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幹部培訓會議的發言稿精選範文

【會議發言稿範文】四

同志們:

今天參加會議的除了22個鄉鎮的黨委書記和鄉鎮長外,都是去年經過“公推直選”走上工作崗位的村支書。村黨支部換屆後,新上任的村支書文化更高、年紀更輕、致富能力更強、民眾基礎更好、為民眾服務的熱情更高,但新的形勢對村幹部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在能力、素質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村支書,只有通過不斷的工作、學習和努力,才能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質,才能真正當好人民滿意的好支書。因此,按照會議安排,我著重講一下怎樣當好一名村黨支部書記和怎樣抓好今年的農建工作。

怎樣當好村(社區)黨支部書記

村黨支部書記作為各個村的帶頭人,擔負著領導、組織全村其它組織和黨員開展村務工作、帶領民眾致富的重任。要當好一名村黨支部書記必須樹立四種意識,具備四種能力,處理好四個關係,掌握三種工作方法。

(一)樹立四種意識

一是責任意識。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是乾好工作的前提和保證,作為一名村黨支部書記首先應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如果缺乏責任心,在這個崗位上肯定乾不好。我接觸的一些支部書記,為了解決村民問題,幾天幾夜睡不著覺;有的為了搞好村基礎設施建設自己墊支幾萬元,這就是有強烈責任心的體現。村黨支部書記如果能對支部和黨員存在的問題感到憂心;能把當地一兩千人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村上的工作就一定能幹好。如果一切都為了自己,出發點都從自身來考慮,那就肯定乾不好。

二是發展意識。發展農村經濟,帶領民眾致富奔小康,是村黨支部書記的重要職責。而我們有少數村遇事等上級、靠領導、要錢物,現在如果還是等、靠、要,就什麼事也辦不成。鄧小平同志說“發展才是硬道理”。如果一個村不發展經濟,民眾收入不能增加,就解決不好吃飯、穿衣、住房、交通和養老等問題,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矛盾,這個村就會落後於周圍其他村,就會落後於時代,而村幹部的工作當然也得不到民眾的認可。因此,村黨支部書記必須增強發展意識,堅定不移地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工作的重中之重,結合本村實際千方百計找路子、調結構、抓引進、促發展,帶領民眾致富奔小康。

三是民主意識。從對村級班子屆期考察中反映出有的班子鬧不團結,主要問題就是支部書記或村主任缺乏民主意識,作風霸道,什麼事都自己說了算,使班子形不成合力,缺乏戰鬥力。所以,村黨支部書記要帶頭樹立民主意識,自覺接受上級組織的監督;要定期向鄉鎮黨委、政府匯報工作和財務收支情況,自覺接受上級黨組織的領導。村黨支部書記還要自覺接受黨內監督。黨支部要堅持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定期召開支委會、黨員大會,及時通報工作情況,還要堅持民主評議幹部、評議支部和支部民主生活會制度,做到班子成員互相監督並接受廣大黨員的監督。同時要自覺接受民眾的監督。要在實踐中堅持和不斷完善村務公開、黨員議事會、村民代表議事會等制度,實行民主理財,增強村務管理的透明度,做到“給民眾一個明白,保幹部一個清白”。

四是廉潔意識。村黨支部書記要加強自身修養,具有大公無私的良好品德和廉政廉潔的良好形象,不斷強化廉潔意識,不能因自己“官”小、村集體收入低而放鬆廉潔自律要求。首先,要時刻牢記“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工作中始終以黨的紀律約束自己,勤儉廉潔,不謀私利,遇事先考慮集體和民眾的利益。其次,要建立健全反腐敗的有關制度,落實責任制,堅決制止各種腐敗和浪費行為。特別是財務管理要透明,不能用公款請客送禮、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班子成員有不廉潔的現象要及時批評教育,認真加以糾正。問題比較嚴重的,要報上級紀檢監察組織並協助處理。同時,要堅持原則,辦事要公道。在拍板決定村里各種事情的時候,不能優親厚友、有遠有近,要一碗水端平,寧願自己吃虧,多為民眾造福。

