得了滿足感、成就感。這個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就這樣為學習設定台階,使其不斷進步

2、巧訓練。提出了一些細小的要求,如果不進行紮實有效的訓練,等於是空話一句。由於孩子們年齡小人又多,所以對他們的訓練,方法要多樣。比如編一些簡單的順口溜或兒歌。如,我在班上習慣講的“說安靜”,孩子們沒立刻說“就安靜”。到後來,孩子們會舉一反三,如“說做好,就做好。當然,還得多提醒。比如坐姿問題,學生堅持不了一會兒就歪歪扭扭了,老師需要提醒、督促矯正坐姿,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3、勤檢查。一年級孩子持久性差,自制力薄弱,容易出現循環往復的現象。因此,檢查是督促學生長久做好一項事情的良方。平時對於提出的要求總要勤於檢查。良好習慣的培養涉及的內容很多,有學習習慣的培養、有行為習慣的培養,有勞動習慣的培養,還有文明習慣和衛生習慣的培養等等,如果這么多的內容都由班主任來檢查的話是不現實的,再說時間也不允許。為此,平時應該大膽任用小幹部,採取輪流值班制並明確分工職責,每位小幹部負責檢查一個項目,如衛生委員負責檢查教室環境衛生,課間監督員負責檢查課間安全遊戲,風紀股長負責檢查聽到鈴聲響到正式上課前的紀律,學習委員負責檢查課前準備等。班主任把檢查結果及時通報,便於適時評價和前後對比。這樣採用教師查和小幹部查相結合,既鍛鍊了小幹部,又有效地培養了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4、採用激勵的方法。我覺得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激勵這種方法更是體現了極大的優越性。因為他們年齡小,許多說教他們聽不懂,而你的聲色俱厲也只能讓他們短暫地照做,過一會兒可能就忘了,可是你一句表揚的話語,一顆小小的紅星,做一天的值日班長就可能讓他們特別的自豪,特別的興奮,而在一段時間內從自己的內心裡讓自己去做好。所以,我在班級管理中大做“激勵”這篇文章,收效還不錯。我班的徐貝妮為了做幾天的值日班長,每天堅持做學生的小榜樣,學習習慣大有進步。

5、教學中注意動靜結合。一年級剛入學的兒童,他們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一定要抓住他們好動、好奇的心理,利用各種活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四肢、腦、眼、口相互配合,提高學生效率。孩子在注意力集中了一定的時間以後,就要溜號了,這時候,想辦法把他們的注意力再轉回到學習上來,比如:我們可以在他們讀的時候,讓他們配合上手和腳的動作,邊讀邊拍手呀,不要讓他們手腳有可乘之機,隨便亂動。這樣,手腳和大腦和眼、口一齊動起來,注意力又集中起來了,而且,也使學生的協調能力有所提高了。一舉幾得,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