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外村開展星級創建工作情況匯報

(一)規範創新,建用並舉

創新機制,規範行為,注重實效。工作中,我們堅持創用並舉的原則,建立機制,完善機制,運用機制,用制度約束行為,用制度規範程式,用制度淨化風氣,用制度提高水平。初步形成了一套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村黨組織工作機制。我們堅持“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指導思想,按照本村“村務財務民主化、經營管理制度化、處事議事規範化、工作決策科學化、社區環境法制化”的工作思路,在支部參與村級重大問題決策方面,建立了《關於參與村級重大決策的實施意見》、《支部議事制度》等12項;在組織建設等方面制定了《黨員保持先進性長效機制》等9項;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制定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廉政建設“十不準”制度》等6項;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制定了《順外村精神文明建設規劃》等12項;在民主管理方面,建立了《黨務、村務、財務三公開,內部監督、民眾監督兩監督機制》等13項。通過進一步鞏固、完善、拓展、提高,使機制建設有了新突破,規範作用有了新增強,總體工作有了新發展,為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支部的各項工作提供了規範性依據。

創新制度,連動配套,良性運作。為了保證工作機制的有效執行,各支部還建立並認真執行了相應的配套制度。一是領導班子議事規則。明確領導班子議事的程式、方法以及執行決議的原則,保證黨支部班子會議的質量和效果。二是廉政勤政制度。制衡領導者的權力和工作關係。三是民主生活會和交心通氣制度。每季召開一次民主生活會、每周一次班子通氣會,將問題和看法擺在桌面上,不諉過、不護短,不搞背後議論,把一切思想情緒和困惑消除在萌芽狀態中。四是精細化管理制度。將黨支部管理的目標、任務、職責細化分解、落實,目標精細到人頭、到崗位,實現了支部管理科學化、規範化。

創新方法,拓展延深,加強管理。為了充分發揮下屬各支部的橋樑紐帶作用,夯實基礎,激活細胞,我們制訂了《關於加強黨支部規範化建設的意見》,對黨支部建設的基本原則,黨支部的建立、基本任務、制度建設、考評體系,黨支部的產生、主要職責等內容作了規範性要求,使黨支部建設走上制度化軌道。針對當前黨員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發生的新變化和新特點,我們結合實際,提出了黨員“六化”管理思想,制訂了《關於實施黨員“六化”管理工作的意見》,基本內容包括:黨員教育經常化、黨員活動制度化、黨員管理規範化、黨員素質優良化、黨員作用模範化、黨員奉獻崗位化。

(二)突出重點,強化作風

基層黨的建設抓得怎么樣,從一定意義上講,是通過班子的作風來體現的。因此,我們把作風建設作為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圍繞“作風建設”主題活動,大力興“五風”。努力圍繞全村黨員幹部在思想作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學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採取多種方式,進行教育整改。要求每名黨員從自身作風抓起,以一流作風,樹一流形象,創一流業績,展一流風采。通過抓作風建設,塑造了黨員幹部的良好形象;凝聚了民心,集中了民智,激發了民力。

與時俱進,推進作風建設。我們抓作風建設首先從領導幹部工作作風開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圍繞保持黨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這個核心,以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為重點,認真解決基層幹部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創新“五訪五問”機制。即:訪困難戶問衣食冷暖,訪專業戶問發展路子,訪富裕戶問致富經驗,訪糾紛戶問事情原委,訪老黨員、老同志問強村良策。在“五訪五問”過程中,村書記、主任及“兩委”幹部率先垂範,深入農戶家中與村民談心、交心,聽取民眾的意見和建議,幫助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做到“三個幫助”:幫助民眾解決一個熱點或難點問題;幫助民眾尋找一條致富門路;幫助民眾做一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好事實事。

同時,我們堅持把“民眾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工作”作為村級組織的工作方向,在親民、為民、富民上下功夫,做文章。

1.積極扶持發展民營經濟。實踐證明,民營企業對本地農民的就業和全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為此,我們著重做好了兩項工作。一是建立民營企業協會,通過組織外出參觀學習,舉辦民營企業家聯誼活動等活動,使這些民營企業常溝通有依靠。二是提供民營企業發展空間。因動遷影響著民營企業發展,我們採取轉讓土地或出租廠房的方式給民營企業提供方便。到目前為止,進駐我村的企業達100多家。為更多的本村勞動力創造了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