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美術活動方案

四、幼兒作品展示:好了,我們來看看誰家的小魚最多?

美麗的花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各色縐紙揉成紙團貼上在樹枝上,體驗動手製作的樂趣。

2、初步培養幼兒與同伴合作的能力以及對美的感受能力。

活動重點:體驗動手製作的快樂和成功帶來的喜悅。

活動難點:幼兒能學著自己將大的紙塊撕成小塊,並嘗試學著用糨糊把紙團粘在樹枝上。

活動準備:1、已製作好的花一瓶;每組若干瓶插有枝幹的花瓶;各色縐紙、糨糊、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小朋友,你們看到過漂亮的花嗎?你看到的花是什麼顏色的呀?(幼兒自由回答)

二、出示教師製作好的花

1、這瓶花漂亮嗎?這是老師自己做的,你們想不想也來試試啊?

2、教師邊講解邊示範花的製作方法。

示範(一):教幼兒學習揉紙團。(教師取一片紙片放在手心裡揉成團,用糨糊塗在紙團上,然後用力粘在樹枝上。輕輕地粘在已準備好雙面膠的樹枝上)

示範(二):教幼兒學習用雙面膠。我們還可以用雙面膠來把紙團粘在樹枝上。

示範(三):教幼兒學習撕紙。(教師請一位幼兒來撕紙,並讓她嘗試用糨糊來粘花)

三、幼兒合作製作

在輕鬆、柔和的音樂聲中,教師指導幼兒用揉的辦法製作美麗的花,並將花貼上到樹枝上,提醒幼兒合作粘花。

四、欣賞作品

把幼兒製作的花放在展區里共同欣賞,並大膽邀請客人老師來欣賞自己的作品。

五、結束:我們去比比外面的花漂亮還是我們自己做的花漂亮。

給媽媽做麵條

活動目標:

1.增進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2.學習畫線條,嘗試進行選擇貼上。

環境創設:

紙盆(人手一個),彩紙做成的配料(如:菜葉、辣椒、蘑菇、荷包蛋、肉等)生日歌的磁帶,漿糊,抹布

活動過程:

(一)給媽媽過生日

1.出示蛋糕,引起興趣:

2.讓幼兒說說自己是怎么過生日的。

3.為媽媽唱生日歌

(二)給媽媽做麵條

1.討論:“生日時除了吃蛋糕還吃什麼?”

2.演示操作:

(1)出示盤子,畫麵條

(2)貼上一點配料。

3.做麵條:

(1)提醒孩子先畫麵條

(2)自由選擇材料貼上

(三)送麵條

“送給媽媽吃麵條的時候你要說一什麼好聽的話,讓媽媽聽了心裡甜甜的。”

先介紹再送。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我覺得運用給媽媽做麵條這一系列活動充分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在情景的過程中幼兒充分投入,每一個幼兒都能自己動手貼貼畫畫,體驗快樂。在整個活動中注意到了美術活動和其他內容的整合,如:“1和許多”的初步的數概念,音樂活動的整合等,也注意到了操作中的細小環節,起到了提醒、教育的作用。

但是在這次的活動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問題,需要進一步的探索、研究:

1.在設計問題上應更符合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如問題:“我們什麼時候吃蛋糕?”對於托班的幼兒來說太開放了,幼兒很難回答。

2.在活動中座位的安排上,後面的孩子看不出易站起,所以在活動開始階段顯得有一點亂,因此要充分考慮幼兒座位的安排,讓每一位幼兒都看到老師,老師也更能充分的關注每一位孩子。

3.在討論“麵條里還可以放些什麼”的時候太急促了,應讓更多的幼兒來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4.活動中缺少了讓幼兒更多開口的機會。我覺得,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們要思考:如何讓幼兒在活動中開心、開口、開竅。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促進每個孩子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