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例會上的發言

三、加強班級建設,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班集體它是由一個班全體學生的方方面面組成的,包括班級文化、班風氛圍,班集體是教育、教學、發展的機結合的統一體,而這些班主任的管理尤為重要。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可以通過努力改變一個差班的面貌,使其成為一個優秀的班級,而一個差的、不稱職的班主任可以將一個優秀的班級變為差的班級,正如搞好一所學校必須要有一個優秀的校長和一個優秀的教師群體一樣。一個集體的感召力是十分巨大的,班主任教育影響學生,必須很好地利用“班集體”這個工具。一個班集體應該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既要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又要講究管理工作的技巧和策略。

班集體建設是目標。而這個目標就是通過我們的努力——讓班集體煥發出生命活力。挖掘和豐富班級文化的內涵:班級文化,它反映的是班級這個特定的社會組織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是一種滲透在班級一切活動中的東西。班級文化是一種班級師生所認同的群體意識和行為規範它是以班級為主要活動空間,以師生為主體,以班級物質環境、價值觀念和心理傾向等為主要特徵的群體文化。規範和構建班級文化的結構:班級物質文化——班級文化的表層面。物質文化:班級的人文環境布置;行為文化:班級的系列文化活動;制度文化:班級的各項規章制度;精神文化:班級的學風班風培育。遵循班級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堅持“一個都不能少”——廣泛的參與性;做到“一點小事都不放過”——深入的實效性。積極開展班級的群體教育——班級活動,著力做好班級活動設計,內容選擇要堅持做到——要選擇與創新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生活的教育活動內容;在繽紛多彩的學校生活中去發現挖掘活動素材;從學生的家庭生活中去尋找組織活動素材;從學生個人的成長經歷中去尋找組織活動素材;從廣闊的社會生活實踐中發現提煉活動素材。並對班級活動過程、效果加以評估,以形成學生活動過程的三級自我管理制度。

四、善於指導學生學習,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

引導學生樹立科學學習的價值觀,明白人為什麼要學,學習的意義是什麼。明白學習是有用的,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學習是有趣的,探究知識過程有無窮的樂趣,學習是有效的可以明朗心中無數的困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閱讀自學習慣,總結歸納習慣,觀察思考習慣,大膽交流習慣,自我反思習慣等等,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做好橋樑與紐帶作用

協調處理好各種關係是合力。作為班主任協調關係是一門藝術,這裡包括協調與學生關係藝術;協調與任課教師關係藝術,主動與任課教師交流情況;溝通信息,尊重任課教師,樹立任課教師威信;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實現師生的良性互動;協調各種關係,形成“群體效應”。協調與學生家長關係藝術,轉變觀念,聯繫家長經常化;和諧關係,尊重家長要人性化要尊重不同類型學生家長的人格;對不同地位的學生家長要一視同仁,切忌向學生家長告狀;平等溝通,教育學生的合作化;協調與家長關係的技巧主要有家訪、家長會,建立與家長的多種聯繫;建立健全家長委員會,辦好家長學校。協調與學校管理部門關係藝術,學校黨支部、校長室、少先隊、教導處、德領組、年級組等。也就是說班主任要發揮搭好橋:第一、搭好自己與學生之間的橋;第二、搭好自己與其他科任教師之間的橋;第三、搭好自己與學校領導之間的橋;第四、搭好自己與家長之間的橋;第五、搭好自己與社會的橋。即搭好“五座橋”。

六、班主任工作的重點

1.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確保學生在校園內安全、健康地生活和學習。安全無小事,件件是大事,在學校,校長是安全第一責任人,在班級,班主任就是第一責任人。我們要牢固樹立“健康安全第一,責任重於泰山”的思想,不斷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我防範、自護自救能力,強化管理,落實責任,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知道怎樣做是安全的,怎樣做是不安全的,對安全防範瞭然於心,並落實在平時的各項活動中。各學科教師要結合自己的課程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安全教育內容,要明確“教育教學質量重要,但師生安全必須第一”。只有警鐘長鳴,常抓不懈,才能夠將安全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避免各類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