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省文明城區實施方案

根據省、市人民政府關於創建省級文明城區的統一部署和區委關於創建省級文明城區的工作要求,結合我**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要,**黨委、政府決定在全**開展創建省級文明城區活動。實施方案如下:

一、創建活動的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xx大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不斷提高城鎮居民的整體素質、生活質量和城鎮的文明程度為目標,以思想道德建設為主線,以多種形式的創建活動為載體,動員和吸引廣大幹部民眾積極參與創建活動,把我**建設成為規模適度、規劃科學、環境優美、具有較強集聚能力和輻射能力的區域性經濟文化中心,努力實現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

二、創建活動的目標任務

創建省級文明城區的總目標: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質為總抓手,以人為本,積極發動全**幹部民眾投身於三個文明建設,促進我**經濟與文明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進一步形成,力爭在XX年前,經濟和社會各方面達到省級文明城區標準,並以此帶動全**各項事業的發展,為實現黨代會提出的奮鬥目標,提供堅實的工作基礎和思想保障。

全**創建省級文明城區的主要任務有以下八個方面:

㈠ 領導班子堅強有力。堅持學習鄧小平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重點抓好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積極發揮領導班子的核心作用。班子領導以身作則,廉潔奉公、勤政為民,依法行政,在幹部民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做到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一起部署、一起檢查、一起落實。創建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完善,做到組織、制度、活動、經費“四落實”,為創建工作提供思想保證、組織保證、制度保證和經費保證。

㈡ 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圍繞“全面奔小康、率先現代化”這個總目標,積極為城鎮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軟硬環境。進一步增強全**綜合經濟實力,全**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4%,財政收入比上年增長13.5%,農民人均收入增長5%,經濟指標均要完成人代會確定的目標,並居全區平均水平以上。第一、二、三產業結構合理。最佳化農業結構,積極發展有本地特色的精品農業、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和短期高效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企業發展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布局合理,形成梯度發展態勢,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好。積極引進優勢項目,狠抓第三產業發展,力爭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的 %,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精神的需要。

㈢ 居民素質普遍提高。以公民道德建設為主線,深入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以“弘揚偉大民族精神,萬眾一心奔小康”為主題,著力引導全**黨員幹部和廣大民眾增強自立意識、競爭意識和效率意識,促進全**經濟和社會協調。以社會關注的問題為抓手,廣泛開展道德實踐活動,在全**開展“創文明鎮、樹文明風、做文明人”系列教育活動,即在各行政村開展“道德新風進農家”活動,在行業中開展“誠信興業”活動,在機關開展“創文明單位、做人民公僕”活動等等,大力倡導艱苦奮鬥、開拓創新、遵紀守法、互助互愛精神,為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