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半年“共建共享”主題活動總結

(六)維護職工民眾生活保障權益。一是加大源頭參與力度。深入貫徹落實《哈爾濱市委關於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實施意見》,積極參與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住房保障等政策和制度的制定,推動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主動向市委、市政府反映職工民眾的訴求及建議,為廣大職工爭取到了更多的權益;完成了哈市下達的調研任務,形成報告後及時上報。二是加強各級幫扶中心的規範化、標準化、制度化建設,充分發揮各級幫扶中心作用,積極推進幫扶中心建設向社區、企業延伸,形成多層次、多渠道的幫扶網路體系,努力把幫扶中心建設成為為黨和政府分憂、為困難職工解難、充滿愛心、充滿陽光的困難職工之家。三是深入實施扶貧解困工程。推動“送溫暖”工程經常化、制度化和社會化。制定了“送溫暖”《活動方案》、資金管理辦法,每次活動結束都認真總結並形成了書面材料。開展了“金秋助學”行動;開展了“醫療救助”活動;開展了為困難勞模解決實際問題行動。年初以來,共爭取哈市下撥資金4萬元、五常市安排資金35萬元,慰問180戶困難職工、26名勞模、5戶困難兒童家庭,四是實施再就業工程。年初制定了再就業《培訓計畫》,擬定全年通過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培訓就業一體化、創業成才活動等載體,實現技能培訓、創業培訓600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創業培訓50人、技能培訓400人,農民工創業培訓50人、技能培訓100人。5月4日至6日,市總工會與市農機局聯合舉辦培訓班,對126名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和農機駕駛員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培訓,提高了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和駕駛人員的綜合素質,增強了農民工的維權意識。五是開展“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民工創業成才”幫扶行動,幫助5名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民工創業成才。六是實施新一輪城市“一幫一”扶貧解困工程,結成107個幫扶對子,全部進行了對接,逐一制定了幫扶計畫。

(七)維護職工民眾的勞動安全衛生權益。一是建立機構。市總工會成立了勞動保護組織,制定了勞動保護工作制度,定期對職工開展安全教育。年初以來,開展了3次安全檢查,督促整改事故隱患5起。二是以“安康杯”競賽活動為載體,開展民眾勞動保護監督檢查活動。吸引、組織進城務工人員相對集中的建築及非公有制等各類所有制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加入到“安康杯”競賽活動中來。同時加強培養“安康杯”競賽活動的典型,及時推廣先進經驗。通過“安康杯”競賽活動,提高參賽單位安全管理水平,推動企業逐步建立並完善安全生產和監督檢查長效機制。三是開展了企業勞動保護專項集體契約的簽訂工作,推行了女職工權益保護、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契約指導文本。四是積極參與重大安全生產事故處理,有力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並且督促業主整改了隱患,完善了安全生產措施。五是加強了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隊伍建設。對全市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工會法律監督組織和勞動爭議調解員隊伍進行了重新登記造冊,

(八)維護女職工特殊權益。一是大力實施女職工提升素質建功立業工程,多措並舉推進女職工組織建設,積極參與保障女職工權益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實施,深入開展女職工專項集體契約工作,切實維護女職工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進一步增強工會女職工組織吸引力和凝聚力。二是開展了女職工團體安康保險工作,共有1260名女職工參加了安康保險。

(九)加強工會能力建設。一是推進“兩個普遍”,不斷擴大工會工作覆蓋面,增強工會組織凝聚力。通過“黨建”帶“工建”,繼續深入開展“廣普查、深組建、全覆蓋”集中建會活動,進一步健全了“小三級”工會網路;統籌做好包括“兩新”組織在內的各類單位建會工作,加大了區域性、行業性工會組建力度,最大限度地把包括農民工、勞務派遣工在內的廣大職工組織到了工會中來;按要求及時填報了建會資料庫和統計報表。二是開展了建家評家活動。大力建設“職工之家”,同時開展了“會員評議職工之家”活動。年初制定下發了《活動方案》,召開基層工會主席會議進行了部署,半年進行了專門考核和全面總結。三是強化工會幹部培訓工作,培訓面達到了100%,並留存了影像資料;按時參加了上級培訓,完成了培訓任務。四是加大了協管幹部工作力度,配齊配強了各級工會領導班子,及時任免、調整了基層工會幹部人,加強了工會工作的領導力量。五是實施固本強基行動,按照“六條標準” 認真加強了市工會的標準化建設。六是依法加大了收繳工會經費工作力度,規範了稅務代征工會經費和建會籌備金工作,進一步壯大了工會的經濟實力;完成了經費上解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