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誠信教育活動總結材料

(3)對學生進行社會責任意識教育,讓學生深入社會盡己所能奉獻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深入社區,深入生活,在活動中感受文明,在奉獻中學習文明。今年3月我校學生自買樹苗到嶗山區進行了義務植樹活動,他們的事跡被刊登在《青島日報上》。初一1班白雪同學結對資助萊西市孫壽鎮貧困學生吳海蓮,用自己的壓歲錢一次性為吳海蓮交齊了國小期間所有的學雜費。今年一月下旬,她的事跡電視台進行了多次報導。白雪本人也被評為“學雷鋒、志願服務先進個人”。每年五月份學生都要進行“扶殘助殘”活動,為盲校和聾啞學校的學生捐贈掛曆,選送優秀節目,為他們捐款。

(4)組織學生參加大型社會活動,如“我做奧運小主人”活動,積極參加“青島市大中小學生第二屆電影節”,觀看影片撰寫徵文,我校獲“徵文優秀組織獎”,參加“天泰陽光海岸杯”寒假徵文活動,獲優秀組織獎。

二、唱響主鏇律,誠信伴青春——開展以誠信為主題的主鏇律教育,將爭創“五好小公民”活動推向深入。

圍繞“誠信”,學校逐級制定周密的實施計畫,分為“塑造新自我,迎接新挑戰,創造新成績、再求新發展”(即“誠”“程”“騁”“成”)四個階段,開展了大量的“誠信”教育活動。各種教育

活動的開展,為鑄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為學生提供可操作的實踐性較強的發展平台,為學生思想境界的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1、寒假期間,學校班主任便組織了蒐集誠信格言和編寫認識體會的工作,從而豐富了學生對“誠”、“信”、“誠信”從字義到內涵的認識,加深對誠信的理解,並落實在具體行動當中。如,初一12班王乾同學拾金不昧,在寒風中等待失主兩個小時就是很好的例子。本學期同學們拾金不昧、助人為樂,做好人好事多達40多起。

2、3月下旬,各班分別召開了以誠信為主題班會。劉臻老師精心設計組織了一次“愛——我十四歲”的誠信主題班會、不但對本班同學起了很好的教育作用,而且對其他級部的班幹部、青年教師起了很好的指導作用。3月24日,初一級部的同學們在學校大操場為全校同學舉行了一次“誠信你我他——誠信小故事”演講會,起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並充分發揮宣傳櫥窗作用,舉辦了“誠信故事展”。初二各班則舉行了以“誠信”為主題的演講會。

三、積極實踐,積累經驗,不斷探索:

在開展“爭創五好小公民活動”中,我們始終本著活動要與教育教學相結合,要與學校的常規管理相結合,要與社會生活實踐相結合,要與學生的思想實際相結合。組織活動要有計畫、有組織、有過程、有總結、有反饋。在活動中不斷發現學生中存在的新問題,不斷調整活動中的新思路,不斷尋求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我校“爭創五好小公民誠信教育活動”將會按照上級有關檔案精神和具體安排與時俱進,發揮學校的教育資源優勢和教育的引導功能和作用,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根本,以培養學生的社會公民意識為目標,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取得學生“小公民道德”建設的更大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