(二)具備四種能力

1、致富和帶領民眾致富能力。“農村要致富,關鍵在支部,支部要堅強,關鍵在班長”。我們大家都知道,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今天,農村民眾欽佩帶領他們致富奔小康的能人。要當一名合格的村黨支部書記就必須不斷增強調整結構、帶領民眾共同致富的能力。我們要求支部書記要有“雙重身份”,能夠行使“兩種職能”。所謂“雙重身份”就是村黨支部書記既是這個村黨的工作負責人,又是這個村產業帶頭人;行使“兩種職能”就是行使領導管理村務的職能和指導產業經營運作的職能。在一個村,支部書記致富能力強,發展了一個項目,在技術、市場等方面先走一步,打下了一定基礎,老百姓跟著你一起乾就能解決技術和銷售等問題。這樣,老百姓就信服你,就支持你的工作。“致富要快,全靠科技帶”。村支部書記要帶頭學科技、用科技,帶頭做科技致富的典型,成為熟悉農村致富實用技術的“通才”。村支部書記還要立足本地優勢,瞄準市場需求,找準全村發展經濟的突破口和啟動點,大力發展“拳頭”產品,努力形成規模效益,引導村民選準發展路子,找準致富項目。同時要注意解決“有錢辦事”的問題,採用村集體資產最佳化盤活、農業資源開發、合作經濟服務等形式發展好村級集體經濟。

2、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村黨支部書記作為農村基層幹部,整天與農民民眾打交道,經常會遇到各種民事糾紛、經濟糾紛等問題,能否正確處理好這些矛盾,直接關係到農村改革、發展和穩定。因此,村黨支部書記必須具備處理這些矛盾和問題的能力。工作中,要堅持預防為主,教育在先,分類處理。一是要切實負起責任。真心實意地為民眾著想,為民眾辦事,為民眾排憂解難,這是正確處理矛盾和問題的關鍵;二是必須嚴格掌握政策。處理問題要以政策為準繩,不能憑個人的經驗和好惡,還要防止個別問題群體化,簡單問題複雜化,經濟問題政治化。三是要有敏感性。善於發現帶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並及早處理,避免矛盾的激化和擴大。對民眾反映強烈和涉及民眾利益的問題,要多做解釋、疏導工作,想方設法予以解決,決不能推託、迴避,更不能採取簡單粗暴的方法激化矛盾。實在解決不了的,要及時向上級匯報,求得幫助解決。四是認真研究農村中各類矛盾的規律、特點和解決辦法,注意處理問題的方法和藝術,針對不同問題,運用思想教育、經濟、法律、行政的手段和調整完善具體政策等辦法,正確進行處理。

3、教育管理能力。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任何一個組織沒有制度,缺乏管理必然是一盤散沙。一個合格的村黨支部書記一定要有較強的教育管理能力。一是要重視制度建設。村黨支部要嚴格按照黨章和其他有關規定,建立健全支委會集體領導制度、“三會一課”制度、黨員學習制度、黨支部和黨員目標管理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黨組織議事規則等各種制度。制定製度時,要廣泛徵求黨員意見,經支部黨員大會通過後方可生效。制度制定好後,支部書記要帶頭執行各項制度,並督促黨員遵守和執行各項制度,使制度真正地落到實處。執行過程中,對不完備的部分,要及時進行修改和完善。二是要加強黨員隊伍建設。認真開展“三項培養”活動,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優秀的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社幹部。要對黨員隊伍加強學習教育,努力提高黨員隊伍整體素質,使黨員在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和創建文明戶、文明村等活動中走在前頭,為民眾樹立榜樣,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三是要做好黨員發展工作。現在農村黨員老齡化問題嚴重,與保持黨的先進性要求很不適應,改變這種狀況的重要途徑就是積極發展年輕優秀積極分子入黨,最佳化黨員隊伍的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因此,我們要求每個村每年至少要發展1至2名35歲以下的農村優秀青年入黨,對不合格的黨員也要及時按程式清除出黨。四是要做好民眾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幫助民眾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覺悟、遵守社會公德、移風易俗等各項工作做到戶,做到人。

