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試駕活動方案

一、 背景分析

自從<車之狂>周刊自3月正式創刊以來,已經三個月零一周的時間,這個時間不長也不短,在我和一些汽車經銷商交談之後得到這樣的信息:<車之狂>已經越來越受到本土汽車經銷商的關注.與此同時,也已經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並且已經逐步得到了廣告客戶和讀者的認可,但不足的是具有自己品牌和烙印的活動卻很少.≤車寶貝≥是本報從一開始創刊就不惜血本推出的強勢欄目,在經歷了三個多月的運營之後也已經初見成效――經銷商的認同.但美中不足的是,本報像這樣的活動太少了.除了車寶貝

能夠想起某報之外,幾乎沒有什麼活動能夠形成某報獨特而且鮮明特點的活動 。

回首兩年多之前的<車周刊>,縱觀兄弟省份汽車類周刊做得好的媒體(諸如重慶商報、華西都市報),所有汽車類周刊搞的轟轟烈烈並且廣告效應明顯的媒體,無一例外都是先依靠自己強勢的媒體資源優勢推動活動,然後再以活動推動汽車生產廠商和經銷商的認同然後再翻過來推動媒體的強勢地位,以次形成一種良性循環,而事實也證明這樣做對一個汽車類周刊大有前途,比如過去的2005年重慶商報<車周刊>一枝獨秀,以上千萬的廣告收益受到國內媒體的關注,天津日報下屬的<車天下>也已經成為面向全國發行的雜誌,而就在半年以前<車天下>還是一張周報。

對於一份區域類的汽車周刊來說,一方面要緊緊抓住國內汽車行業的風吹草動,另一方面也要緊密的和本土汽車市場結合以來,而介於兩者之間的橋樑和紐帶就是——活動。因為這些活動可以把數萬甚至數十萬的讀者和經銷商聯繫起來,在活動中加強某報《車之狂》的影響力和凝聚力,活動搞得越好,媒體的影響力和公信力也就越強,也就越能博得本土經銷商的青睞和認可,一旦得到其認同,廣告投放自然會首選本報。而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媒體發展到現在,非活動無以成為媒體的新特點,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非活動五以成為媒體的新的利潤增長點。這從時下席捲全國的超女可見一斑,而對大眾綜合性的平面媒體來說,省外成熟發展的媒體無以不是如此。

而對目前創刊並不算太久的《車之狂》來說,要搞活動必須要找一個切入點,一方面容易操作另一方面能夠在短時間得到效益。在考慮了長時間之後,我個人以為可以大張旗

鼓的成立試乘試駕活動小組——在同城媒體再次率先以專版形式搞起自己具有鮮明特點的新車試乘試駕。

二、 現狀分析

對時下太原各家媒體分析之後得出,太原*報、山西*報、山西*報無疑在汽車廣告方面具有絕對優勢,而生活晨報、三晉**報幾乎已經可以和本報的汽車廣告一爭高下,這也是本報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

而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來自汽車廠商的廣告投放計畫中更側重於上述幾家媒體,由於缺乏對本報的了解致使汽車生產廠商的信息不對稱,而在本地的汽車經銷商中也造成了部分經銷商更願意聽從廠家的意願沒有把更多的廣告投放到本報來。

三、本報優勢

現狀儘管如此,但和同城媒體比較起來,本報最明顯的優勢就是——具有其他媒體所不具有的專業性的汽車周刊,和其他媒體把汽車新聞訊息湮沒於專版類版面之中,本報更具有專業優勢。但研究了省外其他汽車周刊之後可以得到這樣的訊息,他們七八個版面之中的汽車周刊,本土經銷商的活動、訊息可以占據80%的內容。這也為本報將要推行的活動提供了有利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