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大賽獲獎感言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今天能夠站在這裡代表在座的參賽者抒發心中的欣喜和感激之情,我非常榮幸。也非常的感謝法學院能夠為本科生提供這樣好的一個平台,能夠鼓勵我們走出書齋,用調查和發問解決實際法律問題。而我們這一個小組,僅是本次參賽的諸多作品中的平凡的一篇,粗淺之作有幸能得到法學院各位良師的耐心指導,最後又能得到各位評審老師的垂青,實在受之有愧。如果實在是要念叨兩句的話,我願意將我的真心話與在座的大家分享。

首先,我想說的是,每一位參與本次論文大賽的參賽者都不容易,尤其是今天坐在台下的諸位。你我都知道,選擇一個貼近我們所學又富有調研意義的題目,好題目,需要怎樣的慧眼,你我也都難以忘懷,一次踏踏實實的調研需要耗費多少心血,忙忙碌碌就是大半個寒假,你我也肯定不會忘記,第一次得到老師們的好評時小鹿亂撞的狂喜。在我電腦里,我們去調研的相冊的名字是“杭州一夢”,直到現在,我還是覺得像是雲裡霧裡,從寒假之初4個女生就被空投到人生地不熟的杭州時起,這個忙碌、跌宕又充滿挑戰的夢就開始了。還記得1月份的杭州,乍暖還寒,帶著腹中孕育良久的調研計畫,我們一行四人來到西子湖畔,然而人傑地靈的杭州卻沒有半個人能幫上我們,連相關部門的負責人的電話也是114告訴我們的,實際上,在調研完成的那一刻前,我們誰心裡都沒有數,需要的數據能拿到多少,調研能完成到什麼情況。然而正像出發前指導老師曾經告訴我們的那樣,已蓋棺定論的事情也沒有調研的價值。所以我們依然躊躇滿志。調研的前三天裡,白天我們奔波在房改辦、建管中心等幾大負責部門之間,做訪談,聊政策,聽反饋,晚上帶著新鮮的訪談記錄回到蝸居的賓館裡,整理資料,討論接下來的訪談提綱,留意網上的新聞。杭州政府的工作人員對待我們出奇的和藹,為我們的調研減輕了不少壓力,建管中心的章先生甚至還帶領我們去實地走訪了一下調研課題所涉及的小區和房屋。在杭州的最後三天中,晚上我們依舊埋首在繁雜的政策檔案中,設計問卷,統計資料,討論爭點,白天又輾轉在杭州的各城區和試點涉及的小區里,發放問卷,做個別訪談,力求儘可能的涉及到各類人群以保障調研數據的客觀。值得一提的是,雨後的杭州陰冷得實在是我這個北方人難以想像的,而更不湊巧的是在這樣的天氣中我們偏偏在淳樸原始的杭州遠郊的一個小區里發放問卷,路人的冷麵和冷冰凍的氣溫一樣讓人沮喪,當時最大的願望是上天發我一雙手套。現在想來,這樣的經歷倒是讓自己人生更為圓滿,但當時卻是累的所有的能量都在跨進回程的溫暖公交的那一瞬間全部喪失。上城區、江乾區、蕭山區、下沙區…杭州的地圖早已爛熟於心,然而卻惟獨缺少了一樣東西——那就是西湖。實際上,在我們的旅店的二層就能看到片葉不剩的湖畔和浩淼的湖水,每天午飯的路途實際就是沿著西湖湖岸平移,但是我們卻n顧西湖而不入,這種遺憾一直持續到在杭州的最後一天。調研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我們才捨得讓自己從忙碌中抽出空來到西湖邊上,像個正經遊人一樣,走走停停,而不是像之前那樣,快步行走於尋覓午飯的途中。坐著一葉木舟,飄蕩在1月的西湖上,還是一個字:冷啊!泛舟西湖因為寒冷而顯得格外浪漫而漫長,也為此次調研畫上了一個唯美的句號。回到北京後的日子,撰寫調研報告時的翻閱資料,請求指導,反覆修改在座的各位也一定像我們一樣都經歷過,而意見的分歧也成為了難以繞過的事實,十易其稿的艱難過程與最後仍有紕漏的報告相較,還是讓我們感到十分慚愧。書到用時方恨少, 只能對曾經不吝賜教的各位老師說一聲,學生不才,讓老師們見笑了。總而言之,調研報告在馬不停蹄的2個月中終於得以完稿,其間的辛苦、牢騷和成就感一言難盡。但我相信,我們的報告一定不是最完美的、最專業的,我們所付出的努力和經歷的困難也一定不是最多的,每一位踏實調研、嚴謹求索的參賽者都是令人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