4、依法治村能力。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和國家法制的不斷健全,廣大民眾的法制觀念明顯增強,這就要求我們的工作都要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開展活動,要求黨支部書記必須依法治村。作為村黨支部書記要學法知法,增強法制觀念,這是依法辦事的前提。支部書記要認真學習國家的憲法和法律,特別是要下功夫學習與農村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真正弄清楚作為農村基層幹部應該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應該怎樣做,不能怎樣做。在制定村規民約時,既要體現村民的意願,更要符合法律和政策規定,不能制定出違反法律和政策的村規民約。同時村黨支部書記要帶頭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依法秉公辦事,不搞哥們義氣,不袒護違法行為,更不包庇壞人;勇於同一切違法行為做堅決的鬥爭;在處理問題,特別是在完成計畫生育、懲治村惡勢力等棘手問題時,按照法律規定和法律程式行事,作遵守法律的模範,這樣民眾才信服,在民眾中說話才有份量。

(三)處理好四個關係

1、處理好村支兩委的關係。村黨支部與村委會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村民自治是在黨的領導下,在國家規定的範圍內的自治。這一點必須明確,不得含糊。村黨支部對村委會的領導,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領導核心作用。提出全村經濟發展與精神文明建設的意見,通過村委會的工作,把黨的方針政策和黨支部的意圖變為民眾的自覺行動,協調村委會同其他組織的關係;二是戰鬥堡壘作用。按照先黨內後黨外的原則,討論決定村內的重大事情,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對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作出的決議、決定自覺維護和遵守,並監督考核在村民自治組織中工作的黨員和幹部;三是支持保障作用。支持和保障村委會依法獨立負責地開展活動,行使職權。村黨支部對村委會發揮領導核心作用,但不能包辦代替,村黨支部書記要注意改進領導方法和工作作風,遇事要與村支兩委成員商量,多聽取民眾的意見,注意溝通情況,交換意見,使村支兩委擰成一股繩,共同把村裡的事情管好辦好。

2、處理好自己與民眾的關係。“金杯銀杯不如民眾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民眾的誇獎”。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這是檢驗我們農村黨支部書記是否合格的最終標準。如果一個村幹部不為村民利益著想,不為民眾解決急事、難事、大事,就得不到民眾的支持和擁護,幹群關係就會緊張,甚至惡化。因此,村黨支部書記必須正確處理好與民眾的關係,切實轉變作風,同農民民眾打成一片。在村民越是有困難的時候,支部書記越要迎難而上,始終站在民眾的前列,忘我工作,用自己的表率作用感召民眾,帶領幹部民眾共同戰勝困難。新的政績觀要求我們必須要從每個具體的人來擴展到全體,你管轄的一兩千個村民中有一個人生病了,有一個人家窮了,下雨有農戶房屋進水了,你作為這個地方的負責人就要幫他掏水,幫他解決生活問題。這樣通過關心每個具體的人,做到關心全體人,你就能得到全村民眾的擁戴。

3、處理好村幹部之間的關係。一是要熱情支持其他村幹部的工作。支部書記要積極支持每個村幹部大膽地完成好自己份內的工作,當村幹部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支部書記要主動關心,具體幫助,協助解決;當村幹部在工作中發生摩擦時,支部書記要主動協調,增強團結;對有意見和不同看法的同志,支部書記要主動談心,交換看法,消除隔閡。二是要心胸開闊。支部書記作為一個村級班子的“班長”,要有包容之心,對自己要嚴格,對同志要寬容。工作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和失誤,支部書記不能上推下卸,要勇於承擔責任。三是善於聽取意見。遇到重大問題,及時與其他村幹部商量,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只有這樣才能集思廣益,彌補個人經驗和智慧的不足,為形成正確的決定提供保證。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好村幹部的作用,有利於促進每個村幹部動腦筋思考問題,關心整個村上的工作,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強大的合力。

