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貿易契約

加工貿易契約是一種涉外經濟契約。1985年3月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正式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契約法》,該法適用於除國際運輸契約以外的一切涉外經濟契約,加工貿易契約也不例外。加工貿易契約的內容因項目和加工方式而有區別,不可能完全一致,一般來說,包括以下一些內容:

--約首部分:即契約的首部,包括契約的名稱、契約編號、簽約日期、簽字地點、簽約公司名稱、公司地址、電話、傳真、電子信箱及銀行賬號等方面。

--正文部分:契約的標的,主要包括貨物的名稱、質量、規格、數量和包裝等,還有供貨方式、支付方式、雙方的義務、爭議的預防和處理等。

--約尾部分:即契約的結尾部分,包括契約的文字效力、份數、附屬檔案、簽字等方面。

具體說來,根據不同的加工貿易方式,正文部分內容主要有:

(一)來料加工貿易契約

1.來料或來件條款

確定來料或來件時間、地點、數量、質量、規格、供貨方式、支付方式等。來料加工一般應規定外商提供有關圖紙資料,確定發生來料或來件短缺現象時的補足辦法,確定使用中方企業當地原輔材料及零部件的做價方法;確定外商未能按時來料或來件所承擔的責任。

2.提供設備、技術條款

對外商提供的先進技術設備或生產線,應具體說明其型號、規格、技術標準、價格及交貨條件、時間、驗收辦法。外商不能按規定交貨,必須負責由此造成的損失。契約還可以規定由外商負責培訓有關操作人員。

3.成品率和原輔材料消耗定額條款

成品率是來料加工貿易業務的關鍵問題。應做三方面的規定:一是規定加工貿易的成品率;二是規定原輔材料、零部件的消耗額;三是不能達到規定時受託方(中方企業)的責任。

4.交貨條款

一般說來,在規定加工貿易供料、交貨的總時間外,每一批加工貿易業務,還應分別訂立契約,具體規定原材料、零部件供應時間和成品交貨時間,以及規定違約時的責任。

5.產品商標使用條款

來料加工貿易產品商標的使用,應按照我國《商標法》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在外商與中方企業簽訂來料加工貿易契約時,必須要求外商提供經過公證的商標所有權或被許可使用的證明檔案。其商標不得與我國已註冊的商標相同或近似,商品的造型、包裝亦不得仿冒。

6.運輸和保險條款

來料、來件加工貿易設備和成品的運輸費用,應規定由外商負擔。來料、來件及所提供設備的進口由外商在國外保險。加工後的成品出口可由中方企業代為保險,但費用由外商負責。在工廠內加工貿易期間的保險費通過雙方協調做出規定。

7、工繳費條款

工繳費在參考國際市場、尤其是外商所在國家或地區加工費水平的基礎上,全面考慮來料加工的各種費用開支,一般要高於國內同類產品的加工費水平。其它附加的費用,如代辦保險、運輸等的費用,應另行計算。

8、支付條款

確定工繳費支付所使用的貨幣是加工貿易中保證收益的重要方面。由於國際匯率變化頻繁,收取工繳費一般避免使用軟貨幣(即匯價下跌的貨幣)。支付引進設備技術費用則爭取使用軟貨幣,如果不得不使用硬貨幣(即匯價上升的貨幣),則應在計算價格成本時,把貨幣升值的因素考慮進去,以避免貨幣折算上的損失。一個契約應使用同一種貨幣。如果來料或出口成品實行分別作價,可以採取對開信用證的辦法,即中方企業對來料或來件開遠期信用證,外商對交付成品開即期信用證。如果來料、來件與成品均不計價,工繳費可以用即期信用證支付。

9、約束性條款和仲裁條款

一般契約的約束性條款規定,在協定期內,中方受託人不承接除契約客商外第三者加工貿易同類產品。

一般契約的仲裁條款規定,如雙方在執行契約中發生爭執,首先採用友好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不能解決,應提交雙方約定的仲裁機構仲裁,仲裁的裁決是終局的,對契約雙方有法律約束力。

10、期限條款

契約應確定期限,如半年、一年或幾年,尤其是外商提供設備、用工繳費補償其價款的業務,更應規定期限。有的契約規定,可以延長契約的有效期,並規定了續約的具體辦法。

·服裝加工契約 ·鋼筋加工契約 ·加工貿易契約 ·進料加工契約

(二)進料加工貿易契約

進料加工貿易由於其本身的特點,一般包括進口料件契約、出口成品契約等。如果是沒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加工企業對外承接進料加工貿易,還要選定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做為代理商,並同其簽訂代理進口原材料、出口成品的契約。

進料加工貿易方式下原材料進口契約、成品出口契約的基本內容和一般貿易的進口、出口契約大體相同,只是進料加工貿易的原料來自國外,成品銷往國外。

來料加工貿易和進料加工貿易契約的不同在於:一是原料價格的規定,來料加工往往是外商不作價提供;而進料加工需要我方企業用外匯購買。二是對工繳費的確定不同,我們已經在前面論述過,來料加工賺取的是生產加工費;而進料加工的工繳費是出口成品和進口料件之間的差價,要比來料加工工繳費的核算複雜。三是在運輸和保險方面的責任也不一樣(請參閱第九章第四節中關於工繳費的部分內容)。