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委會“安全生產月”活動方案

今年6月是全國統一開展的第十四個“安全生產月”。組織開展好“安全生產月”活動是我市做好“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年”工作的重要內容。結合我市實際,在廣泛徵求意見基礎上,按照省政府安委會的統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制定我市“安全生產月”活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xx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以開展“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年”活動為主線,堅持“三貼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三面向”(面向社會、面向企業、面向職工),創新形式,注重實效,通過集中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富有實效的活動,強化“紅線”意識,普及安全知識,提高全民安全素養,在全社會營造“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濃厚氛圍,促進安全文化建設,推動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為堅決遏制重大事故、杜絕特大事故,實現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

二、活動時間和主題

活動時間:6月1日至30日。

活動主題:強化紅線意識、促進安全發展。

三、組織機構

為組織開展好xx年“安全生產月”活動,成立xx市“安全生產月”活動指導委員會,指導委員會主任由市委常委、副市長、市安委會主任蘇xx擔任,副主任由市安委會副主任擔任,成員由市安委會各成員單位擔任,辦公室設在xx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人員由市安委會成員單位分管處室負責人組成,負責全市“安全生產月”活動的組織實施,具體負責督促指導、統籌協調各部門和各縣(市)區等企事業單位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承擔活動期間的對外宣傳聯絡工作。

媒體支持單位:中國安全生產報、xx人民廣播電台、xx日報、xx時報、xx電視台,舜網。

四、全市重點活動安排

(一)“強化紅線意識,促進安全發展”主題宣教活動。“安全生產月”期間,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通過組織專題講座、舉辦培訓班、觀看影視錄像或請領導和專家做客主流媒體,開展網路線上訪談,發表重要體會文章等形式,深入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xx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部署要求,強化紅線意識、責任意識、憂患意識,營造輿論氛圍,使安全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各縣(市、區)都要組織一場專題活動。

每個縣(市)區黨政領導及市政府部門領導,圍繞“強化紅線意識,推動安全發展”為主題,撰寫一篇關於學習xx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謀劃推動本轄區安全發展的署名文章,字數1500字,將集中在xx日報《縣市區黨政領導談安全》欄目刊發。根據“安全生產月”活動安排,邀請市安監局領導和市安委會成員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做客舜網“時政大家談”欄目,進入舜網視頻直播間,進行網路政務訪談,與主持人對話,為廣大市民網友解讀相關政策,普及安全生產知識,讓更多市民加入到關心關愛安全的行列。各縣市區和市安委會成員單位確定一名聯絡人員做好準備工作。

(二)“堅守紅線、從嚴執法”主題宣傳諮詢日活動。國家確定從今年開始,將每年的6月16日定為全國安全生產宣傳諮詢日。xx年安全生產宣傳諮詢日活動主題是“堅守紅線、從嚴執法”。各縣(市)區、鄉鎮(街道)及有關部門、單位在這一天都要利用各類宣傳載體和現場解答等方式,面向社會公眾集中宣傳堅守紅線意識深刻內涵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安全常識,提供政策法規、職業衛生、應急救援、逃生自救等方面的諮詢與服務。屆時,市安委會有針對性的選擇一個縣市區,請市政府領導及安委會領導出席宣傳諮詢日活動。

(三)開展安全事故警示教育活動。各部門和縣市區要組織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集中開展警示教育活動。通過舉辦事故案例教育展覽、觀看警示教育片、組織反思大討論等形式,對典型事故進行剖析,深刻吸取教訓,用事故教訓推動企業落實責任、完善措施,防範同類事故發生。各部門、縣(市)區要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警示教育和宣傳諮詢活動,利用警示展覽、舉報熱線、現場直播、現場諮詢、展覽展示和現場解答等各類媒體、多種手段,向社會公眾、從業人員提供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安全常識、職業衛生知識、防護產品使用等方面諮詢服務。新聞媒體,要加大宣傳報導力度,開闢專題或專欄,播出安全警示教育片。

(四)開展安全應急預案演練活動。按照國務院安委辦(安委辦〔xx〕7號)檔案要求,深入開展xx年全國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演練活動。各縣(市)區、有關部門和企業要以應急演練為契機,制定詳細應急演練方案。要在礦山救援、危化品生產儲存運輸安全、煙花爆竹、建築施工、汛期安全和大型商場、超市、校園等人員密集場所,廣泛開展不同層級、形式多樣的應對各種突發事故的應急避險逃生實戰演練(或演習),組織督導生產經營單位開展應對各種突發事故的應急避險逃生演練(或演習)。普及應急常識,檢驗政企、地企、社企聯動,多部門協調配合能力,增強社會公眾的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