4、處理好上下級的關係。支部書記既要全面領會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的決議、指示的實質,又要摸透本村的實際情況和民眾的意見要求,並將兩者結合起來,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把對上級負責與向民眾負責統一起來,使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實際工作中,首先要堅持原則,堅持對上負責,不能藉口本村情況特殊,抵制上級精神,搞本位主義和小團體主義。其次,方法上要有靈活性和創造性,堅持對下負責。不能機械地執行上級指示精神,照本宣科,應付匯報,而不考慮本村的實際情況,不研究貫徹執行的具體措施。當上情和下情發生矛盾時,如上級組織的決定不符合本村的實際,支部書記要敢於實事求是地向上級反映,但在上級組織沒有答覆以前,黨支部不能自作主張加以改變。如果上級組織堅持原決定,黨支部作為下級組織,在堅決執行的同時可以向再上一級黨組織報告。

(四)掌握三種工作方法

1、典型示範的方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工作中,黨支部書記要多做正面引導,要善於發現民眾中的積極因素,大力表彰農村中的先進人物和好人好事,以先進帶後進,運用身邊的先進人物、先進事跡教育民眾。要注重發現典型、培育典型、總結典型、宣傳典型,發揮典型的示範、帶動和輻射作用。通過抓典型,形成一批先進群體,這既是對先進的激勵、褒獎,又是對後進的教育和鞭策,能夠有效達到“點燃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效果,促進農村工作整體上台階。

2、抓主要矛盾的方法。在開展工作時,村黨支部書記不要眉毛鬍子一把抓,一定要抓住工作重點。我們常說“牽牛要牽牛鼻子”,就很好說明了抓重點、抓主要矛盾的重要性。黨支部工作儘管千頭萬緒,但就一個村來看,在一定的時間內只有一個中心工作。我們在處理中心工作與其他工作之間的關係時,要注意抓中心工作不能忘記其他工作,抓其他工作要以中心工作為軸心,這樣就能夠理清頭緒,帶動其他工作,從而推動整個工作。相反,如果工作漫無中心,那只會忙碌地陷於被動應付的境地,很難順利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3、堅持民眾路線的工作方法。什麼是黨的民眾路線的工作方法呢?簡單地說,就是在各項工作中相信民眾,依靠民眾,組織民眾,領導民眾。主要內容就是“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從民眾中來,就是村幹部在研究決定重要問題之前,要深入到民眾中去,廣泛聽取民眾的意見,請大家出主意想辦法,然後把民眾的智慧集中起來,通過支部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研究討論,作出相應的決定。到民眾中去,就是使上級的有關決策和黨支部所作出的決定,回到民眾中去,向民眾做好宣傳解釋工作,變成民眾的認識和自覺行動。實質就是要把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做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遇事先同民眾商量,向民眾請教;辦事及時向民眾公開;事後對民眾有個交待,才能消除民眾的誤解,得到民眾的理解。實踐證明,農村幹部在工作中不相信民眾,不依靠民眾,民眾就不會支持他們的工作,甚至認為村幹部的工作是村幹部自己的事情或多餘的事情。如果我們能夠堅持民眾路線的工作方法,就會贏得民眾支持和幫助,就能夠把廣大民眾團結在黨支部周圍,不斷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會議發言稿範文】五

同志們:

在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大、xx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省委一號檔案的時候,市委隆重召開全市優秀鄉鎮黨委書記表彰大會,目的在於樹立一批在主幹線上努力工作的先進典型,倡導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充分調動廣大農村基層幹部抓好“三農”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次會議主題鮮明,意義重大,影響廣泛,必將進一步激發全市各級黨員幹部身體力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奮力推進BB發展新跨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剛才,XXX、XXX、XX同志介紹了他們立足農村工作第一線,親民、愛民、為民,艱苦奮鬥、真抓實幹的動人事跡,非常具有教育意義。在此,我代表中共BB市委,向受到表彰的優秀鄉鎮黨委書記表示熱烈的祝賀,向戰鬥在農村基層第一線的廣大黨員幹部表示親切的慰問和崇高的敬意!

