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共產黨員模範崗”爭創活動工作總結

二、堅持把推動發展作為爭創活動的永恆主題緊抓不放。牢牢把握“抓好黨建促經濟、搞好經濟促黨建”的辯證關係,堅持以活動實效加快推動富民強縣的進程,開展了富有特色、形式多樣的黨性鍛鍊活動,深化了爭創實效。一是開展了千名黨員促春耕活動。全縣機關黨員和農村困難黨員結成1700個幫扶對子,春耕期間,奔赴農業生產一線,送農資到田間,送技術到地頭,送信息到農戶,送溫暖到民眾,幫助調整種植結構,落實種植計畫,推廣抗旱先進技術,落實幫扶資金30萬元,舉辦“家門前”培訓53期,發布農情信息120多條,發放《大棚溫室栽培技術》、《養豬新技術》等手冊4000多冊,科技資料2.5萬多份,及時把1.8萬標噸化肥、1000噸農膜、60噸農藥和800萬公斤籽種送到了農民手中。縣農技中心黨員技術幹部駐村蹲點,協調爭取市農牧部門投入地膜60噸,建成全膜覆蓋玉米栽培技術示範基地4500畝,示範推廣面積1.76萬畝,打好了抗旱春耕第一仗。農牧、質檢、工商、執法等單位聯合出動,加大檢驗、檢查和監督力度,開展了“假一賠十”承諾活動,保障了農資市場安全和價格穩定,促進了全縣春耕生產有序進行。二是開展了崗位大練兵活動。爭創活動中,各單位、各部門在職黨員立足本職崗位,努力研修業務知識,熟練掌握專業技能,積極參加各類培訓,爭當行業骨幹和業務精英。xx四中黨支部組織開展“十大課改標兵評選活動”,縣醫院黨支部、縣婦幼保健站黨支部相繼開展了護理知識競賽和護理技術比賽活動,人勞局黨支部強化“單項工作爭第一、全面工作創一流”的爭創意識,開展了爭當微機操作能手、爭當公文寫作能手、爭當業務能手的“三爭”崗位大練兵活動,城南社區深化拓展“黨員設崗定責”活動,組織黨員認領了政策宣講、幫扶助困、民事幫教、美化環境、科普宣傳、文明監督、革命傳統教育等10種40多個義務服務崗位,明確黨員職責,加強服務培訓,開展崗位競賽,幫助7名待業人員實現了就業,在實踐鍛鍊中增強了黨員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三是開展了栽植黨員示範林活動。各級黨組織堅定科學發展理念,強化改善生態對xx發展至關重要的意識,積極行動,按照一名黨員一畝林的標準,在縣城東山植樹造林1500多畝,種植苗木3萬餘株。西岔鎮在皋營公路陽窪窯段栽植國槐2500株,水阜鄉機關幹部奮戰4天,在水羅公路沿線栽植香花槐等風景樹5000多株。縣委組織部在忠和鎮崖川村蕎麥溝梁向東面山,認領了全省首家縣級組織部門“組工林”,製作了大型標識牌,組工幹部每月開展1次集體勞動,補植苗木、清淤整坑、澆水除蟲,確保成活率,為全縣黨組織和黨員栽植“黨員示範林”作出了榜樣。

三、堅持把服務民眾作為活動的目標主旨牢牢把握。各級黨組織以服務民眾為爭創活動主旨,經常深入民眾,了解社情民意,傾聽民眾呼聲,解決民眾生產生活中最迫切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一是民情日記成為密切黨群關係的新紐帶。建立落實了黨員幹部民情日記制度,為1500多名機關在職黨員統一印製傳送了“黨員民情日記”,參與活動的大部分黨員都能在下基層幫扶工作中,與聯繫對象面對面談想法、理思路、話致富,認真記載民情日記,協調落實反映問題,真正把記載“黨員民情日記”作為黨員的一種工作方式、一種工作習慣,堅持了下來,真正把民眾的冷暖安危記在了本子上、裝在了心裡、落到了實處。