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 指導思想:

21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綜合國力競爭實質就是勞動者素質的競爭。而國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勞動者真正素質和能力的重要表現。而我國原有的基礎教育體制明顯存在部分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脫離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脫離了社會實際。這樣的教學往往以學校、課堂、書本為中心,難以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我校要通過積極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來克服以往課程中脫離學生自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傾向,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形成學生勇於實踐的意識和善於實踐的能力。同時,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培養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形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

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具體實施如下:每月定一個主題,每個級部圍繞這個主題分別制定相應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計畫。

九月份:每逢佳節倍思親

(三年級)1、指導學生從各種渠道收集關於佳節思親的文章。

2、指導學生交流收集的思親方面的詩歌,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

3、課後收集描寫秋景的古詩,在班級內召開詩歌朗誦會。

(四年級)1、關於思鄉的詩歌朗誦會。

2、中國傳統節日由來故事會。

3、詩歌賞析《但願人長久》、《靜夜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五年級)1、帶領學生到電腦室上網收集佳節思念家鄉、親人的詩歌、文章等。

2、指導學生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3、教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收集的資料彙編成冊。

4、舉行資料展覽會。

(六年級)1、了解中秋節的由來。

2、收集有關“思念”的詩句,開展賽詩會。

3、給遠方的親人寫一封信。

十月份:誰不說咱家鄉好

(三年級)1、閱讀有關家鄉的文章。

2、收集關於思鄉的古詩。]

3、唱一唱自己的家鄉。

4、寫一寫你心目中家鄉的樣子。

(四年級)1、收集常州名勝古蹟資料。

2、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3、介紹常州名人。

4、製作小報。

(五年級)1、介紹家鄉著名景點。

2、說說家鄉的歷史名人。

3、誇誇家鄉的土特產。

4、展望家鄉的未來。

(六年級)1、了解常州的歷史和風土民情。

2、開展實踐活動,遊覽常州名勝古蹟。

3、小練筆或當小記者介紹家鄉著名的景點。

十一月份:感恩

(三年級)1、收集關於感恩節的知識,包括來源、風俗等。

2、製作感恩節賀卡,說說最想感激誰,為什麼?

3、課後收集感恩節的詩歌,開展詩歌交流會。

4、根據生活中讓你感動的一個場景,排演小品。

(四年級)1、名文誦讀。

2、收集父母對你愛的點滴進行交流。

3、照片裡的故事。

4、製作感恩卡。

(五年級)1、(照片展)回憶長大的點滴,感恩父母。

2、(出示獎狀或作業本)回想成長的足跡,感恩老師。

3、感恩生活中給過你幫助的陌生人。

4、欣賞絢麗的大自然,感恩自然。

(六年級)1、為父母做一件事。

2、唱一首歌獻給父母。

3、給父母寫一封信。

4、開展一次與父母同樂的活動。

十二月份:北小驕傲

(三年級)1、說北小——說一說我們的學校。

2、寫北小——寫一寫你最喜歡的北小。

3、畫北小——挑一處最美的地方畫下來。

4、為北小設計一張名片。

(四年級)1、收集班級中為北小添彩的人事,作採訪。

2、班級中評選“北小驕傲”候選人。

3、演講:我是光榮的北小人。

(五年級)1、網上瀏覽中央電視台的相關“驕傲”評選,確立評選方向。

2、交流自己心目中的驕傲人物,並準備採訪他。

3、為“驕傲人物”設計一段頒獎詞。

4、評選出班級里的十大驕傲人物。

(六年級)1、收集身邊“感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