省委、市委對表彰優秀鄉鎮黨委書記工作十分重視。學忠書記專門就搞好評比表彰工作向各市州黨政主要領導發出親筆信,並在到馬邊、峨邊彝族自治縣慰問時,就表彰優秀鄉鎮黨委書記進行調研。市委先後召開書記辦公會和常委會,認真研究制定表彰方案,細化評選標準和程式。市委常委帶隊對評選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對推薦人選進行認真考察。各縣(市、區)委按照市委的要求,民主推薦、考察公示57名,上報市委組織部38名;市委常委實地考察25名,最後市委常委會討論決定表彰19名,充分體現了表彰對象的先進性和典型性。

受到表彰的19位優秀鄉鎮黨委書記是全市農村基層幹部隊伍中的典型代表,集中體現了廣大農村基層幹部紮根一線,不畏艱難,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的優良品質和精神風貌,為全市廣大幹部樹立了榜樣。市委要求全市各級黨員幹部要向受到表彰的優秀鄉鎮黨委書記學習,學習他們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奮力推進“三個轉變”,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優秀政治品質;學習他們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親民、愛民、為民,辦實事、求實效,開拓創新的優良作風;學習他們愛崗敬業,任勞任怨,勤奮工作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學習他們勇挑重擔,知難而進,艱苦奮鬥,為人民利益無私奉獻的寶貴精神。市委大張旗鼓地表彰他們,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就是要通過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評價他們、肯定他們,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促使各級幹部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積極向上、奮發有為;就是要通過大力倡導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促使各級幹部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真抓實幹、求真務實;就是要通過大力發揮一把手的表率作用,促使各級幹部愛民、親民、為民,清正廉潔,克己奉公;就是要通過樹榜樣、立標桿,促使各級幹部學先進、比先進、趕先進,開拓創新,爭創一流,推進BB發展新跨越。下面,我代表市委,向全市鄉鎮黨委書記和廣大基層幹部提四點希望和要求。