中心鄉一名領導幹部的民情日記中,既有本人在如何加快全鄉發展方面的所思、所想,又有鄰里糾紛調解、貧困對象救助等關乎民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既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合理化建議,又有操作性很強的方法措施,充分體現了黨員幹部一心為民、服務民眾的奉獻意識。水阜鄉機關一名黨員在民情日記中詳細記載每天接聽民眾電話的內容、處理辦法和辦理結果,讓我們看到了一名年青黨員真心、真情、真誠為民服務的樸實情懷,感人至深。二是“黨員奉獻日”成為服務民眾的新舉措。機關黨組織立足崗位實際,每月1日集中組織黨員深入農村社區,開展政策宣講、志願服務、結對幫扶、義務勞動、扶貧濟困等活動204次,結對幫扶困難黨員1700多名,解決黨員民眾實際困難1200多件,讓黨員在生產一線受到了黨性錘鍊,強化了服務意識。忠和鎮黨委成立黨員護童小分隊,周一至周五輪流值班,開展校園周邊安全巡邏,每天護送崖川國小學生橫過109國道。水阜鄉派出所黨員民警主動上門,為13名殘疾人和行動不便的民眾辦理了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玉樹震災發生後,民政局黨總支的黨員幹部加班加點接收、統計全縣捐款,及時為玉樹災區送去了47萬元愛心款。6月1日,縣委組織部、財政局、民政局70餘名黨員幹部深入黑石川鄉大橫村藏族土族移民點,慰問困難黨員民眾和少年兒童,送去了1.5萬元的慰問品,促進了民族團結。三是雙聯幫建成為統籌城鄉黨建的新經驗。著眼於城市黨建好於農村黨建的實際,提出實施了“五率先、五主動、五共同”統籌城鄉黨建“三步曲”工作模式,紮實開展“雙聯幫建”活動,凝聚了引導協調發展的強大合力。積極挖掘利用省市黨建資源,黑石川鄉黨委爭取省委黨校科研處黨支部與黑石川鄉機關黨支部掛牌建立了“雙聯幫建”基地,首開了省直部門與基層黨組織“雙聯幫建”先河。縣紀委聯繫班子不團結、不協調,民眾對財務管理意見大的什川鎮河口村,多次組織力量進行財務審計,督促落實村務公開,穩定民眾情緒;財政、工商等部門聯繫地處偏遠、經濟困難的中心鄉李家溝、黑石川鄉白坡等村,從資金上加強扶持,幫助黨組織和黨員民眾解決實際困難,堅定發展信心,走出發展困境;縣發改委聯繫水阜鄉澇池等項目實施村,加強協調、督促和指導,落實項目資金,保證異地般遷、新農村建設、整村推進等項目順利實施;西電黨委聯繫灌區面積大、水利基礎設施落後的黑石川鄉,將紅山根庫區的水價由每方2元降為每方0.6元,有力扶持了設施農業發展;石洞鎮讓有幫扶能力的黨員與困難黨員“手拉手”結對共建,結成幫扶對子300多對,幫助解決致富信息、農產品銷售和擔保貸款等困難30件,發展困難黨員致富項目160多個,建立蘭州西部貨場流動黨小組,帶動150多名黨員民眾加入了依託務工致富行列;水阜鄉開展“致富擂台賽”活動,引導有帶富能力的黨員爭當幫帶先鋒,幫辦一件實事,解決一件難事,提供一條致富信息,理清一個發展思路,幫助掌握一項致富技能,解決生產生活難題20多件。蘭州金耐克塑膠包裝有限公司黨支部突出“四個結對”,深化“雙聯幫建”實效,公司與駐地村社結對,由公司出資30萬元打鑿機井一眼,解決了西岔村近300人、200頭牲畜的飲水困難;新老黨員結對,為企業研製出急需的自動運料機,節約生產成本3萬元;企業黨支部與困難民眾結對,先富黨員和貧困黨員結對,安排貧困黨員和民眾到公司上班,改善生活條件,解決實際困難。通過深入開展“雙聯幫建”活動,實現了城鄉資源共享、雙向推動,形成了城鄉黨員比學趕超發展經濟、致富治貧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