一、提高認識,鄉鎮黨委書記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

鄉鎮是國家政權的基礎、改革的前沿、發展的重點、穩定的關鍵。鄉鎮工作十分重要,做好鄉鎮工作無尚光榮。不管在任何時候,鄉鎮政權、鄉鎮組織、鄉鎮工作都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貫徹落實“三個代表”,歸根結底就是要代表最廣大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我市有70%以上的人民民眾生活在農村。鄉鎮是直接面向農村的關鍵層次,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農村的關鍵環節。在黨的組織體系中,鄉鎮黨委是農村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在政權體系中,鄉鎮政權是農村最基層的一級政權;在幹部隊伍體系中,鄉鎮幹部是推動農村工作的主要力量。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要靠鄉鎮去落實,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決策要靠鄉鎮去實施,農民民眾的實際困難要靠鄉鎮去解決。在很大程度上,人民民眾就是通過鄉鎮幹部的形象來認識我們黨的形象,就是通過鄉鎮組織的作為來判斷我們黨的作為。鄉鎮組織和鄉鎮幹部的戰鬥力、凝聚力如何,直接影響到民心的向背、事業的興衰,直接關係著黨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鄉鎮黨委書記作為這樣一個關鍵層次和基礎環節的關鍵人物,必須始終不渝地踐行“三個代表”,堅持以人民民眾的利益為人生的最高價值標準,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努力把人民民眾的切身利益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把人民民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資格享有對人民民眾的領導權,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的力量源泉。也只有這樣,才能在為人民民眾謀利益的生動實踐中培養道德情操,提升思想境界,實現自身價值。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市的小康,沒有農業的繁榮就沒有全市的興旺,沒有農村的穩定就沒有全市的穩定。“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關鍵是增收問題。就我市而言,雖然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545元,比上年增加168元,但比全國平均水平仍然低77元,而且還有4萬多農村人口未解決溫飽問題,農民人均純收入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是1∶2.55。這表明我們的發展還不平衡,農業的基礎地位還比較脆弱,農民增收將是我們長期面對的重大而艱巨的任務。鄉鎮黨委書記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敢地肩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職責和崇高使命。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農業和農村工作正發生著深刻變化,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從巨觀環境看,農村社會由計畫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由相對封閉走向全方位開放。從工作內容講,農村工作既要實現經濟快速增長,又要促進社會全面進步;既要搞好種植業和養殖業,又要發展加工業和服務業;既要指導農業生產,又要服務農業經營。從服務對象講,農民群體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出現了私營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專業大戶、行銷大戶等為代表的新型農民;農民的從業渠道不斷拓寬,流動性日益增強;農民的市場觀念逐步確立,民主法制意識正在增強,科技文化水平得到提升,農民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這些變化使農村工作的範圍、內容、難度都大大增加了。做好新時期農村工作,鄉鎮首當其衝,鄉鎮幹部責無旁貸。離開了鄉鎮幹部的努力,做好“三農”工作就是一句空話。目前我們部份基層幹部的思想觀念、服務意識、服務水平還存在許多問題,尚不能很好地適應繁重任務的需要。還有極少數基層幹部不是親民、愛民、為民,而是損民、坑民、害民。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使當地的工作受到嚴重影響,而且敗壞了一個地方風氣,損壞了黨和政府在人民民眾中的形象。鄉鎮黨委書記主持著地方基層的全面工作,肩負著抓好“三農”工作的重大責任,一定要牢記:崗位是一種位置,更是一種責任,在其位就要負其責;崗位是一種權力,更是一種職責,掌其權當忠其職。黨和人民把我們放在這個崗位上,我們要十分珍惜、倍加努力,一切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重,恪盡職守,鞠躬盡瘁,報效人民。

二、求真務實,鄉鎮黨委書記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一切困難和問題的根本途徑。黨的xx屆三中全會明確地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科學的發展觀是黨對現代化建設高瞻遠矚的把握,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規定,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抓發展既要明確“發展什麼”和“如何發展”的問題,又要明確“為誰發展”的問題。這既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也是解決“三農”問題,推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對此,我們農村基層幹部,尤其是鄉鎮黨委書記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和把握。

要樹立先進的經濟思想和經營理念,在農村大力推進“三個轉變”。學忠書記反覆強調,理念是金,理念是“總開關”。先進的思想理念一旦被人民民眾所掌握,就會迅速轉變為推進發展的強大動力。“三個轉變”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和現實抓手。農村“三個轉變”怎么推進,是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農村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有豐裕的民間資金,有寬廣的市場,具有潛在的發展優勢和廣闊的發展空間。要充分利用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激活資源,加快資源向資本轉變,搭建多種平台使之由潛在的財富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為農村經濟發展增添新的活力。鄉鎮黨委書記要確立以“三個轉變”統領農村經濟發展的新思路,用抓工業的理念來抓農業。著力盤活農村土地資源,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土地使用權的流轉,加快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帶動農業產業化,培育龍頭企業,搞活農村經濟。要抓好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在培訓和提高上下功夫,做好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和勞務輸出這篇大文章,加快培養農村鄉土人才,充分發揮其帶動作用。要創新思路和機制,充分調動廣大幹部民眾的生產積極性,大膽引進一切社會資本投資農村二、三產業發展,繁榮農村市場,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要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加快結構調整,培植優勢產業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抓好結構調整要樹立工業化生產的理念,按照區域化、專業化、集約化和標準化的要求,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依託龍頭企業,新建設一批優質專用農產品生產基地,為農村工業化建好“第一車間”,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種養殖特色。要著力培植一大批種養、加工、行銷大戶,進一步促進各種生產要素向大戶聚集,通過大戶帶動培育優勢產業,在發展大戶中發展地方經濟,促進農業生產社會化分工程度的提高。要發展市場農業,在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上下功夫。當前發展市場農業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之間的矛盾。要大力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以市場為動力,以利益為紐帶,引導農戶積極參與,使農戶與合作組織之間形成利益共同體,最終讓農民從加工、貯運、銷售等環節上獲得後續效益,努力實現利益共享,更大程度地調動入會農民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

科學的發展觀引導著正確的政績觀,正確的政績觀實踐著科學的發展觀。政績,是幹部德才素質在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過程中的有機統一,是幹部在履行職責中創造出來的成績和貢獻。幹部的政績觀正確與否,不僅會影響到一個單位、一項事業的順利發展,也會影響到一個幹部、一屆班子、一支隊伍的健康成長,甚至會影響黨的事業的興旺發達。對領導幹部來講,為一方經濟社會發展,為一方百姓造福,應該有政績,也必須追求政績。真正的政績應是民眾需要的政績,真正的政績應是沒有後遺症的政績,真正的政績只能體現在人民民眾的利益中。講政績不能只看幹部近期取得了多少成績,還要看這些成績是在什麼基礎上取得的,是否有利於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是否經得起歷史的檢驗。那些為達到個人升遷目的而犧牲全局利益和人民長遠利益私利的“成果”,那些只重經濟指標忽視人文指標、資源指標、生態指標的“發展”,都不能算作政績。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要牢固樹立民眾觀點,始終站到民眾的立場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始終做到把心思用在發展上、把情感貼在民心上、把作風擰在求實上、把成績記在集體上,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和重要工作部署。要堅持從實際出發,把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與本地的實際結合起來,把需要與可能結合起來,把開拓進取和求真務實結合起來,把工作熱情與科學態度結合起來,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使各項工作更加切合實際,更加富有成效。要正確處理唯書與唯實的關係,正確處理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的關係,“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要牢記“兩個務必”,大力宏揚求真務實的精神,腳踏實地,埋頭苦幹,扎紮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始終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不提不切實際的目標和口號,不勉強去乾一些今天還做不到的事情,不搞虛報浮誇。“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誇獎”。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這是衡量政績的最終標準,也是我們衡量幹部的最終標準。

今後,在幹部的選任上,各級黨委特別是組織部門要嚴格按照《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要求,全面考察幹部的德、能、勤、績、廉。提拔使用幹部,第一條就要看和民眾的感情怎么樣,一定要把那些真正親民、愛民、為民的好乾部用起來,那些對民眾沒有感情的幹部,能力再強也不能用。要通過建立科學的政績考核體系,把那些有“潛績”的幹部,特別是那些在各方麵條件較差的地方甘當無名英雄的幹部選拔出來;把那些熱衷於“顯績”的幹部,特別是那些有一定能力,也做出一定成績,但有意誇大“政績”的幹部識別出來,以形成老實人不會吃虧,不老實的人不能占便宜,有實績的人不會被埋沒,投機鑽營、弄虛作假的人不會被重用的客觀公正的用人導向。在這裡,我要特彆強調關於幹部成績如何估價的問題。我們在一個地方,在一定領導崗位上,做出一定的工作成績是應該的,也是必須的。但是成績取得後怎么歸因,是我們每個幹部都要面對的問題。任何成績的取得都是黨的正確領導、廣大幹部民眾的大力支持、班子成員集體努力的結果。現在有一種現象應該引起注意,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較難,而表揚和自我表揚太多。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黨一貫倡導的三大優良作風之一。我們要勇敢地拿起這個思想武器,多做批評與自我批評,少做表揚與自我表揚;多一些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少一點沾沾自喜、誇誇其談。常言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當然,我們取得了成績,應該加強宣傳,以鼓舞士氣,但要內外有別。總之,我們對待成績要正確歸因,要一分為二,要注意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而不要總在表揚與自我表揚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